杨旭
吴忠市久阳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宁夏 吴忠 751100
一直以来,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未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从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因此对社会发展与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影响。为此,近些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在不断进步,逐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建筑行业本身就与自然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利用绿色建筑与建筑设计相结合,能够提升建筑的环保性与生态效益,不仅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推动整个行业长足发展的直接动力。
首先,在基础性设计以及设计规划方面。设计规划是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其需要对工程建设的情况以及各项信息进行全面搜集,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设计规划阶段与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组合也应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从规划阶段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理念的渗透,能够有效地提升设计的深度与科学性,使绿色建筑技术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发挥更充分的作用与价值。为此,基础性设计以及设计规划部门,设计人员要基于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例如,根据项目建设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自然环境等信息内容找到与绿色建筑技术合理的契合点,从而增强设计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不断深入到实地进行考察,论证设计规划的可行性,不断优化设计思路[1]。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可利用土地逐渐减少,建筑设计中必须从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角度出发,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实现集约化的土地利用。
其次,在气候适宜性上。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气候条件对实现绿色建筑的支持与价值,合理的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减少建筑的消耗以及对气候的影响;并根据地区的不同,在设计过程中优化建筑结构与建筑形体,使气候条件的作用充分发挥。
最后,在节能方面上。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技术的融合必须考虑到建筑的节能性能,但是由于实际设计与绿色建筑技术有着巨大的区别,所以设计人员必须基于立体的感知,将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进行科学的结合,可以借助计算机等辅助设备精准计算建筑的消耗,并不断调整设计,以降低建筑整体消耗为目标,实现建筑的高效节能[2]。
在建筑设计规划环节,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组合决定着建筑设计中其渗透深度以及在实际施工中的价值,所以,应通过有效的措施与办法,强化设计人员对绿色建筑技术的理解,从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保障绿色建筑技术的价值与优势在建筑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并减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具体来说,设计人员必须对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并深入到施工现场全方位搜集工程建设项目的资料与信息,基于两者对绿色建筑进行深度分析,包括能源、自然环境、资源以及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程度,从而形成良性的设计循环,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建筑的消耗,实现绿色建筑设计。同时,对总平面进行合理设计,根据设计内容与绿色建筑技术的相关要求展开具体操作,确定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并明确施工各个阶段的差异,体现出建筑设计的针对性,并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对总平面设计进行合理规划,考虑到影响绿色建筑实现的因素,做好相应的处理与防范[3]。
在气候适应性环节中。设计人员应在经典绿色建筑设计基础之上,根据对气候条件的研究,实现对气候条件的合理利用,从而使建筑工程的基本属性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相契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设计过程中,降低使用材料的污染性,提升整体建筑的建设效果,降低引发极端天气的可能性;二是,考虑到绿色建筑技术对设计的要求,制定规范化的要求,保障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能够与施工技术实现科学的结合,从而提升建筑整体与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三是,从建筑形态设计上进行考虑,保障对当地气候的充分利用,这需要设计人员基于长远目标进行设计理念调整,尊重自然、尊重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气候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升建筑形态的科学性,突出绿色建筑的科学性与优势,实现建筑工程与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协调。
在建筑节能设计与形态设计上。与普通建筑设计相比,绿色建筑设计从设计理念到设计方法都有着本质性的不同,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量化分析的方式替代传统设计中感性认知,从而使建筑设计更加科学。而在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结合中,节能设计与形态设计是两项联系十分紧密的内容,通过量化分析能够具体的计算出建筑的能耗、资源消耗等数据,从而实现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节能设计需要对建筑形态进行改变,虽然会使建筑形态的个性更加鲜明,但不能忽视建筑的美观性要求,实现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的优化结合,才能为后续的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科学的依据[4]。例如,很多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屋顶的设计使用具有太阳能集成功能的材料,通过集成太阳能利用到建筑公共区域的供电等上,减少建筑自身的能耗。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设计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是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在生态环境如此脆弱、自然环境如此恶劣的今天建筑行业必须利用技术手段寻求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因此,必须保障建筑设计过程中,绿色建筑技术得到合理、科学的应用,减少建筑的消耗与资源的浪费,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