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航航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明清以来,两淮盐区无论产销量还是行销范围均居全国之冠,因而有“两淮盐务,甲于天下”、“天下盐课,两淮独居其半”之美誉,只要“举两淮”则“天下可知也”。[1]因此长期以来,苏北沿海地区一直以盐业生产为支柱产业。但是从清朝中叶开始,由于盐政积弊,海岸东移的影响,两淮盐区尤其是淮南盐区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期间虽然经过陶澍、陆建瀛等人的大力整顿,也未能挽救其日益衰退的命运。淮南盐产的衰退,使得苏北沿海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发展甚至一度陷于停滞。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尤其是棉纺织业得到了初步发展。棉纺织的发展使得中国对于原棉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开辟新的棉花原料来源成为中国棉纺织行业一个日益紧迫的课题,这就为苏北沿海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苏北沿海开发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旨在对近代棉纺织业发展与苏北沿海开发的关系进行探讨。
苏北沿海地区南起长江口,北抵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北长约1000公里,沿海发育了广袤的滩涂平原,为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苏北沿海地区的海岸曾长期稳定于新石器时期,海岸相对稳定于赣榆、板浦、伊庐山、阜宁、盐城、东台、海安一线,并留下数条沙冈,成为当时海岸的自然标志。直到北宋时期,海岸线较之前变化不大,北宋范仲淹所主持修筑的范公堤即沿着东冈而修筑,由此可见“北宋时期的海岸线与夏商时期的海岸线大体一致,变迁幅度很小。”[2]南宋建炎二年,黄河南下夺淮,在苏北云梯关入海,带来大量泥沙,海岸线逐步东移。特别是在万历年间潘季驯治理黄河后,黄河全流由淮入海,入海泥沙陡增,海涂淤长加快,今日苏北沿海的大部分土地即在明清两代淤长而成。这一区域的土地在形成过程中长期受到海水的浸渍,普遍具有盐分较高,肥力较低的特点。但土壤在温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表土盐分因为雨水的冲刷而逐渐减少,使得一些耐盐的植物得以在这一地区生长,这又使得土壤进一步脱盐,使其逐渐适应一般植物的生长。因此,近代江苏沿海地区除了一些新淤之地外,大部分土壤已经具备了发展种植业的条件。
江苏沿海地区气候总体上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利于区域的开发利用。据统计,区域内全年无霜期日数约为200-230天左右,全年日照时数平均在2000小时以上,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雨量大约在700-900毫米之间。[3]这样的水热条件是较为优异的,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苏北沿海地区历史上处于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河流的交汇处,河道纵横,且东邻大海,因此区域内及其周边地理环境和土地利用情况受水利关系影响很大。自黄河夺淮后,淮河入海水道淤塞,排水不畅,每逢淮水大涨,其就会在高邮、宝应一带漫决河堤,由于苏北沿海地区大部分是新淤之地,地势低洼,因此往往会大受其害,对本区域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此外,因为区域内河道众多,且历史上入海河道缺少水闸等设施,每逢大风大潮,海水往往会沿河道而上数十公里,也会遭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此外,海水倒灌往往会导致河道两岸的土地重复盐渍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总的来讲,苏北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除了洪涝外很少会有严重的自然灾害,并且洪涝可以通过兴修水利等措施降低灾害。因此,这一地区的自然条件说明了近代苏北地区的开发已经具备先天条件。
