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云英
(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 青海西宁 810000)
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村庄,凝聚着思想、智慧和生活的气息,作为历史见证的实物形态存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传统村落的凋零正在与日俱增,而传统村落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村落“空壳化”,正如钱钟书先生说的围城一样,外部的人恨不得打进去在里面开发,里面的人受不了,条件太差了,想出来。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乡硝水泉村就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村落之一,其作为青海河湟文化的代表,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逝去,如何改变其“空壳化”的现状,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在保护与延续地方传统风貌等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灼见。
明洪武十年(1377年),在湟水流域实行军屯,军屯定居者称之为军户,军户三分守城,七分种田,每人授田50亩。由于屯田的开展,相应地区也出现了移民现象,同时也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青海农业的发展,硝水泉村便是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传统村落。
硝水泉村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是平安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河湟民居传统村落,也是全省典型的梯田式布局村落,其传统民居群保留和传承了明、清两代汉族传统居住庄廓建筑的特点,在结构形式、门窗套型等方面,拥有鲜明的个性,已于2013年列入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
3.2.1 村庄风貌不统一
近年来得到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影响,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改善,如村委会、卫生室、活动室的建设,但建设时未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风貌与村庄整体风貌不符,不利于历史文脉的延续。
3.2.2 保护工作严重滞后
村庄历史文化资源信息档案尚未建立,导致在保护管理中缺乏科学的安排,影响了历史建筑的挂牌保护和宣传展示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妨碍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
3.2.3 传统民居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损坏严重
由于村内仅有10%左右的村民常住于村内,绝大部分传统民居建筑闲置废弃,再加上村民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不重视、不保护,导致大部分传统民居建筑无人维护,成为危房甚至倒塌,一些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文物建筑的精美木雕构件、门窗被拆除变卖,致使传统建筑破坏严重。
3.2.4 历史环境亟待改善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村民日常生活的需要,给改善和整治环境带来了困难。
测试关注网络参数N,节点参数Rs,Rc,以及覆盖百分比p对无线传感器生命期的影响,即关注在上述参数取值不同的情况下,节点所求得的覆盖集情况以及算法的性能表现。
3.2.5 保护资金匮乏
硝水泉村位于平安县浅山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保护资金匮乏,村民无法从村庄保护工作中受益,群众主动保护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村庄保护工作的开展。
从物质与非物质两个方面进行保护,硝水泉村规划保护的物质实体包括三个层次:①村庄的整体形态、空间格局,包括与村庄密切相关的周边自然环境;②村庄内部体现历史文化风貌的主要区域,如打麦场、公共活动中心等;③各个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等单体历史遗迹,如娘娘庙、山神庙遗址等。
规划保护的非物质遗存主要为传统汉族的习俗、文化等,其中包括地方曲艺、“花儿”、农历五月十四娘娘庙会、农历正月十五社火等,其中农历五月十四娘娘庙会、农历正月十五社火在平安地区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应该努力将非物质遗存的保护附着到具体的物质空间,促进文化的延续。
硝水泉村缺乏吸引力,位置偏僻,交通、生活不方便,就业门路少,缺少文化设施是硝水泉村的现实写照。
(1)硝水泉村地处浅山地区,距离县城相对较远,且道路条件较差,遇雨雪天气,道路湿滑车辆无法通行,阻断与外界的联系;
(2)村庄耕地均为旱地,无农灌渠,耕地灌溉仅依靠降雨降雪,加之当地气候干旱,降雨量小、蒸发量大、冰冻期长、无霜期短,农作物产量低,农民收入低,导致从事种植业的人员逐渐减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
(3)由于教育机构改革,学校撤并,村内小学于6年前停止办学,学龄儿童上学难,只能去县城或乡政府驻地上学,也是导致村内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
对于硝水泉村的村民,当地政府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或政策扶持,让他们可以不离乡过上较为富足的生活。首要工作是对传统村落相关政府领导进行培训,启发文化自觉,确定正确观念;继而对村落监督人员进行培训,掌握科学标准,树立文化责任;再就是对村民文化自觉的启蒙工作,村落最终的保护应该是老百姓自己,故而启迪老百姓的文化自觉才是最关键的。
5.2.1 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村落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为村民增收致富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5.2.2 居住环境改造
加大村庄的居住、环境改造力度。硝水泉村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古民居年久失修,在保持传统村落整体布局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内部基础生活设施和外部生活、卫生条件,满足村民现代化的生活需求。
5.2.3 村民增收
拓宽村民的就业渠道,传统村落的文化延续是活态的传承,失去了村民,活态将不复存在。为此,必须把传统村落的传承保护与村民的脱贫致富紧密联系在一起,着力拓宽村民的就业渠道,既要积极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吸引村民在当地就业,也要积极转变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瞄准市场需求,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成立农业合作社,发展现代富硒农业。
硝水泉村应按照规划进行保护利用,突出传统特色,实现聚落保存,古屋重生,闲置空间的有效利用;宣传部门加大对传统村落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在社会形成共识;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其积极投身于传统村落的历史记忆、地方方言、乡规民约、祖训家规及地方曲艺、乡间小吃等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使扎根乡村的民俗文化得以活态传承。
在传统村落的建设过程中,应防止对历史文化资源和村落传统风貌的建设性破坏,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和开发方案,让村落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得到保护,从而在根本上护住乡村文脉的“根”。
[1]张 泉,王 晖,梅耀林,赵庆红,著.村庄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周云水.“空心”古村落如何留住乡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3]李河辉,莫国芳.农村空心化的成因及影响分析.安徽:安徽农业科学,2014.
[4]严云祥.地方传统村落整治规划探析——以江山市大陈村村庄整治规划为例.北京:城市规划,2008.
[5]张君奇.青海古建筑论谈.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