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圣杰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重庆 400044
上下五千年,点春秋之笔,风序良俗,合川永固。钓鱼城一战,教上帝折鞭,单于奔命,奋英雄怒。历史上合川钓鱼城之战打破蒙古铁骑无敌的神话,有“守一城而撼天下”之功,在“半壁东南竟陆沉,鱼山一垒枕江浔,孤城远抱中原势,百战还坚壮士心”清《钓鱼城怀古》诗句下的钓鱼城坚如磐石,百战弥坚。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以“孤城百仞接云烟,撑住巴渝半壁天”的气势展现博物馆建筑形态。合川是长江上游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合川的历史文化,先后经历了原始文化、土著文化、巴文化、唐宋文化以及元明清文化这样一个漫长的传承、发展过程。“历史源远流长,传承脉络清晰”、“巴文化和唐宋文化特点鲜明,地位突出”、“山、水、城合一,历史地理条件优越”、“民风质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是合川历史文化有别于周边城市的四大特色。
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方能完成具有美学的艺术作品。合川区博物馆设计特别注重这二者的结合。
在形式方面:合川区作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的组成部分,对延续重庆历时文脉,展现历史事实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博物馆作为集中展现城市发展、演变的舞台也极具现实的意义。博物馆设计思路上结合合川区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人文景观,在建筑形态、建筑空间方面以充分体现其特点。作为合川区文物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宣传、教育的中心,为了使其充分发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的作用,成为知识课堂、艺术殿堂、休闲乐园,必须有与博物馆功能、地位相称,适合广大观众的、雅俗共赏的基本陈列。
在内容方面,博物馆设计以历史故事线设计的形式,分析得出展示空间的划分,从展示结构上提出,如何发现、发现什么、史实内容、有何价值。通过系列化、精品化文物从时空上勾勒出钓鱼城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序列完整,地域特色鲜明的地方的历史,展示该区域因多种文化交流互鉴而形成的厚重、多元化的文明。以特色文物为主线,以历史背景及相关知识为辅线,以洗练流畅的陈列语言找准定位,在历史时空中展开叙事。
合川区博物馆位于合川区钓鱼城西北方山下,钓鱼城大道旁,交通便捷。总用地面积约100亩,博物馆建筑面积约10000m2包括陈列区、藏品库、技术管理用房。
整个布局以博物馆为中心,馆前广场直接连至钓鱼城大道,广场内设置休闲绿化空间和音乐喷泉;用地东侧为具有历史内涵的园林式绿化景观,在原钓鱼城步道中段设置观景平台,可游客休息及观赏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全貌。博物馆建筑共三层;首层(平广场层)大厅、休息厅、陈列馆设《钓鱼城遗迹陈列》《合川历时文化陈列》、《临时陈列厅》等。二层设《古钱币陈列》、《合川民俗文化陈列》、《合川名人陈列馆》、《合川儿童画陈列》、多功能厅、报告厅、休息区。负一层:藏品库、管理间。鉴赏室、技术及办公用房。陈列内容结合展厅空间结构,设计为七个展厅。以钓鱼城遗址陈列为核心,结合历史文化陈列、风俗文化陈列等六大陈列内容,结合序厅、尾厅,多功能厅等辅助项目,打造一座以源起、战争、历史、风俗、金玉、贤圣、未来七大展厅陈列为主题的博物馆,力求在完整介绍合川历史文化情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内容与最新研究成果。
根据现有地形,合理规划,减少工程工程量;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及博物馆的视觉效果,场地标高设置以高出钓鱼城大道1100为准;雨水及污水排放连接市政管网;建筑室内外均设置无障碍通道。首层大厅建筑空间高度18米,跨度﹥26米,陈列厅层高6米(首层、二层),藏品库层高6米。
主要交通:博物馆周边设≥4米消防环道及可供消防车回车场地,场地内设有室外停车场;进出入场馆人车分流互不干扰,保证人行安全,主要出入口设便于残疾人通行的坡道。
室内空间设计:博物馆的交通空间起着组织参观人流、引导观众参观的作用,水平交通以中间连廊为主,周边走廊可俯视大厅展品,丰富观览视角的多样性;垂直交通位于首层大厅,设置了主踏步及自动扶梯;两者相互交错,有序的组织人流,将观众引导向各个陈列室。
公共服务大厅陈列定位采用历史文化大浮雕和马门溪龙雕塑展示表现出合川历史悠久,文化繁盛,尤其以钓鱼城为主体的古建筑群不仅以卓然的姿态展示世人,更以一种骄傲的精神引领着合川人民积极奋进,努力生活。
采用现代展陈形式--物联网。物联网的“物”包括藏品、展品、展陈设备、展厅、库房等博物馆资源,也包括管理者、研究者和观众等博物馆活动参与者。将博物馆大量数字资源整合为知识,通过物联网、数据分析、虚拟展示等多种技术,展现在公众眼前。VR技术与博物馆的结合,可以为博物馆提供高性价比的沉浸式互动体验,让文物动起来、让历史活起来,同时极大地拓展了博物馆的承载量,让博物馆不受实体场馆的限制,走进其他公共场所,甚至走向亿万家庭。
总体风格雄浑大气,烘托出宏伟壮阔的历史氛围,局部则精细别致,巧妙地表现出地域特色与时代风格。展示方式灵活多样,合理运用现代展示技术手段,以人为本、增强互动、趣味盎然。力求突破传统思路,理念创新,追求特色。展示内容和展示方式突出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增加展示技术的科技含量和观众参与体验互动项目。同时,有别于其他同类博物馆的风格,体现原创性、精品性、艺术性。
整个用地园林化,建筑空间与绿化有机结合,利用草皮、灌木、乔木等组合成各种形态及不同性质的绿化群落空间;馆前广场设休闲绿化铺地及喷泉、文化柱、雕塑等建筑小品。
绿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地内绿化可以创造舒适的生活休闲空间,接近大自然,对顾客的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场地内集中西侧为博物馆建筑广场及停车区,东侧为园林式绿化,含步道观景台,使各个层次绿化相互交融,互为渗透,形成立体绿化效果。以丰富场地的空间绿化效果,创造一个环境幽静、美观的园区,从整体到局部构成了绿化景观丰富的空间序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根据建筑特点采用LED地埋灯、LED射灯及LED轮廓灯相结合的亮化设计方案。建筑周边绿化采用LED地埋灯,屋顶采用LED轮廓灯,灯光富有层次感,体现建筑设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