关于海盐的制作方法,古代主要有两种方法,即煎盐与晒盐。两淮盐场,主要采用煎盐的制作方法,在《史记》即有吴王刘濞募人“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4]的记载。煎盐技术经过不断改进,逐渐摆脱了煮海为盐的原始方法,转而使用摊灰晒卤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在卤气旺盛之地修建亭场,将草木灰等摊在卤地上曝晒,待卤气上升后用水浇淋草木灰获得高浓度卤水,最后通过盘铁等工具加热卤水获得海盐。
从上面的的简介中我们不难看出,维持盐业生产有两个必须的条件:一是卤气旺盛之地,因此随着海岸线的东移,盐场必须跟着“移亭就卤”,以保证高浓度卤水的生产;二是充足的燃料,以保证摊灰以及煎制的需要,在两淮地区,燃料主要来源是沿海荒地草荡。这两项条件都需要大量的土地支撑,在《江苏省志·海涂开发志》中有这样的描述:“清末,南至长江口海门,北至荻水口赣榆,沿海滩涂及荒废失耕土地1100多万亩,滩涂当地中有兵田、民田、学滩、河工苇荡、官滩等,其中两淮23个盐场共占地763万亩。”[5]由此可见,当时海盐生产所需土地之广。由于两淮地区盐业生产优越,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淮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海盐产地,“若以全国海盐计之两淮产数,当首屈一指也,”[6]据统计,在元代这一地区的盐产量就达到了16万吨,占全国盐产量的73%,[7]其规模之大,可见一斑。鉴于两淮盐场重要地位,政府规定沿海草地,只准作为煎盐的燃料,这里的土地,也就只能放荒蓄草,不得开垦。《淮盐纪要》中有这样的记载:“草为盐母,荡为草源,淮南旧制,按丁给荡,蓄草供煎,禁止私垦,法至严也。”[8]但是长期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私垦。这种垦殖活动至少在明代中叶就已开始,到了清代,沿海的农业私垦已能初见规模:“撒种满野,收成即去。每亩收豆、麦至二三石之多。”[9]到乾隆初年,范公堤以东旧垦熟地,已有六千四百多顷。[10]为了维持封建盐法,乾隆三十五年有又一次下达了禁垦令,规定堤西已垦灶地,只能维持现状,堤东被垦土地,则需要还原放荒,仍旧蓄草供煎盐用。这种禁令虽不见得真正有效,但是总的来讲,当地的进一步开发还是受到了抑制,“大片土地,仍是杂草丛生,除一小部分被用作煎盐燃料,其余的都白白的腐烂在田野里。”[11]
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使得淮南盐业不可避免的衰弱下去。自北宋末年黄河南下夺淮以来,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苏北沿海堆积,使得苏北海岸线在之后的数百年内逐渐东移。尤其在明代潘季训治理黄河使黄河全流由淮入海后,使得海势东迁的趋势越发明显,到了清代,盐城县城已距海有百里之遥,实际上失去了“盐城”之实。海势东迁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造成淮南盐业生产自然条件的恶化,据《清史稿·食货志》的记载:“淮南因海势东迁,卤气渐淡,石港、刘庄等场产盐既少,金沙场且不出盐。若淮北三场,离海近,卤气尚厚……。”[12]海岸线的东移使得原有盐场土壤逐渐脱盐,难以提供高浓度的卤水以供制盐,虽然自宋代以来就实行“移亭就卤”,但是制盐亭场的不断东移又使得亭场失去了海堤的保护,易受到海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在这种条件下,两淮尤其是淮南地区失去了制盐的优势条件,淮盐生产逐渐走向衰弱。
淮南盐业衰败后,封建盐法难以维持,政府逐渐放开了对于淮南盐区开发的禁令,“1900年,清朝廷在无法维持禁垦令的情况下,首先放垦了新兴、伍佑两场灶地。”[13]此后清政府与后来的民国政府逐渐全面放开了淮南地区的垦殖。
通海地区土地为长江冲积所得,历史上曾处于人口稀少地区。光绪年间海门、启东沙地激涨,这一地区地广人稀,土地易于获得,便于谋生,以海门为例“厅属地广人稀、东面尤甚,滨海一带不惟人烟散疏,树亦罕见。”[14]再加上通海地区“民风敦厚,人民安居,向称富有,昔有江北苏杭之誉。”[15]因此通海地区成为江南移民的第一选择,这就造成了通海地区人口迅速膨胀,至于1891年,通海地区人口已达949593人,直逼百万。此外通海地区在动荡的清末较为安定,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因此此地“多子女成群、罕见不育者,且习俗奖励生育,群以不育为耻。”[16]另外当地还有分家的传统。种种原因导致当地的人口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至于清末民初,通海地区的人口已经趋于饱和,人地关系已经异常紧张。
