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军,王彩霞,赵晓明*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300000)
首先是理论课程。总体而言,大学中理论教学的基本套路与初高中差别不大,同样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做笔记、听讲,课后会布置相应的作业,从而巩固课上学到的新知识与新方法。但又与初高中又不同,在初高中,同学们课上会认真地听讲,做笔记,课下会积极认真地完成作业。老师也是十分严厉严格地监督、督促学生学习。但在大学里,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大学里,老师一节课就会讲述大量内容,并且是跳跃式讲解,所以,稍不留神同学们就会错过一节课中的许多重点,也很有可能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轻化工程专业,所涉及到的与专业相关性很高的课程主要有: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及物理、化工原理、生物化学等。老师在课上会讲解一些概念理论性的东西和一些计算必需的公式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解题、如何分析。轻化工程专业涉及到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和专业实验有: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工艺实验、分析与检测试验。从这些实践过程中,我们所学到的同样是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懂得了一些实验的反应原理、现象与结果,认识了一些加工器械与工具,锻炼了一下动手能力,在一些工厂的实习实践中,更进一步巩固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本科生除周末以外,每天大多数的时间基本都在跟老师学习理论知识,除了一些部门的同学因要完成部门任务可以与校外的人打交道之外,大多数同学的生活不会与社会和市场有多少交集,仿佛是被设定了交际范围就是学校。并且,学生很难切身了解到社会环境的变化,以致最后毕业找工作时自身条件很难满足招聘单位的需求。
轻化工程专业当前的教学模式的好处是:只要学生老老实实跟着老师的路子走,课前认真预习,动脑思考每一个知识点,再将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做好标记,以备可以在课上着重听老师讲解这部分内容;课上认真听讲,记住每一个定义、公式与解题方法,再跟着老师的思路解决一些例题;课后努力完成作业,巩固课上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长此以往,就可以学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在考试中也会保证基本的及格成绩。但,与之相应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首先,老师单一主动地教授课本知识,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使得学生逐渐适应了被给予的过程,失去了自我探索、产生好奇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会使部分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与学的形式就像是人们在家养观赏鱼一样,每天定期定量地给鱼儿喂食,慢慢地让鱼儿习惯了这种被喂养的生活方式,很长时间以后,再将鱼儿放回到河里,你认为鱼儿会活的长久吗?答案是不会的。因为鱼儿在长时间地被人们喂养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己捕食的能力,那么对于一条不会捕食鱼儿来说,将它放回河中会有哪些结果?很小概率的好的一方面,它会重拾自己捕食的能力,在河里继续生活下去。也有可能,它就只会按照自己的固定思维,等待有人会来给它喂食,但很少会有,那就只能活活饿死;就算是有,也可能是吃到了致命的诱饵。更有可能,会成为其他鱼类的盘中餐,因为长时间在安全的小鱼缸里生活,使它退化了自己预知危险、逃避危险的能力。其次,传统定式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读、写、记、练习与复习,这种“复制粘贴”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变成学习的奴隶,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抵抗心理,并不会去享受学习这个过程,更不会在其中感受到快乐。可以设想一下,自己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并且自己也不一定喜欢这个工作,那么,怎么可能保证每天都能激情满满、热情洋溢地投身于学习当中呢!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很难锻炼我们的思维,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与想象力,也难以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出更深层次的知识,所以虽然我们拿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人有很多,但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却很少。然后,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背景下,很多学生会单一地注重学习方面的进步而忽略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以致出现了学生“高分低能”这种现象。伴之而生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某些学习较好的尖子生应挫能力却很低,可能一些很小的失败就能将其打垮,这也是过于看重成绩与分数的一个弊端所在,虽然我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但我们也得有一个坚不可摧的内心来直面生活中的困难、失败与挑战啊。还有,全日制高校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使得部分学生会与社会和市场脱节,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导致最后毕业找工作时无法灵活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接着就是,当前的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把学生大多数的精力都支配到了书本上,忽视了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学生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就算真正用到了实际当中也不一定会完全贴合,如果在实际当中出现了理论知识有差异的地方,谁又能保证学生不会惊慌失措、无所适从呢。最后,虽然现在许多高校都会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方面的教育,但由于课程本身或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同学依旧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感到迷茫、无所适从,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样的工作、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以至于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奋斗的目标与前进的动力,更有甚者,会在真正选择工作时显得犹豫不决、不知所措。
