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8-02-16 16:51伍江华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教学模式

伍江华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7)

1 引言

进入“十三五”,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建筑产业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力量,为了满足社会现代化功能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建筑产业在建筑设计、施工、安装等各方面都迎来了更高的挑战。建筑人才是建筑产业发展的持续力保障,结合未来趋势,岗位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建筑专业教学模式下,“模型制作”和“建筑设计”两大领域存在明显的隔阂,已经不适应当前建筑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应该做出进一步的改革。

2 传统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客观上,我国建筑专业教育深受“鲍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教学体系的影响,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鲍扎”所提供的舶来建筑教育制度从个别采用到整体推广,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建筑专业人才的知识建构和能力形成。相应地,其影响在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其思想主要是选取对象的经典形态,对制作成果要求十分精细,执着追求功能细节的完善——这一教学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漫长时间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领域人才,其优势作用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时代的发展下逐渐暴露出这一教学体系以及理念的缺陷。一方面,该教学模式下难以提供创新的契机,如模型制作的题目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往往强调建筑大师的经典作品价值,教学对象的创新思维受到限制,“经典”自然有它独特的优点,但却与现代相隔甚久,在审美、功能等方面落后于建筑发展潮流。另一方面,“鲍扎”教学体系下形成借鉴思维十分单一,如针对大师经典设计作品,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设计风格,业内人士一眼就可以观察出来,借鉴性并不强。一味地强调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所提交的作品往往脱离实际、不伦不类,甚至强行地在模型制作中加入一些“经典元素”,模型制作课程的意义不断丧失。

此外,我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存在“重成果、轻过程”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专业设计课程与模型制作课程的“割裂状态”。教学过程中,设计通常是进行“平面设计”,模型制作则强行转化为“立体思维”,这种现象也导致了建筑创作丧失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支撑。

3 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从学校教育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分析,“建筑专业”与“建筑产业”存在密切的关系,建筑产业的发展动向直接决定了建筑人才的培养方向。笔者认为,从学生角度进行的建筑专业知识技术学习,应该建立在对建筑的“感知”层面,真正去理解“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设计?”,否则学生只依赖于大量理论的堆砌,在实践中的行为如同幼儿玩耍积木一般,这是毫无意义的。让学生深刻理解“建筑”的内涵,最有效地方式的加强分析能力,从而掌握建筑认知规律:建筑的起源→建筑功能需求→建筑影响要素→建筑设计与构建方法;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才能营造一个有效地教学环境。

论文研究中提出“重在分析”的教学模式改革方向,进而又引出“如何分析?”这样一个疑问。客观上,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工作都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问题剖析和转化能力,将“建筑问题”变为“环境问题”、“功能空间问题”、“形态营造问题”、“材料问题”、“技术问题”,等等;这是第一步,通过处理之后规避了“建筑”的直接性,有利于学生养成分解问题并分析问题的习惯。

接下来的工作中,应该让学生明白建筑模型制作课程虽然是属于“理论部分”范畴,但它最终的目的,则是用于服务建筑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让学生掌握基于环境、功能、形态、材料、技术等方面的设计方法,每一个步骤的实现,都应该对比专业课程设计的相关原则,帮助学生完成“平面设计”向“立体设计”的转化。学生通过分析两方面知识要素的差异,从而加强分析推敲的思维观想,养成手脑结合的习惯。

4 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针对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应该从理念上进行转变,跳出“鲍扎”体系的影响局限,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近年来国内外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以此来扩展学生的建筑阅读广度。其次,要多结合我国当前建筑产业发展的方向,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智慧建筑”等,加强建筑阅读的纵深。在资源获取上,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渠道优势,收集整理一些建筑实体照片、视频和文字资料,让学生一边分析、一边对比、一边揣摩,促进建筑专业设计知识的建构,并在自己的模型作品中表现出来;具体的措施包括三个方面。

4.1 侧重建筑适应环境和谐的训练

尽管建筑模型制作主要体现出“外观”,无法窥视其“内部”的构造,但整体上建筑仍然有“环境匹配”的要求。由于传统建筑设计专业的独立性影响,学生在制作模型的工程中,往往过度以来平面功能设计,然后逐步转化为空间划分,进而推敲每一部分的立体形态——这一思考过程存在很多负面影响要素,也是典型的“由内而外”的设计方法,它所形成的最终表现是过度关注建筑独立性,而更为重要的空间有序性则被忽略了。

由此导致两方面问题:其一,建筑整体形态与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融洽,缺乏有效地衔接点,建筑形态的“内在”与周边环境的“外在”切换过于生硬,难以形成良好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其二,有平面到立体的模型实践中,学生会过度重视建筑线条的叙述,显得直白、突兀、沉闷,建筑应该具有的趣味性和神秘性被消解掉。

