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 玮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朝着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和出口加工型经济模式方向转型,对技能人才需求提高。现代学徒制模式契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实现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与企业岗位要求的对接。学生持有学历认证证书和企业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成为掌握精湛技艺,并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人口红利的消退,企业陷入了人力成本急剧上升的困境。如何招收到熟悉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熟练的技术人员,是企业成本规划考虑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合作,为企业发展储备技术力量。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养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它突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工学结合,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学徒制具备“学校和企业育人”双主体,学徒兼有两种身份,即学生和徒弟。与传统学徒制相比,在培养目标,学习地点、内容、时间、方式等方面不尽相同。
现代学徒制具有自己的特点,培养实际应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强调工学结合,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学习生产一线相关的应用知识。学生和企业师傅根据自己的时间,通过现代网络技术约定多种方式的交流学习。考核方式不再单一,实施考核的主体包括企业师傅,学校老师,教育部门等。考核形式不仅有卷面考核,还有过程考核等。
现代学徒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提高人才素质质量,是一种职业教育。满足了国家,企业,家庭等多个主体的需要。增加个体雇佣机会,提高收入水平,提升工作满意度;对于雇主或企业,短期收益看,提升了劳动力,节约了成本,长期收益看,则可以提升形象,不需要重新培训新的职工;对于社会而言,节省了社会福利部分的开支,生产力得到提升,从增加的个人收入中获得税收。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昆山开发区人社局及区内龙腾光电等7家大型企业共建,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为宗旨的“昆山学院”,成立了以昆山开发区人社局局长为理事长的昆山学院理事会。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骨干院校,地处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学院目前共开设有53个专业,构建了电子整机类、先进制造装备及技术类、电子元器件类、软件类、数码艺术类、通信工程类、信息服务类、新能源技术类,八大专业群。合作地区昆山市是昆山市是江苏省直管县级市,是江苏省3个试点省直管县(市)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市之首,经济实力雄厚,企业众多。
2014年10月第一期现代学徒制项目按照“双主体育人、招生准招工”招收的27名同学(机电学院7人)正式组班,通过1.5+1.5的人才培养方案,他们已于 2016年2月全部进入企业开展学徒培养,由昆山学院理事会聘请的企业师傅,进行技术传授和知识学习指导,理事会为指导师傅支付薪酬补助。
目前已开办三期学徒制特色班,经过调研发现,在昆山班开班的学习中,学生总体能力比普通在校生要强,理解沟通能力以及责任心都大有提高。掌握默会知识(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体现了智力的各种机能,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创造力)速度快。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学生分到多家不同企业,从事的岗位不同,给课程体系的构建带来了难度。学徒制是一种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与院校从学校本位角度构建课程体系不尽相同。校内学习阶段分为机电班和电子班,但是开设的课程无法满足所有企业的需求,没有进行小班化改革。具有现代学徒制特点的课程体系还在摸索构建中。
其次,过程监控存在难度。学徒在企业阶段的学习监控比较困难,企业考核内容和过程尚未有一套成形的方案。另外,现代学徒制明确要求,学生在企业不允许被当作实习生使用,但是实际情况却有些越出规定。
再次,“统一的现代学徒制度框架设计,现代学徒制是什么样的教育形式”这些问题还在探索中,企业和学生对班级的开设的教学目的认知还有些欠缺,企业对于学徒制班级的学生安排,企业上层重视,而下层操作则因为与实际的企业管理有些出入,而出现管理松散的问题。学生对自身的身份存在期望过高,认识不够。因此,对工作安排执行,有些沟通不善的地方。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制于行业企业参与较浅带来的弊端。工学结合欠缺力度,形式化,职业教育体系服务于企业的能力不足。现代学徒制在学校教育和就业之间建立了缓冲带,推动个体从学校向企业的平缓过渡,减少在过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马树超建立了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U型曲线”理论假设公式,U=Z*f(H,Q,X)。即校企合作水平U,取决于不同经济体制(Z)的正负功能、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H)的作用、企业(Q)发展阶段、学校(X)主体等基本要素。从三方面说明促成校企合作的要素,即政府,企业和院校。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加强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的统筹与协调。
高职院校要准确定位,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意识。
企业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增强责任感,寻求互惠互利合作的最佳结合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1)调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以行政手段引导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营造企业积极支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氛围。
(2)建立健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的作激励和保障机制。
制定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采用财政,税收等手段,对参与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降低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工作成本。督促院校以协议等形式,保障企业获得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优秀毕业生的优先权。提高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合理配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成本。
(3)建立健全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约束机制
通过立法、完善规章制度等,明确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责。规范企业用工,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真正达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预定的效果。
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其校企合作开展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产业规模及企业数量等。另外,院校自身的发展水平也是吸引企业合作关键。目前情况来看,校方更强调企业对其投入,却没有意识到要通过经济补偿或其他方式来回报企业,这将有损企业的利益目的。
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但随着时代的进步,还需进行调整,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国家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企业也从目前的发展行情上意识到参与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因此,职业院校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学校科研实力和服务能力,实现科研实力和服务能力相互促进。
(1)保证学校校内的教学质量,将学校的教学实力、科研实力转化为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发;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接触产业前沿技术,实践应用技术;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开展服务;着力提升职校师资水平,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2)准确定位,对接企业,服务企业。建议职校结合自身的办学领域专长和企业特色、产品紧密结合,尽量充分融入企业产业链;主动发现企业需求,主动熟悉企业的办事程序等。在校企合作项目中,主动进行全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及时总结经验。
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曾说,为保持经济竞争力,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师。现代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需要高学历工程师,但更需要大量的高级技工。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工来制造,先进的科研成果,也需要技工的操作,才能变成有竞争力的产品。特别是企业内部,既要有高端人才研究尖端的科技,也要有能将科技付诸实践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为自身长期发展做准备,改善员工结构,得到一定数量的,具有部分技能的廉价劳动力,储备更新技术人员;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提升形象;提升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完成员工培训,联合解决技术难题。人才供求失衡,供大于求导致企业感受不到责任承担的迫切性。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往往不能满足一些岗位的技术要求,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并且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以及实施教学时,只着眼于校方的便利,企业往往处于较为被动地一方。企业更加看重当前利益,希望能有现成人才可用。学徒制中的学生,在企业中实践培养,熟悉了企业生产流程,毕业时却离开企业,企业不愿面临这样的问题。现代学徒制要求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的报酬,而学生对企业的贡献并不等价于所给的报酬。企业认为收支不平衡,进而影响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以上均涉及到成本的升高,因此,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企业应与院校加强沟通,从浅层合作向全面深度合作发展。企业将需求传递给学院,并且帮助学院规划专业设置,改革课程和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派遣兼职教师。同时企业也可向学生宣传企业文化,进行就业指导,并定期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教师企业实践机会。还可在学校开设冠名班,提供学院奖学金等。
综上所述,现代学徒制下校企深度合作必须从三方面入手,政府的引导,院校的主动,企业的响应。
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推进企业和院校的合作。校企双方基于企业用工和学生成长需求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工学结合的培养方案,建立体现双元制特点的课程体系。确保“工”的比重,不低于40%。实施符合现代学徒制特点的柔性化教学,采用小模块课程灵活学习。考核评价标准应从学校单一标准向综合化标准转变。评价内容应从专业知识向职业能力转变。构建具有能力等级特点的证书体系。
从而使现代学徒制能在校企深度合作中顺利开展,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