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琦 袁富贵 何富森 崔梨君
(广东白云学院 广东广州 510450)
岭南古建筑结构构造和施工多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主,又融合了各自民族习俗和审美等多种文化,所以其更加贴切生活、气候、地理、地形等自然条件。对称的体型体量、虚实对比的线条,以及明朗的浅色,又給建筑物营造了外貌轻巧的视觉效果。因此,岭南古建筑既有朴素、简练的特点,又有雅致、通透的美感。在岭南古建筑中,最常见的装饰工艺就是雕刻,主要有石雕、木雕和砖雕。多种雕塑手法让普普通通的木头和石砖在屋梁廊架上散发奕奕光彩。雕刻的题材很是丰富,十分自由和自然,从惟妙惟肖的戏曲人物,到栩栩如生的亭台楼阁,再到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和奇花异草,乃至风格各异的名家书法画作,有时还会有具有地方特色的题材。其中,佛山祖庙、广州陈家祠和肇庆的龙母庙是保留至今的岭南古建筑中的佼佼者,合称岭南建筑的“三大瑰宝”。
坐落于佛山禅城区祖庙路的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距今已于近千年历史。在清代初年,佛山祖庙已逐步发展成一座体系完整、结构严谨且独具地方特色的庙宇建筑,后又经过几次大修扩建,逐步形成祖庙建筑群。
在建筑结构布置上,祖庙秉承了岭南建筑一贯具有的对称、中轴线等特点。在艺术价值上,祖庙的建筑装饰工艺巧夺天工,种类繁多的材质、丰富的雕塑技艺、举不胜举的雕塑图案和错落有致的空间装饰相互映衬,营造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在历史地位上,祖庙在人们心中占据了崇高的地位,它代表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生活的信念。
历经千年的雨水侵蚀和虫蚁啃噬,佛山祖庙依旧伫立,但沧桑的痕迹却刻印在了建筑的表面。到了2007年,因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佛山祖庙已有一百多年没有进行大规模修缮。祖庙大部分建筑逐渐出现了墙面开裂、地基开裂、结构倾斜和装饰物表面氧化等病害情况。这些病害不仅降低了祖庙建筑的装饰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还影响着祖庙的建筑寿命。2007~2013年,佛山祖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这次修缮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本的建材和工艺,且能保证其正常使用100年以上。佛山祖庙再次以新的“旧面孔”来回馈憧憬它的佛山人和迎接来自世界各地欣赏的眼光。
作为岭南乡土文化载体的岭南古建筑,其独特的装饰工艺极具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而佛山祖庙作为岭南古建筑装饰艺术的代表之一,其装饰艺术的特点可分为结构装饰和雕刻装饰。以下将对其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作深入的探究。
佛山祖庙属于道教祠庙类建筑,其规模不大,遵循中国古代宗庙的布局原则,且融汇了岭南古建筑的优秀布局以及地方的宗庙特色文化,平面布局,独具特色。其特色的建筑布局也形成了建筑的宏观结构装饰美。
佛山祖庙建筑总体呈矩形平面,三进院落四合院式使其更为方正规整。整个建筑以中轴线为中心线,左右分立,布置匀称,布局严谨,轴线清晰。主轴线上分别是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三门、前殿、正殿以及庆真楼,灵应祠庭院的两侧是分别是鼓楼和钟楼。万福台是一个属于文化娱乐性的古戏台建筑;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则是宗教建筑;而标志性建筑则是灵应牌坊和钟鼓楼。宗教建筑都有着神圣、端庄、肃穆等特点。为使得此类建筑更显宗教性,所以在整体布局更注重对称性和严谨性。
佛山祖庙作为民间艺术博物馆,其独特的建筑装饰工艺巧夺天工。但最值得称道的是其美轮美奂的雕刻装饰艺术。佛山祖庙建筑雕刻装饰的手法主要有陶塑瓦脊、砖雕、灰塑、木雕、贴金木雕、漆朴神像、金属铸件等。其装饰在屋脊、屋檐、梁架、墙头、墙面、柱子、门板、隔扇、围栏、地面等,无处不有,把祖庙装饰得金碧辉煌、精美绝伦,突显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谈到祖庙的雕刻装饰,不可忽略的是其木雕装饰。而祖庙的木雕装饰最具代表性的是檐下花衽。花衽的雕刻装饰手法为金漆木雕,长31.7m,以历史故事为题材,雕刻着鲜明的人物造型和花鸟景物。精致、细腻的金漆木雕给古建筑增添了一丝尊贵与灵动,使沧桑的砖石质地的外观多了些许柔媚的韵味,透出岭南古建筑温婉的气质。陶塑瓦脊是祖庙雕刻装饰艺术的一大亮点,铜珠耸立,屋脊两端有凤凰和鳌鱼,两者双双峙立,传承着从古至今的当地文化特色。其最具代表性的陶塑瓦脊在三门及前殿、正殿、庆真楼上,景象颇为壮观。配合漂亮的釉彩和贴、捏、搓、捺、雕、塑等多种陶艺手法,陶塑瓦脊在古建筑顶上增添了几分祖庙艺术表现力。其创作内容取材于历史故事,多为佛山当时的市井风俗。而佛山作为粤剧的发祥地,在清朝中后期,粤剧蓬勃发展。因此瓦脊中的人物造型根据粤剧人物创作,这也是佛山陶塑人物造型的一大特色。祖庙的雕刻装饰对岭南古建筑赏析起了重要的作用,影响着岭南的建筑发展,显示着岭南古建筑的优越性。
