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
摘 要:客滚船在渤海湾的船舶运输中占有很重的分量,为提升客滚船运输的安全性,本文结合渤海湾客滚船运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其安全航行的因素,并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客滚船安全航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客滚船 安全 应对策略
1.绪论
在客船和滚装船的基础之上衍生除了客滚船这新型船舶,由于该船舶可同时运输车辆、货物以及旅客,大大增加货物运输的周转效率,故而受到航运公司的青睐。客滚船最早出现于北欧,由加拿大投入运营第一艘客滚船,目前由于该类船舶在运输中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
我国的国内滚装船运输始于1977年,在90年代该类船舶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主要国内的滚装船运输航线主要分布在,渤海水域、舟山水域、琼州海峡水域以及长江流域水域。渤海地区的客滾船发展相对较晚,但由于渤海湾地区的地理特点,滚装船业务发展迅速,其中最典型的客滚船航线为烟台到大连航线,该航线的船舶称为烟大轮渡。客滚船不同于普通货船,在运营过程中安全问题和事故时有发生,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其损害结果要远大于普通商船,甚至结果是灾难性的,故而研究分析客滚船航行安全的影响因素,发现其内在本质,继而降低事故的发生显得意义非凡。
2.渤海湾客滚船事故统计
自从渤海湾引进客滚船以后,客滚船运输变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伴随的客滚船事故也接连不断,重大事故也是时有发生。本文将渤海湾最近20多年的事故进行总结,可将其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在1997年以前,在该阶段渤海湾所发生的客滚船事故多为轻微事故,主要是船舶之间的轻微碰撞,没有重大事故的发生。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在1997年到2005年期间,该阶段渤海湾客滚船舶事故多发而且后果较为严重,发生了多起重大事故,造成了人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使得渤海湾的客滚船形势变得十分严峻。据统计,该阶段渤海湾的客滚船事故共造成321人死亡,13人失踪,经济损失超过数亿元。第三个阶段主要是2006年至今,2008年以前事故发生较少,事故发生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但在2009年以后,又有陆续的小事故发生。
3.渤海湾客滚船航行安全影响因素
通过对渤海湾发生的客滚船舶事故的分析和总结,本文对影响该水域客滚船航行安全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
3.1 气象水文因素
气象水文条件作为对船舶的一个主要外界干扰,其对船舶的安全操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多数事故的发生均和这个因素有关。
(1)风条件
渤海湾区域有着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由于客滚船庞大的迎风面积,风对其的影响不容忽视。冬季风风力较大,主要是偏北风,主要以西北风为主,风向相对稳定,持续时间为6个月,主要从10月份到来年的3月份。夏季风风向偏南,主要以东南风为主,风向不稳定,持续时间为4个月,在7月和8月最为强盛。整个渤海湾区域整年的8级以上大风天数多达60天以上,6级以上大风天数多达100天以上。
(2)雾条件
雾能将能见大幅度降低,大大增加船舶航行危险性。在渤海湾水域,海雾较为多发,是该区域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素。从3月到7月为该区域的雾季,从3月其雾天逐渐增多,到6月和7月达到顶峰。该区域的雾主要是辐射雾和平流雾,其中辐射雾占多数。每年渤海的雾日平均为24天左右,黄海北部和南部为50天左右,黄海中部为70天左右。
3.2船舶自身因素
(1)船体结构
由于客滚船货物的特殊性,船舶在结构上也有别于普通货船和客船,其安全系数往往低于后两者。首先客滚船由于其运输车辆,往往在船首或者船尾具有开口,作为汽车的装卸坡道,由于该坡道长期使用很容易损害变形,从而降低船舶的水密性。客滚船的汽车舱,往往为全通甲板,干舷低,一旦发生碰撞,海水可瞬间进入,船舶很快丧失稳性,从而发生倾覆。
(2)货物绑扎系固
