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尧
今年TGA的获奖名单上,一个熟悉的名字再次被冠在最佳電子竞技游戏奖项之后。《守望先锋》自2016年发售以来,已经连续三年蝉联TGA大奖。除此之外,其他游戏类奖项也对它青睐有加,TGA2016年的年度游戏奖、最佳多人在线游戏奖,2017年的最佳持续运营游戏奖;2017年英国“金摇杆奖”年度电竞游戏奖等奖项。
不可否认的是,众多奖项肯定和有暴雪支撑的《守望先锋》有底气再次在中国掀起热潮,尽管这次需要换一种方式。
《守望先锋》是传言中始于2007年“泰坦”项目流产后的速成品。Jeff和他的Team 4团队失利后,从2013年5月到2014年11月的暴雪嘉年华期间,用“泰坦”的残存理念和元素制作了一款崭新的游戏。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向世人展示《守望先锋》的完整演示视频,暴雪只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
2016年的夏天,《守望先锋》发行之初便在全球迅速走红。彼时中国大陆地区的游戏市场久未出现新鲜血液,审美疲劳的玩家们初见《守望先锋》,有人甚至用“惊艳”来形容。
不同于暴雪以往游戏硬核的画风,《守望先锋》的美术设计色彩绚丽,偏卡通化,对女性和低龄玩家更具亲和力,同时,结合MOBA与FPS游戏的玩法和好上手,难精通的游戏设定吸引了不少玩家。与《守望先锋》相关的梗,如:“吸毒”、“再让我吸一口”、“没有守望先锋玩我要死了”在玩家社群里形成了病毒式传播。“吸毒”梗的广泛传播甚至一度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
当年网易公布的2016第二季度财报中,代理暴雪娱乐的《守望先锋》截止6月底已售出300万份,保守估计收入约6.8亿人民币。
国内的守望先锋电竞赛事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先锋杯第一赛季、斗鱼守望先锋最强Hero系列赛、竹笋杯、时空杯、黄金守望锦标赛等等,其中涌现出不乏像IG.Fire、IG.Ice、Newbee、LGD等知名战队。从游戏到赛事,《守望先锋》看起来似乎已经走上正轨。
有限的研发时间注定有限的游戏内容,而快餐游戏从不是暴雪公司的追求,《守望先锋》亦然,面世后的它必然要被不断丰富完善。
《守望先锋》刚公测的时候,不少玩家们怀着一个朴素的愿望: 198元的最低门槛会把低素质的小学生玩家挡在门外。可事实证明,暴雪还是高估了玩家的素质。
《守望先锋》对团队配合要求很高,台湾把Overwatch翻译为《斗阵特攻》,其中“斗阵”在闽南话里就有类似打团的意思,也体现出《守望先锋》其实就是一款一直“打团”的游戏。这就导致没有对线,更没有一打六(“炸鱼”,即高分段玩家故意去打低分段除外),每次交战都需要双方倾尽各自的技能去配合。
为此,暴雪早早给《守望先锋》配备了游戏内语音供玩家们实时交流,但互相甩锅和对喷的现象还是愈演愈烈,发展到后面,演员和外挂几乎成了每局游戏“标配”。游戏环境的恶化导致大量玩家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流失。
不论国服玩家素质究竟如何,《守望先锋》的受众与同期其他游戏受众的重合度很高,说白了玩游戏的总归是那么一群人,而当时《守望先锋》在中国的玩家锐减速度几乎是一个特例。所以,如果把热度减退的原因笼统地归结为“玩家”这一方,似乎又显得偏颇起来。
前面说到《守望先锋》是一款将FPS和MOBA玩法结合在一起的游戏,虽然本质上仍然是一款射击游戏,但是玩家使用的游戏角色被赋予功能性,配有各种技能,使之有独特的定位和使用方法,大大增加了《守望先锋》的可玩性。