从佛山祖庙建成以来已经过了近千年历程,据相关文献记载,佛山祖庙建筑群体先后经过高过二十次的大规模修缮。自1899年祖庙经过大修后的一百多年里,其古建筑群体均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检修。祖庙历经百年风风雨雨,尽管建筑群体仍在,但大部分建筑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墙体开裂、地基下沉和结构倾斜等问题时刻关系着建筑寿命,同时木结构腐化、砖瓦破裂等问题会降低建筑上的装饰构件——木雕、砖雕、灰塑等的文化价值和鉴赏价值,佛山祖庙的光辉也会随之蒙尘。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都影响着佛山祖庙的正常开放和他的寿命。
佛山祖庙于佛山人心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祖庙见证了佛山这座城市的发展,佛山人也会在重要的节日来祖庙祈福,更有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闻名而来。因此祖庙的建筑“健康”不仅联系着建筑界与艺术界,还联系着佛山旅游产业和游客的生命安全。于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佛山祖庙这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山市委、市政府于2007年11月启动祖庙修缮项目,2013年4月竣工验收。
该修缮项目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古建筑群修缮,严格按照了国家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在保证建筑结构和建筑形制不变的前提下,修复受损的古建筑构件、加固建筑整体结构,从而延长古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尽最大程度保留和修复木雕、砖雕等建筑装饰构件。
该工程在经过现场勘查古建筑群的实际破损情况后,对出现的不同问题用不同的方法修复。针对建筑木结构和木装饰大部分都有白蚁蛀空、朽烂、变形等问题,制定除虫防腐、原位修复、恢复榫卯连接、外层封护的修复技术方案,修缮时采用民间收集到的相关旧建筑材料。此外,为保证维修过程中修缮工作的正常运作和防止天然气候对构件二次破坏,修缮范围内均搭设遮阳防雨顶棚。祖庙外围的墙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鼓胀、酥碱、开裂地基下沉和墙体倾斜等情况,这是因为年久失修且因外围进行过地面管线工程导致的,该工程在尽可能保留原墙体的情况下采取地基注浆加固、墙体纠偏和托换等方法对墙体进行加固。祖庙内部单体建筑的部分有隐患的建筑结构进行替换,例如万福台修缮。通过勘察,万福台木梁架的梁架内部有大范围的虫蛀朽烂,因此对已无法再使用的木结构进行拆除替换和使用大型码钉来延长构件寿命;万福台后台的部分柱子和柱础因用砖砌筑和用砂浆批荡而不合古建筑法式,均分别替换成木柱和白麻石材质,保证使用和回复历史原状。
佛山祖庙的建筑结构装饰具有建筑技术精湛、装饰工艺纷繁复杂和文化思想内涵深厚的特点,不仅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将岭南文化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文化价值。除此之外,多次的修缮和扩建又为祖庙的历史发展进程增添上岭南古建筑发展的余迹,深化了其本身价值意义。因此,佛山祖庙的建筑形式和建筑装饰艺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黄晓蕙.佛山祖庙建筑艺术价值的再认识[J].岭南文史,2006(01):48~52.
[2]关宏.古建筑美学意蕴初探——以佛山祖庙的古建筑群为范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68~71.
[3]黄文铮.佛山祖庙修缮工程综合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6,47(01):61~64.
建材与装饰2018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