据统计,至1912年,南通海门两县的人口密度已达720人/平方千米,远远超过江苏省315人/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17]人口的巨大压力导致通海地区农民被迫向外迁移,许多农民被迫跑海或者流向上海等大城市。张謇曾回忆道:“我自创办大生纱厂后,常到上海,我开始知道,上海拉洋车及推小车的人,百分之九十是海门或者崇明人。我曾调查他们的生活,都很困苦。他们所以到上海谋生的原因,即是无田可种,迫而出此也。”[18]随着盐垦区垦殖的开禁,面临着巨大人口压力的一部分通海农民选择前往地价较低的淮南盐垦区谋生。这些迁入的通海农民又为淮南盐区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发。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棉纺织业的主要生产形态是纺织结合、耕织布结合的家庭手工业形式,这构成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结构的基础;同时也存在着少量以纺织为事业的小商品生产和工厂手工业形式。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逐渐解体,“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的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的市场,”[19]“在这这种情况下,中国棉纺织业里终必发生资本主义生产,当然是很自然的事情了。”[20]因此中国的棉纺织业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就逐步走上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道路。棉纺织业的大规模商品市场产生后,中国市场的纱、布流通量逐年上升。值得注意的是,纱布流通是首先集中在少数都市然后发散出去的,而上海就是当时最大的棉纺织产品集散中心。因此上海周边地区成为设立棉纺织厂的最佳区位选择之一。
甲午战后,在“设厂自救”呼声的激励下,中国民族工业在短短十几年内出现了两次创业高潮,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成为设立棉纺织厂的不二选择。据统计,自1895-1899这几年间,民族资本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开办的新式纺纱厂一共有10余家。当然,甲午战争后的大环境对于外资企业同样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甚至因为种种特权,他们所获的利润还要远远地高于华资企业。仅在1897年,在中国便出现了英、美、德等国的纱厂,其拥有纺锭160000枚[21],他们的背后除了有雄厚的资本支持,还有着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经营管理方法。在外资纱厂的竞争下,民族纺织业陷入了一段低谷期。
20世纪初,正当民族棉纺织业发展陷入瓶颈之时,在全国各地爆发的收回利权和抵制洋货的运动,使得棉纺织业迎来一个重要的转机。1905年,美国爆发了排华运动,国会通过了相应的排华法案,为了抗议美国的暴力行径,全国爆发了抵制美货的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抵制美货逐渐发展成抵制洋货的运动。在这些运动的影响下,各国对于中国的商品输出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进口商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棉纺织制品下降比率尤为明显,据统计,棉货进口额在1905年到1910年这几年内下降了4成,棉纺织品占进口总额由40%降到了不足30%[22]。在外国商品输入减少的同时,市场对于棉纱的需求却日益旺盛,民族资本利用这一段时间的有利情形,纷纷扩大生产、新建工厂,使得中国民族棉纺织业得到了新一轮的发展。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棉纺织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战争前后,欧洲各国将自己的国民经济纳入到战时经济轨道中,轻工业发展受到影响,对华棉纺织制品输出日益萎缩,同时在华外资企业也因为战争而难以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民族棉纺织业受到的竞争明显减小;战时各交战国对于棉纺织制品的需求进一步刺激着中国棉纺织业的生产发展。这一时期内,中国各大纱厂的利润之高都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以南通的大生纱厂为例,“1915、1916两年利润低落之后,1917年利润开始上升,而战后的1910、1920两年,利润率达到90%上下,1919年达到最高纪录。一厂的利润达到了105.78%,二厂的利润为113.2%。以两厂的历年纯利1663万余两计,相当于1921年两厂资本总额369万两的4.5倍。”[23]
