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龙 侯晓亮 朱丽波 丁岚峰
摘 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调研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黑河新生乡等少数民族地区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对象,探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制药专业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可行性,构建制药专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的模式与机制,探索制药专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径与措施,为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區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制药专业;黑龙江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3.8;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22-0209-03
黑龙江省是一个边疆省份,少数民族人口总量不多,属多民族散居,分布比较广泛。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齐齐哈尔市的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及其它民族乡(镇)、民族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39.9%[1]。民族地区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面临着人才匮乏、贫困化突出等严峻挑战。其中,长期以来的教育落后,特别是民族职业教育落后的状况就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表现,同时也是制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步伐的重要原因。为了到2020年实现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我们以黑龙江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如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黑河新生乡等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调查研究对象,探讨职业教育制药专业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可行性,研究构建高职制药专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模式和机制体制,形成先进经验向其它地区推广,以点带面,对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和进一步实施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制药专业服务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的优势
1.1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制药专业的师资优势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黑龙江省内唯一的高等职业学院。学院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是国家教育部2015~2018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包括药品生产技术、药品生物技术、药物质量与安全、中药生产与加工四个专业,其中,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为2012年国家级重点专业、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为2012年省级重点专业项目,这些专业主要面向医药行业中的第一、第二产业,从药材种植、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分析检测、制药设备维护、经营服务与管理等方面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同时,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制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2014年被评为省级食品药品教育教学研究团队,全部16名专职教师中博士、硕士、学士比例为2:4:4,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43.75%,教学与实践经验丰富,全部教师均为“双师素质型”。因此,可以充分发挥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制药类专业群的优势,为黑龙江省民族地区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产业化运作培育大量的产业合格人才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与职业教育支持。
2016年10月,课题组对黑龙江民族地区60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专业问卷调查:制药类专业群为17%,排名第四,与排名前三名的食品加工技术、畜牧兽医、民族艺术等专业调研数据差别不大,最大相差5个百分点,说明制药专业群也适于服务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降准脱贫工作。
1.2 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医药资源优势
2017年2月,课题组对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进行了走访调研,获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医药资源及医药产业方面的丰富数据资料。例如,黑龙江西部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草原面积近469万亩,占总面积的50.7%。草质优良,牧草种类繁多,达304种,有60科189属,药用植物主要有苦参、茵陈、柴胡、玉竹、甘草、防风、黄芩、桔梗、百合、知母、沙参、龙胆等一百多种,药用植物占植物总数的34%。同时,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的人民群众积累了大量的医药配方与治病经验,为发挥民族医药的传统优势,加快相关药品研发,实现蒙医药产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斡尔族是嫩江流域文明的开创先驱,被赞为“嫩江第一梨”,在农耕渔猎时代就有采收和种植中草药的历史。梅里斯区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可利用的耕地146万亩;全区中药种植面积有5000余亩,尚有百余亩的耕地可用于引导种植中药材。梅里斯区有优良的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气温、日照、空气质量、水资源适合出产优质中药材。黑河市新生乡能够耕种的耕地面积达到41880亩,其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可达到万亩以上,北药种植已被列入新生乡重点产业发展项目。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医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3 黑龙江省民族医药政策优势
2009年6月20日黑龙江省制定施行《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发展蒙医药条例》[2]。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成立蒙医医疗机构和蒙药制剂室,组建蒙医药科研机构,建立蒙药药材生产基地,推广蒙药药材栽培、养殖技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从而促进蒙医药产业化发展;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还要不断引进医药人才,组织定向招收医药专业学生,同时有计划地选送医药专业人员进修,不断加强蒙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医药研发机构研发的新蒙药制剂,经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以在指定的医院调剂使用。这些优惠政策对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医药发展非常有利,对发展蒙医药将起到关键作用。
