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筱 顾佳
山东高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1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由于高层建筑存在更多防火问题,一旦发生火灾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于是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人们对建筑防灾减灾的研究越来越重视,着重于从各个方面利用先进的建筑技术改善建筑的抗灾性能。因此,本文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改进技术,提高高层民用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高层建筑物比普通建筑物复杂很多,不光是建筑空间结构复杂,建筑承重构件也更加复杂,线路更是复杂,因此,很难预料高层建筑的火灾发展趋势,有时会是扽救援工作存在盲区。高层建筑居民较多,情况也较为复杂,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有,有一些居民防火意识较为淡薄,在面对火灾时无所适从。这些原因都使得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非常容易陷入一种非常混乱的局面,因此,高层建筑物防火问题比其他建筑物的防火问题复杂很多,火灾的蔓延趋势也难以控制,难以预料。
高层建筑人员较多,很难在救火时能够第一时间救助每一位居民,此外,高层建筑层数较多,救援队的设备有时难以达到其高度,消防员往往也不够用,相比之下,救火速度也难以保障,因此,许多原因导致救援工作难以展开。此时,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居民的自救意识也显得较为重要,消防栓的性能要求也较高,因此,除了提高强消防员的救火能力,还要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1]。
除了一些建筑材料容易燃烧,防火性能不良,还有很多装饰材料防火性能也严重不足,人们在盖楼以及装修时往往只考虑建筑物的强度以及美观性,很少考虑其防火性能。比如建筑墙体中采用泡沫板做墙体的保温层,这就大大降低了墙体的防火性能,在火灾发生时很可能使得墙体燃烧,使得火灾迅速蔓延,尤其是建筑外墙采用泡沫板时,就会使得救援工作寸步难行。另一方面,有时候墙体的厚度不符合防火设计规范,使得墙体很容易被燃烧,几乎失去隔火隔热性能。还有一些装饰材料裸露在建筑物表面,一旦火灾发生就会借助装饰材料迅速蔓延,造成严重后果。
无数火灾实例证明,在火灾发生时,往往那些在火灾中遇难的人不是被火烧伤,而是被烟雾熏倒,从后失去逃生能力。在之前的设计中,显然人们对这一问题不够重视,只是设置一些消防栓等灭火设备,却没有设计排烟系统,没有探究如何在火灾发生时使得浓烟及时排出,而不是在屋内残留威胁人们生命安全。出于安全考虑,很多高层建筑的窗户不常打开,即使能够打开,其排烟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在发生火灾时,浓烟就会很快充满房间,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很多建筑物发生火灾都跟电气系统有关,由于线路老化,线路设计不合理,不合理用电以及大功率用电都有可能使得电气系统出现问题引发火灾,但是在传统的防火设计中人们只是关注消火栓系统的设计,很少考虑电气系统的防火问题。另一方面,在承重构件的设计以及建筑物空间设计中也较少考虑防火问题,使得建筑物抵抗火灾的能力非常有限,这些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都使得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大大降低[2]。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生产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越来越重视建筑防灾减灾设计,但是,前几年我国对防火设计研究不够深入,因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防火技术。比如日本的喷淋灭火系统灭火成功率很高,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其灭火系统的优点,再结合我国国情,不断提高我国消防技术水平,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此外,喷淋灭火系统成功率较高,我国应该推动喷淋灭火系统的应用,探究如何降低喷淋灭火系统的造价水平,使得高层建筑能够使用喷淋灭火系统。
此外,建筑物排烟设施也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设置一些排烟设备,使其能够在火灾蔓延时迅速排出有害气体。例如设置加压送风系统,能够为建筑物输送新鲜空气,保障人们生命安全。
防火设计不应该停留在消防栓领域,应该体现在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在我国,消防栓成功灭火的概率并不是百分之百,甚至达不到百分之八十,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能让消防栓成为唯一的消防屏障。建筑空间的分布以及消防楼梯等消防通道的设置都对建筑物的防火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此外,建筑构件尤其是墙柱性能的防火设计以及建筑材料的防火设计都非常重要。只有从建筑物各个方面的设计都考虑防火要求,才能真正防止火灾蔓延,真正为救援工作争取更多时间,将火灾的危害降到最低。
在实际生活中,建筑材料使得火灾迅速蔓延的实例不在少数,因此,在防火设计中一定要重视防火建筑材料的应用。尤其是泡沫保温板,如果要真正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就必须采用其他保温材料,例如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等,还要加快防火材料的研发,使用轻质高强、防火性能好的材料作为建筑保温材料。
装饰材料很难统一控制,但是,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政策提高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提倡高层建筑使用防火性能较好的装饰材料,防止火灾蔓延。
高层建筑物的防火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为建筑物提供全方位的保护。既要防止火灾的发生,
还要使得建筑物具备一定的抗灾能力,在火灾发生时能够疏散群众,还能在短时间内不达到耐火极限,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稳定性,减少易燃保温材料以及装饰材料的应用。做到对火灾的事前防范,事中抵抗,全程保护建筑物。
[1] 杨建民.预防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蔓延的技术措施[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5,(07):30-31.
[2] 张德胜.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小议[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3):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