以一个案例说明,笔者在布置“某民俗博物馆”的模型制作题目中,所得到的模型作品往往过于重视宏观体验的“高、大、上”,部分模型作品虽然在细节装饰上突出了“民俗”特征,但周边环境搭配,又往往是城市高楼大厦、建筑等——换而言之,在充分赋予学生模型制作想象力空间的情况下,他们自身仍然未能重视建筑适应环境和谐的重要性。

通过指导,改良后的建筑模型作品加强了环境适配体验,如评价较好的一个模型作品虽然是建立在城市环境基础上,但在周边环境设计上加入了树林、小道、长走廊等,在有限的面积空间内设计出一个“过程建筑空间”,小道与长走廊上加入了民俗展示,逐步将“参观者”引入博物馆内,这样的设计更具有戏剧性特点。

4.2 加强形态营造与功能空间分析

广义上的“建筑学”不同于建筑生产,它涉及到艺术、人文、美学等诸多领域,而空间与形态则是建筑学中用于表达的基础,也可以称之为“建筑语言”。任何一个建筑设计师的作品,无论创意如何新奇,最终都要回归到建筑空间和形态的表达层面,如果无法实现这一要求,那么建筑设计本身就是“空想”。

同时,现代社会对于建筑功能的追求,一定程度上凌驾于建筑审美之上,这导致建筑“美观”的标准更趋于多元化。因此,在建筑模型制作课程中,要求学生加强形态营造和功能空间的分析,可以寻求一个适中“美观”标准,既要避免单一美观的不足,又要避免多种审美要素的堆砌。例如,在博物馆设计中要根据民俗的地域性、历史性综合考虑,分析它在历史中的地位,从而获取最合理的表现方式——如果将秦砖汉瓦的形态,用在殷墟文化博物馆的设计上,明显是不合理的;功能空间的设计,在模型制作中表现的十分突出,需要合理地配置功能对空间的需求,如庭院和回廊的比例,门窗之间的比例,等等。

4.3 强调物质材料与建构认知结合

现实中的建筑不是空中楼阁,无论是模型制作还是建筑实体,都需要物质材料作为载体,相应地,物质材料也最直接地将建筑设计概念、内涵表达出来。如果一个建筑设计作品中忽视了“材料语言”,建筑就是不可理解的,甚至是不可成立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高层建筑,是砖木结构不可能实现的。

学生在建筑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中,由于存在疏远物质材料认知的情况,往往会出现一些大胆、新奇的设计创意,并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模型制作中体现出来。很多违背物质材料原理的行为,正是对模型材料和建筑材料的“割裂”造成的,教师评价模型作品时,应该侧重建筑模型的可实现性,以此来规范设计行为。

客观上,造成学生这一错误认识的因素,主要是传统建筑建构方式的理解。梁板柱等概念的深刻影响下,学生的视野十分有限,结合物质材料和建构认知的相关内容,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针对传统建筑风格,提问学生是否一定要采用传统建筑材料(瓦当、斗拱等),如果打破这一局限,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物质材料,让学生重新进行创意的实践。

5 总结与建议

5.1 总结

综上所述,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阐明了“教与学”之间的固有矛盾,以及现阶段影响学生分析能力培养的原因,明确地指出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模式改革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辅助和监督的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向创造行为转化。

事实上,在整个“模型制作”本身的工作,前期分析准备和制作过程中的困难排解,要远比最终的“模型成果”更有价值,学生重视前两部分内容,才能够加强对环境制约的理解,才能保障整个模型制作课程更具有启发性,并形成“功能空间匹配形态营造、建筑材料适应建构需求”的深刻认识。也可以认为,针对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养成全面、深刻分析的习惯,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5.2 建议

结合传统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下的成果评价,其判断依据往往在于是否“形象”、“完整”、“精致”、“逼真”等,客观上说,追求建筑模型制作的细节完善是无可厚非的,但过分偏执就会导致学生走入模型制作的误区——模型只是建筑专业知识、技能的实践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建构,但一些学生为了获得更高的成绩,不惜高消费购买模型材料、配景等,反而忽视了建筑设计本身的重要性,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表现,因此,笔者建议应该对当前的评价机制做出改革。

通过引入作业评价机制,将评价方法从单一的教师评分,扩展为全过程性评价,在不同阶段设计三种评价类型:学生评价、任课老师评价、教师组评价,由此不断完善和丰富评价内容,打造“多重评价机制”,单一的“评价分数”也扩展为分析评价分值、制作分值、创意分值、答辩分值等。通过这种评价改革,原本只重视模型制作结果的弊端就大大消除,学生不仅要承担制作模型的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相关分析、记录,并形演示文件和总结报告,这样可以更深入地贯彻建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1]樊旭宏,甄博.理实一体课程改革在《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10-12.

[2]杨卫波.民办院校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以郑州成功财经学院为例[J].美术大观,2014,(11):150.

[3]何雪钰.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23):133.

[4]张磊.《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Z1):121.

[5]高长征.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8(02):184-187.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建筑教学模式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