从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制药专业群的师资优势、西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医药资源优势、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医药政策优势及问卷调查结果等几方面来看,制药专业服务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进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发展药材种植业,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可行的。
2 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医药产业现状研究
进行职业教育制药专业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一定要充分分析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医药产业现状,从现状中找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径。目前,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医药产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缺少医药技术人才。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薄弱,职业教育落后,医药技术人才较为匮乏,急需发展医药职业教育,引进、培养医药产业科技和职业人才。二是医药监管和服務机构不健全。在发展医药产业工作上,没有设立专门机构,各部门处在都管都不管的状态,工作职责分工不明晰。西部民族地区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服务站还没有建立起来,有效的种植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缺乏。三是缺乏民族地区医药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发展民族地区医药产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四是野生医药资源临近枯竭,涵待保护。例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野生道地防风[3]资源曾经非常丰富,受到国际广泛认可,曾大量出口欧盟。近年来由于滥采盗挖,防风野生资源已接近枯竭。五是西部民族地区普遍缺少制药企业,中药种植缺乏订单农业,中药、蒙药发展不能形成产业链。六是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没有形成中药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梳理,可以找到制药专业群服务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3 制药专业群服务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脱贫的路径与措施
3.1 政府加大职业教育及医药事业扶持资金投入
(1)加大教育投入。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4]中指出:“对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继续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这是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的一项共同措施。另外,国家可以通过职教扶贫帮助黑龙江西部民族区域家庭子女进行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并帮助他们就业,以此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最终带动家庭脱贫,这项教育方面的投入措施是当前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2)加大医药事业经费投入。《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发展蒙医药条例》中已经明确,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蒙医药事业纳入发展规划,把用于蒙医药事业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从事医药教育、医疗、医药制剂和研发等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还要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蒙医药教学、研发、医疗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可见,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在蒙医药建设与发展方面可以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在具体蒙医药事业发展中,应着力落实该条例的实施,不断加大医药事业经费的投入。
3.2 完善医药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1)大力培养、选拨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应当首先开展从事医药事业的民族干部培训,短中期结合,培训时间2~3个月为宜,培训国家医药产业政策和医药专业业务,培养建设一支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要求的少数民族医药事业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与使用上,既要有计划地增加少数民族干部数量 ,又要在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提高上下功夫;培养能够发挥骨干作用的医药事业干部。
(2)大力引进医药科技人才。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应制定、出台具体的措施,大力引进医药科技人才,留住人才,打造一支能够进行医药科技指导、引领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医药科技人才队伍,要加快医药职业人才培训,促进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医药产业的发展。
(3)开展学历提升教育与进修培训。高等职业院校应进一步精准实施单独招生与就业民族区域适龄人员的医药产业人才学历教育;进一步实施提高民族地区在岗医药职业人才的学历提升教育培训。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府应当有计划地选送医药专业人员到高等医学院校进修,并在经费上给予保障。