在客滚船上所载车辆的系固和绑扎对船舶的航向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对所载汽车的绑扎不合理或者不牢固,车辆很容易会在船舶的横摇过程中发生倾倒,车辆一旦发生倾倒,船舶将发生横倾,从而降低船舶稳性,另外在倾倒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燃油泄漏,继而引发火灾发生。目前很多车辆都有超载问题,从而导致已有的系固链以及地令强度无法满足超载及超高汽车在船舶横摇过程中产生的翻转力矩,大大增加船舶危险系数。
(3)船舶消防系统
对于航行在渤海湾的某些船龄较大船舶,往往仅仅配备了水喷淋灭火系统,灭火方式单一,一旦发生火灾灭火效果较差。具体表现为,其一,货舱内的车辆由于存在超高超载问题,导致喷头与货物距离不满足要求,导致喷淋效果不佳;其二,水喷淋系统容易导致某些货物散碎,如纸张、蔬菜等,从而导致排水孔阻塞,容易导致船舶在灭火过程中自由液面过大稳性过低而发生倾覆。
3.3船员因素
根据大量船舶事故的分析可知,超过三分之二以上的事故的发生均由人的疏忽或者操作不当等导致的。国外学者研究表明事故的发生人的因素占80%。纵观渤海湾所发生的客滚船舶事故,船舶上船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于船员的失误所致。如“大舜号”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船长的指挥不得当导致,“鲁渤渡2”事故主要是因为值班驾驶员的脱岗导致。如今随着海陆工资差的缩小,船员数量降低,导致有些公司引进船员门槛较低,降低了船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4.应对策略
4.1严格执行客滚船开航气象限制条件
由于客滚船本身结构以及所载货物的特殊性,导致其对恶劣气象的抵抗能力较差。基于此船舶应该严格执行客滚船的开航气象限制条件,当气象条件一旦超过规定条件时,应坚决停航。这样做好处如下,其一,从根本上避免恶劣气象对船舶的干扰;其二,将滚装船自身缺陷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除此之外,为了增强渤海湾气象预测准确性,主管机关及船舶公司应该加大对该海域的气象监测力度,在航线周边增设气象测量点等,降低气象预报的误差。
4.2加强绑扎措施,增强货物检查力度
对客滚船而言,货物绑扎尤对其汽车的绑扎对船舶的安全至关重要,为此客滚船要增强对货物的绑扎措施,组建更加专业的绑扎人员队伍。针对不同的绑扎作业要制定标准作业书,针对不同的货物类型、不同气象条件制定不同的绑扎方案,并在作业过程严格执行。同时定期对货物绑扎作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满足货物种类、车辆等种类的更新换代而对新绑扎方法的要求。
4.3提升客滚船船员素质
增加船员的整体素质是降低船舶事故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船员的素质主要包括专业技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在专业技能素质方面,船公司在引进人员的时候要严格审核人员的相关专业证书以及资历信息,严防资历失真问题,在人员引进时将学历纳入考核范围,同时船公司要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保证船员的专业技能得到及时更新。心理素质方面,为了增强船员心理素质,船舶应该不定期组织相关应急演练,让船员平时熟悉应急事件,降低在应急事件真发生时船员的恐慌心态。同时船公司应该制定提升船员责任心的相关培训以及奖惩制度。
5.结论
客滚船由于结构以及所载货物的特殊性,相较要其他类型船舶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更差,发生事故的概率也较大,为此滚装船在运营过程中还要严格执行航行气象条件限制,加大对航线周遭气象信息的探测,加强货物的绑扎措施以及货物的检查力度,提升船员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永明.烟大航线客滚船综合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2]王勇.客滚船营运风险的BP神经网络评估[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0,31(02):67-70.
[3]郑国鹏,乔洪祥,王彬彬.客滚船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J].水运管理,2008,30(10):10-11.
[4]李红喜,郑中义,李猛.客滚船船龄与船舶事故关系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2008船舶安全管理论文集[C].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2008: 4.
[5]隋晓非.渤海湾客滚船航行安全探讨[J].世界海运,2007(0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