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颢然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13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社会产业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社会生活高度融合,大数据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并且在社会公共管理、社会零售业、社会医疗服务和社会制造业等众多领域当中都被广泛应用。目前,大数据已经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的资本要素[1]。在二十一世纪,大数据是一个崭新的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大数据人们可以对于目前的城市空间和城市发展进行具体的描述与详细的分析。大数据为城市的规划和城市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并且开创了新的研究视角。
要想使城市规划的工作有效合理的运转,就必须要依托大数据的支持。随着大数据与社会的不断融合,诞生了许许多多的数据平台,例如,开放知识基金会、开放的街道地图还有开放的共享资源与知识,这所有的数据开放平台都或多或少地给城市的规划设计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目前,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各种数据和资料都和大数据完美的融合,在此背景下,众多的共享平台才得以诞生,不仅改变了原本的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数据基础,还不断地推动了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的有效进行。综上所述,由于大数据与社会生活的融合而产生的数据平台,不仅仅改变了原本的城市规划设计的规划数据和设计方法,还为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料和条件。
对于原来的城市规划的决策方面和制定方面,以前主要是通过构建完善的城市模型、分析各大城市规划的主要数据等方法逐渐的完成一个城市的规划方案的拟定与制作,最终实现一个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2]。随着大数据与现代社会的高度融合,大数据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料与支持,包括各种人的通勤资料、言论资料等等,由以上资料可以研究人们的行为方式,创建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体系。对于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决策的制定来说,大数据为其提供了更加完整和全面的数据信息依据。
随着信息技术和城市规划管理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城市规划管理业务审批和城市规划基础数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离目标预定的信息化实现公示、全民参与规划管理的目标还比较远,所以,需要建立一系列的信息服务化共享平台,不断地对城市的规划管理信息化进行各方向的延伸和深度的拓展。在进行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当中要遵循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原则,要鼓励全体公民都参与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当中,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主要目标,不断的优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工作环境和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进而不断地推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相关政务信息的公开性,要政府尽早去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大数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到合理顶层设计。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进行城市的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城市的管理体制、城市的主要形象和城市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统筹规划。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的合理顶层设计,需要建立起强大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更好地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和数据更新[3]。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数据考察与数据调研阶段,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或者是智能终端设备实现数据的采集与收集,逐渐制定出一套全面的城市规划调研系统,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准确的分析与处理。通过对于数据的整理与汇总,逐步得到一个完整相对完整的数据资料库,为城市规划的设计与管理提供数据的支持与帮助。在完成所有的调研工作后,可以充分地利用大数据的共享服务平台软件系统,将全部的调研数据以统一格式输出,从而使全部的数据都可以在城市规划基础的数据库中得到全面的汇总。结合以上这些数据资料,可以在每一个城市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实现城市的统筹规划与设计分析,从而进一步制定出一套合理的顶层设计方案。
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息息相关,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家园,人是城市发展与进步的主体。每一位在城市当中居住的人,都是参与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建设者。未来城市规划设计最终的目标就是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中融入进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创建全面的综合型城市[4]。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以环境保护建设和城市基础建设为主题。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当中,一定要融入合理的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和经济因素等等,不断的建设出一个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综合城市生态系统。智慧城市的建设要以生态环保为原则,使用特殊的环保技术手段,节约生态资源和生态能源,极其重视城市建设成本的管理不断减少对生态资源与生态能量的消耗与浪费,发展循环经济。要非常重视循环经济、循环生产、循环消费。循环交通的发展。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进程当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不断提高中国各大城市的文明水平。
综上所述,从城市规划与设计来看,大数据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一定的缺陷。目前,在大数据对城市规划中起到的规划专业思想和知识的引导中,要不断地提高规划专业人员的综合水平与能力,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城市规划技能。
参考文献
[1] 李林华.“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与展望[J].江西建材,2018,(03):41-42.
[2] 段世凯.“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与展望[J].建材与装饰,2017,(06):114-115.
[3] 宋小冬,丁亮,钮心毅.“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与展望[J].城市规划,2015,39(04):15-18.
[4] 李杰.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1):177-178.
作者简介
林颢然(1989-),男;籍贯:浙江杭州;职称:助理规划师,现就职单位: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城市规划设计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