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旺东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75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和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是管理施工过程的主要手段。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可进一步保障施工质量,体现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但有一部分施工企业,由于建筑工程的活动性,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在管理制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
材料和设备是所有建筑工程的根基,现代建筑在材料设备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然而,随着市场中的逐利和浮躁情绪蔓延,在一些具体工程中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材料款项未全部用到采购优质材料上,对材料的管理也出现了漏洞,比如使用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以及未达到国家安全监测标准的材料。在工程中若是将不合格的材料加以使用,其后果是不可挽回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全面彻底的控制和解决。
如今的建筑施工工地,技术人员鱼龙混杂,尤其是对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缺乏资格考核和监督培训,使得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引人担忧。人员的素质是建筑产品成果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使用合格优质的建筑人员,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建筑产品。因此,在这一方面也应该加强投入与管理,防止出现施工人员意识、素质及技能缺失的现象。
建筑企业施工是一项多技术、多工艺综合性极强的管理工作,多工种、多专业同时进行,各种技术汇合一起,共同保证业主对建筑品质的追求。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管理表现出了粗放式的特征,从材料的选购、人员的配备、工艺的选择等等几方面,都缺乏精细化的管理。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人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施工企业缺乏高级管理人才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直接影响施工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问题[1]。
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他们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决策能力、控制能力、道德品质及作业能力等等,这些素质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优劣,领导人员的一个正确或者错误的决策从某种程度上能决定一个工程的成功与失败。现场施工的人员整体素质也要加强,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对这个复杂性工作的法律、技术、经济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目前,我国的制度还算比较完善,但在实际中缺乏执行力,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制度,并且是在相关法律性的权威基础上,避免一些工程只是停留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在监理人员进行工程监督工作时,很多工程已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等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很多监理人员不是项目工程施工相关专业出身,在工程监督工作中才学习相关知识,这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必然是很大的。因此,建立合理的制度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协调能力及应变能力等是工程安全建设的基本保障,但是由于很多原因,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方面,忽视了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
重点检查合格证、试验检验单,施工前,要对材料及配件再次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建筑原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建筑现场验收一定要履行签字手续,做到责任到人。另外,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的采购及供应方面一定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保证其质量。另一方面,建筑材料在供应之后如果暂时不使用,要妥善安放,并派专人管理,切勿因为疏于管理而影响材料质量和数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取决于技术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及素养。因此,要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使其施工技术进行完善,首先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另外,还要研讨一些先进的技术,例如,知识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还要专门成立一个研究小组,对建筑工程技术进行探讨,使其技术更加完善,更加有利于施工。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方面要加强,首先要认真研究施工图纸,这是一项认真严肃的技术工作,是施工管理阶段的重要任务。所以,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避免疏忽带来的麻烦。另外,认真分析图纸也会使接下来的施工阶段更加顺畅。
建筑工程的质量离不开施工技术,而且先进技术更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下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这样才有助于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我们应该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人员,通过与国外建筑企业合作完成项目或者直接派到国外进修学习,使其掌握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并且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工程中。这样,就会使我国的建筑业不会与世界脱轨。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并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信誉,要想使企业有更强的竞争力,就必须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稳步前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致了解了建筑工程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还应该不断的加深探讨,对其现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并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以避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我们一定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且加强培训他们的专业知识,保证工程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