随着棉纺织业规模的扩大,中国对于棉花原料的需求日益旺盛,但与此同时,各国正处于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急需扩大工业生产,增加资本积累,因此他们从中国大量进口棉花原料,出口棉纺制品,欲将中国进一步变成其原料场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而中国棉纺织企业面对外国企业的竞争处于先天弱势地位,他们难以和外国企业进行有效竞争,因此他们的原料供应往往是个很大的问题,一些企业往往会因为原料短缺而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走向破产。因此,各个纺织厂在成立之初就会把原料的收购放在最关键的地位,视其为营业之根本,以大生纱厂为例,他们认为“纱厂获利之多寡,枢纽在进花出纱”,[24]因此,各个纺织厂都在原棉价格上十分的精打细算。
除了在原棉的价格上做文章,民族资本家还将目光放在扩大原棉的来源之上,在这一方面大生纱厂的创始人张謇是其中典型代表。早在1895年甲午战争尚未结束时,张謇就将目光投到了苏北广袤的荒滩,主张在这一地区废灶兴垦,发展农牧业生产。到了1900年,大生纱厂已经初见成效时,张謇就着手将创办垦牧公司提上日程,到了1901年张謇正式获得通海一带的开垦权,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关于垦牧公司的目的,张謇在宣统三年的一次股东会议上有着详细的表述:“因念纱厂工商之事也,不兼事农,本末不备,辄毅然担任期辟此地,广值棉产,以厚纱厂自助之力。”[25]在张謇创办垦牧公司十数年内,因棉纺织业的大发展使得张謇的纱厂和垦牧公司都获得了显著的效益,1914年张謇在担任北洋政府农林总长期间又适时制定颁布了鼓励垦荒的《放垦章程》,在这种情况下,苏北的盐垦事业迅速繁荣起来。一时间,苏北沿海出现了大大小小数十家专营垦牧或者兼营盐垦的公司,这些公司大多广植棉花,以“开辟地方利源,扩充纺织原料”。[26]
这些公司“以企业形式言,这些公司都采取资本主义的组织方式;以作物经营言,棉花差不多是地带的唯一作物;以食料供给言,这是一块临近产米区的地方,绝不至有食料匮乏之忧;以所占土地言,各公司总数几当全国棉田面积的十分之四;且经过三十多年的经营,吸收移垦人民达十万以上。”[27]在这些公司的推动下,苏北沿海的大片荒滩得到了开垦,据统计,截止1924年,苏北原有荒滩被开垦土地已达796141亩。[28]苏北沿海逐渐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原棉产区之一,时至今日,苏北沿海仍有大量的棉田存在。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在苏北创立盐垦公司的初衷是为了给棉纺企业提供原料,这一时期苏北沿海的的各个盐垦公司,虽然不完全是张氏家族亲自创建,但他们往往都与大生集团有着紧密的经济联系。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完全依靠大生集团的资金支持,成为大生集团经济上的附庸累赘。一战后,帝国主义资本卷土重来,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变本加厉,特别是日本的棉纺织企业,大量挤占大生纱厂销售市场,使得大生纱厂的销售量与产量逐年下降,再加上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各军阀连年混战,自然灾害又频发,在1922年形成了棉贵纱贱的情况,因此这一年大生纱厂出现了巨额亏空的状况,大生集团在这之后走上了下坡路。作为大生系统附庸的各个盐垦公司随着大生的衰败逐渐走向了破产,轰轰烈烈苏北的盐垦事业走到了尽头。
虽然苏北沿海依附于棉纺织业的盐垦运动最后都趋于失败,但是苏北沿海因此而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探求盐垦的根源,除了当地的自然、人文条件外,棉纺织业的一时繁荣是其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近代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是近代苏北沿海得到有效合理的开发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