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地区,自古为四塞险固之地,与外界相对隔绝,历史上常被中原主流文化嗤之以“西南蛮夷之地”。特殊的地理文化背景,造就了个性特征鲜明的巴蜀古文化。然而文化的壁垒并非如其地理特征一样坚不可破,历史上各种势力围绕着巴蜀地区发生过多次战争,其结果使得巴蜀地区的人口曾几度锐减,尤其是到明末清初,巴蜀土著仅剩“十之一二”,于此相伴的就是全国数次向巴蜀地区的移民运动,移民的到来极大的改变了巴蜀地区的人口构成,从而给巴蜀地区的文化、建筑形式带来了比较明显的改变。关注在这种文化互动和交融中建筑的形态变化,正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笔者将以马头墙为线索,对巴蜀现有场镇中马头墙背后的文化意义进行相关探讨。
见诸于文字记载及现存实例表明,马头墙作为典型的传统建筑构件,具有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形式特征,且其在防火、防风、遮阳以及防盗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在笔者对巴蜀地区进一步的实地考证后,却发现巴蜀地区马头墙出现之初的意义可能并非局限于上述的功能作用。就笔者对巴蜀地区32个场镇1的调研结果来看,现存巴蜀地区的马头墙大范围的出现在会馆建筑上,而这一现象的产生除了对马头墙原有功能作用的考虑外,似乎也折射出马头墙在巴蜀特有背景下相关文化意义上的一些思考。
备注1:调研场镇包括:①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地区;②以犍为、自贡、宜宾为中心的川南区;③以长江干流为主的川东地区,主要有福宝、尧坝;④以阆中、达州为中心的川北地区。
通过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巴蜀地区马头墙出现的移民会馆所来自的土著范围较为广泛,包含如广东、福建、江西、陕西、山西、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区域。那么马头墙的建筑形式是否也作为一种移民原住地的文化象征被原样移植到巴蜀地区了呢?
笔者发现,在同一个场镇中,不同的移民会馆所选用的马头墙在材质、形式、色彩以及建造手法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如仙市镇的福建会馆与广东会馆,两个会馆同处一条街上,距离相隔不足200米,马头墙墙脊、墙身、墙檐所选颜色,材质均完全相同,较明显的区别就是稍晚而建的广东会馆,在两段弧形山墙之间增加一道落差式山墙。若将这两个会馆分别与其代表的原住地马头墙比较后发现,土著广东地区马头墙形式灵活,而福建地区的马头墙偏重“防御”的实用性,这一实例也从侧面反映了巴蜀地区的马头山墙并不是简单原样移植了原住地的马头墙形式。
附以更多实例说明,如广东地区常见的镊耳山墙,其形式酷似大锅的耳朵,意为“丰衣足食,稳定祥和”的意思,寄托了古时人们对安居乐业的朴素思想;又如福建民居中常见的马头墙形式,则较显稳重,体现了追求防御特性的地方特色。但无论是广东地区常见的马头墙形式,还是福建地区的马头墙,都与仙市镇的广东会馆与福建会馆在形式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再如湖北襄阳民居中的马头墙,为叠落式,处于建筑山墙位置,较少装饰,仅在两端墙脊处做一翘角;湖南凤凰民居中的马头墙与之比较类似,青砖灰瓦,形式中庸,防火墙的作用十分明显。而巴蜀地区众多马头墙一般不与其它民居相连,且防火作用不明显,并在做工及色彩选择上都与湖广地区的马头墙有明显的差异。
若将巴蜀地区民居中的马头墙与当地会馆建筑中的马头墙进行深入的对比后会发现,当地普通民居多为悬山式的屋顶,山墙面很少伸出屋顶,即使是采用了马头墙的一些大户人家的宅邸,其山墙也是比较简单的形式,多为人字形。而会馆建筑中使用的马头墙讲究装饰及做工,出现了波浪状、折叠式等多元化样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巴蜀地区的移民群体在新环境中,因其具有移民身份的共性,受到相互之间的影响,易于达成某种共识,进而在建筑形式上相互借鉴,并有意识的突出与当地民居建筑的差异性。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同区域移民内部并不十分明显、但移民与土著之间差异明显的特征呢?
在清朝巴蜀地区的移民潮中,可以简要将人口构成的分为两个部分:①当地原住居民;②外来移民。其中移民内部根据其原住地籍贯可分为:广东移民、湖广移民、福建移民、陕西移民等。故可以把巴蜀地区当时的社会矛盾简要归为两类:①外来移民与巴蜀土著居民之间的矛盾;②外来移民内部之间的矛盾。结合当时社会条件来分析,对原住居民来讲,不管移民来自哪里,都是外来者,移民是要来与自己(当地土著)分享本该自己独享的各种资源;而对各地迁入的移民来讲,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但彼此都是背井离乡,拥有共同的身份标签。因此他们很容易彼此产生同情,且在遇到共同的竞争对手即原住居民时容易达成共识,彼此团结起来。故一种合理的推断是,在移民进入巴蜀地区的初始,原住居民与外来移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从而使得在移民内部之间的界定并不那么明显,表现在会馆建筑上则是着重体现会馆建筑与当地原住地居民建筑之间的差异,尽可能的展示自身实力。
当然,不可忽略的是,随着时间的演进,外来移民与本地土著之间杂糅相处,文化理念逐渐互融,不排除社会主要矛盾由土著与移民之间转移到移民与移民之间进而带来的建筑形式上的差异变化。但通过笔者对巴蜀地区会馆建筑的调研后发现,由于移民长期共同生活,已经逐渐适应了巴蜀地区的人文、气候,故移民会馆所代表的自身原住地的建筑形式特征也逐渐削弱。换言之,巴蜀地区的马头墙形式,在移民与土著居民长期共处的环境下,已经过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形成独具一格的巴蜀风格的马头墙形式。
前面笔者主要从巴蜀地区的地理环境、移民文化两方面对马头墙形态影响做出了分析。除上述因素外,社会背景,政治因素,以及经济情况甚至个人喜欢等也是对当地马头墙形态影响的重要补充。如李庄天上宫为福建籍商人出资新建的移民会馆,会馆马头墙高大雄壮,墙身雕饰精美,而距离其200米左右的文昌宫则比较低矮小巧,其形体上的巨大差异折射出其背后修建者财力的对比。再如瓷器口、仙市镇、西秦会馆上所发现的马头墙,其精美的做工以及独特的结构形态远超于其它场镇,究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当时场镇经济繁荣和资源丰富的支撑。
[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四川省建设委员会等.四川古建筑[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赵逵.“湖广填四川”移民通道上的会馆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4]葛建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5]戴志中,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