(4)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培养中药种植技术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及相关医药学专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要经常组织开展医药学专业职业培训,并向下延伸,以便使民族地区县乡镇村农牧民可以受到职业教育及培训服务[5],培训内容要贴近农牧民实际,予以中药种植和提高药物有效成分(质量提高、等级提高)、粗加工、质量检测方面的培训,培养医药技术人才。积极组织开展民族地区农牧民中药、蒙药品种鉴别技术职业培训,通过认药识药,采药储药,增加农牧民收入。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制药专业群要与基层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配合当地政府部门,重点针对少数民族贫困户进行培训,实施采药储药技术全程跟踪指导,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5)采取“精准扶贫招生”政策为民族地区定向培养人才。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比例相对较高,贫困家庭难以对子女的教育问题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上不起学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贫困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对贫困家庭的适龄学生进行“精准招生”,让更多少数民族贫困家庭的孩子进入优质重点高校学习,不仅让贫困户子女拥有受教育的机会,而且拥有更多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就业机会。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在落实精准扶贫招生政策,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入校读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要进一步发挥制药专业群在培养中药制剂专业、生物制剂专业、药品质量检测专业、药品营销专业的优势,创建职业教育制药专业对少数民族地区生源供给多元化“招生即招工”的人才培养模式。
3.3 进行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1)发展中药种植业及中药种植庭院经济。在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应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6],发展中药种植业及中药种植庭院经济,能够拓宽农业经济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转变农业发展模式,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连片种植板蓝根2500亩、黄芪1200亩、防风等1300亩,尚有百余亩的耕地可用于引导种植中药材。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镇有8000亩药园可以种植板蓝根、柴胡、龙胆、桔梗等中药材。但由于中药技术人才的缺乏,限制了黑龙江省少数民族地区中药种植业的发展。为此,齐齐哈尔市组织了梅里斯区中药产业发展科普之冬培训,聘请了2名省内著名的中药材种植专家,对梅里斯区各村屯近一百名农民进行了中药种植技术讲授,激发了农民的种植兴趣,为种植结构调整做出了积极的探索,这一做法值得推广。
(2)保护和合理开发当地野生药材资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非常丰富,受经济利益驱动,一些野生药材受到掠夺式采收,濒临灭绝。因此,应当积极保护和合理开发当地野生药材资源,形成野生药材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首先要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建立野生药材数据库,筹建野生药材基因库和种子库;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研部门还要积极进行科研攻关,对野生药材进行保护性栽培和开发,建立野生药材生产种植基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野生药材资源还可以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如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技术,有计划开发和利用野生药材资源,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医药经济发展。
(3)开展特色医疗服务活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医疗机构要积极开展医疗服务活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应当以提供蒙医药特色的服务为主,突出蒙医药的优势,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及现代医疗设备设施,充分发挥蒙医药在防病、保健、康复、治疗中的传统诊疗作用。
(4)建立蒙药制剂室,研制蒙药制剂。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可以依据《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发展蒙医药条例》有利优惠政策,建立蒙药制剂室,大力开展民族区域蒙医药和民间传统医药的开发挖掘整理工作,加大新医药研发力度,加快研制新蒙药医院制剂,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新蒙药医院制剂可以在指定的蒙医医疗机构调剂使用,从而加快蒙医药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化,这不仅可以满足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卫生医疗需求,而且还可以形成新的医药产业模式,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及创新创业开发,促进地区医药经济发展。
3.4 其他方面的措施
仅仅采用以上措施还远远不够,还应该从更多方向、更多层次、更多角度,开展职业教育制药专业群服务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黑龙江西部民族地区政府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中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根据医药产业和各部门专业特点,明晰工作职责任务,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要有医药产业项目引领,建立订单农业,实现政府项目科学引领下的“药厂企业——职业培训——农牧户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三是制定种植规划,由农业部门牵头,深入摸底调查,在全面掌握中药材种植分布、品种及面积等基础上科学规划,制定近三年中药种植规划,建立种植示范园。四是提供农业补贴资金支持。为鼓励和引导种植中药,激发农民种植中草药的热情,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研究和制定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确定达到一定种植规模后给予适当补助的政策。同时,在政府监管下设立不同体制的发展中药产业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用于中药种植补贴、招商引资、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服务体系、宣传培训等方面。五是提供技术服务。依托现有的农技服务力量,外聘专家,选调专业人员,建成涵盖科普宣传、技术指导、检定把关等功能的服务站。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药材种植、储存、采收与加工、病虫防治等技术服务,每年定期对药材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药材种植户种植水平。六是加大招商力度。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为医药生产企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着力引进集药材种植、采收、生产加工、药品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龙头企业,延长医药产品产业链,提升产品内在附加值,保证销售渠道的畅通、稳定,保障农牧民种植户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调查组:关于全省少数民族问题与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2.
[2]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发展蒙医药条例[Z].2009-06-20.
[3]卜金祥,王继涛,马金萍.药用植物“防风”栽培技术[J].中国城市林业,2012,7(4):74-75.
[4]中国政府.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R].2011-12-06.
[5]馬建富.积极推进现代农民教育培训是实现开发式扶贫的重要路径[J].当代职业教育,2012.1:1.
[6]都永浩,丁岚峰,左岫仙,等.职业教育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