当然,占尽两类游戏优势的同时,暴雪也给自己挖了个“大坑”,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让暴雪一时之间难以应对。游戏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让每次更新举步维艰,可MOBA元素的加入使得《守望先锋》必须加快版本更新速度,不断加入新角色新地图以保持玩家新鲜感。发行后的一年左右的时间,本是乘胜追击的时候,3名新英雄,1张新地图,显然不足以承接玩家急迫挖掘游戏新玩法和衍生内容的热情。
从赛事的角度来看,不仅是《守望先锋》,最早拥有电竞基因的暴雪对它旗下的每一款游戏的赛事举办都有诸多限制。
根据“暴雪娱乐社区比赛授权条款”规定:想要举办暴雪旗下所有游戏相关的第三方赛事都必须经过暴雪授权,每场比赛不得超过1万美金,累计不得超过30万元,超过1万美金的赛事还必须提交包括赞助商以及各种活动的计划资料,审核程序也非常繁琐。不仅如此,暴雪还要从赛事赞助方抽取极高比例的抽成。
在赛事举办方看来,每条都是“劝退”条款。对急需扶持的新兴守望先锋战队,暴雪采取放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长时间低回报的联赛制度让不少战队处于资金周转不足的状态,加之不断流失的受众,MY、OMG、WE、VG等国内守望先锋分部纷纷解散。
从游戏到赛事的全面衰退,《守望先锋》在中国的存活堪忧。转折点出现在守望先锋联赛(OWL)第一赛季的巨大成功。
不少国内玩家对OWL的印象还停留在龙队的40连败上。事实上,OWL的巨额投入曾被视为败笔,第一赛季正式开启后,参与者们纷纷上演了“真香”戏码。
仿照NBA模式,吸收传统体育运营理念推出的OWL拥有英特尔、惠普、丰田、电信运营商T-Mobile和糖果巨头SourPatch Kid等赞助商,并与迪士尼XD 频道和ESPN 的多个频道达成了转播协议。根据动视暴雪的财报和Newzoo提供的市场数据,守望先锋创世赛季的总决赛平均每分钟观看人数达到了86万次。
动视暴雪股价上涨的同时,各个俱乐部的收益也水涨船高,第二赛季的席位随即从2000万美元涨到了3000万-6000万,但这并不妨碍虎牙直播、哔哩哔哩、广州能兴集团分别赞助的3支全新中国战队的加入。
电竞圈一直存在的一个讨论是,到底电竞能不能剥离游戏单独拎出来?暂且不论到底是把电竞独立出来好还是不独立出来好,就目前来说,想要独立仍然不太现实。游戏玩家和电竞用户几乎是同一批人,这已经是行业内共识,但《守望先锋》用OWL第一赛季的成功,给这个问题赋予了另一层可能性。
传统的思路是用游戏本身的热度去带动该游戏的电竞热度。但在中国,《守望先锋》以电竞赛事的形式重回国内市场,不失为一个可行之策。
以OWL为蓝本来看,第二赛季的比赛将于明年2月15日开始,包括4支中国战队在内的20支联赛战队将在4个为期5周的阶段赛内分别进行共计28场的比赛,宽松的赛制,延长的休息期,暴雪还向各站队提供了回访本土市场的机会。
另外,在今年刚过去不久的暴雪嘉年华上,暴雪公布了为《守望先锋》开发的《守望先锋》世界杯播放器,现已被添加进游戏客户端,并将应用到所有比赛的观赛系统中。这大大提高观赛体验的同时,也为玩家自制UGC内容提供了强大助力。这些举措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守望先锋》在国内市场的回暖。
这种用电竞盘活游戏的思路等待《守望先锋》是否能重回中国市场的检验。如果能够行得通,那么这将表示“游戏”和“电竞”之间起码是个双向箭头,并为游戏开发者、厂商、赛事举办方事、俱乐部等等相关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很好运营范本。
作为一名开服初期的《守望先锋》玩家,没能看到《守望先锋》在国内迅速发展,而是被各方意志挟裹着艰难前行,未免有些遗憾。只是暴雪在不断探索之中,终究为《守望先锋》埋下的电竞的种子,如今从北美长出的这棵参天大树,正把它的枝丫再度伸向中国。
借着由电竞的东风,《守望先锋》或许能在中国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