每一节课基本上都是老师一本书、一张嘴、一个PPT、一支粉笔这样贯穿过来的。师生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分工明确——老师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找针对考试的知识点给学生讲解与分析;学生则是要配合老师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输入,同样也是有针对性地认真听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评判老师讲课的优劣与学生上课的效率都是由最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如此,老师在课程当中的领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学到知识与获得一个优异的成绩,学生自然会更加配合与老师之间的这种“合作”,于是便就突出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同样也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调控,根据教学大纲,老师们就会根据相应的内容备好课;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老师就能从众多的学生中挑出一批批比较优秀的“好苗子”着重培养;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会有许多无奈与力不从心的时候。首先,某些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教授的过程中,仅靠一张嘴和一些象征性的手势动作很难将知识解释得淋漓尽致;其次,某些课程内容复杂难懂,老师将注意力放到了讲解而忽略了课上氛围过于死气沉沉,导致同学们听课的精神不济,热情度不高,课上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不会很高。还有,教学内容被教学大纲圈定了范围,部分内容被限定得只能讲个皮毛而不能深入,还有部分内容被删减或是要求学生自学,导致学生的知识框架不完整并且会错过一些经典的解题方法。最后,大学里同一门课程至少也要隔一天才能再才上一次,在这段间隔中,学生巩固自己所学的方法除了靠自律自学就是靠完成老师课上布置的作业。然而在大学,学生的自律自学只存在于极少数人中,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在课余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在这段间隔中还要学习其他科目的知识,这使得学生对上节课上讲解的知识掌握得并不扎实,所以在课上老师提问的时候,能回答上来的学生少之又少,课上师生间的基本互动也就略显尴尬了些。
首先是教学管理大众化,学校对不管是表现突出的学生还是学习落后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并没有再个别辅助教育,比如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培养与培训,对学习上吃力的同学再另外帮助其学习。还有,学生听课的方式缺乏自主性。虽然学校给予了学生部分自主选课的权利,但受时间与学分的影响,并不能达到真真意义上的自主,这对发掘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无较大作用。最后,如今的管理模式可以说是落后的,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既不利于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倾向从而方便以后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也不利于学生在自己原有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首先,要改变课程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倾向,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只有把理论应用到实际当中,才能算得上是真得重要。设想一下如果在教别人钓鱼时,只告诉他鱼饵可以诱鱼上钩,而从没有让他自己尝试着钓鱼,甚至都没有使用过鱼竿,只是空知鱼饵可以诱鱼上钩的道理而没有亲身实践,你认为这个人可以成功地钓上鱼吗?针对我们大学生情况亦是如此。空有一些理论知识,以后就可以顺利地在社会上立足,在企业中做出自己的一番成就吗?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们需要将这些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消化这些知识。并且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在使用时存在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这样,我们不仅在实践中巩固了自己所学,并且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不知不自觉中,也锻炼了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向更高一层次的方向发展,使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专业技能,再将专业技能转化为专业技巧,若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必将遇到许许多多的障碍。所以学校要提高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视。但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不应只通过理论性的学习获得理论知识,而应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的理解与懂得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从而发现理论与实际间所存在的差异,更加淡定从容地面对那些意料之外的变化。陶行知曾说过:“教育要通过人们的生活(行动)才能发生效应,才是活的教育。如果脱离人的生活需要去读书,那就会成为什么事也不会做的书呆子。”其次,要适当地改变“老师全程传授知识,而学生全程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要锻炼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就如同自然界里的动物们一样,在小动物幼小还没有能力自给自足的时候,动物妈妈们就会辛勤地外出捕猎,给自己的孩子觅寻食物;但当孩子长大了,可以自力更生的时候,动物妈妈们就会放心的让他们外出捕猎,因为她们明白,只有多多实践,经历过成功与失败后,孩子们才能学会如何捕食,学会捕食的技巧、积累捕食的经验[1-2]。所以学校要锻炼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使其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学会学习与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与基本技能。还有,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及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如今的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提倡创新与变化的时代;如果学生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又如何能让他们创新创业,敢于创新呢?所以,学校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累学生的学习经验,使其以一种更加愉悦、放松的心情享受学习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开发与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提升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情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多多了解天下大事,关注国防[3-4]。这样,学生不会与社会和外部环境脱节,在以后的就业选择中,就可以灵活地应对商业的各种需求,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1]王建坤,李津,王瑞等.纺织工程专业回归工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J].纺织服装教育,2013,28(04):309-312.
[2]陈国松.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3]刘建中,成玲,马崇启等.纺织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04):358-360.
[4]董震,丁志荣.产业升级加速背景下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与实践——以南通大学为例[J].纺织教育,2012,27(0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