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琴琴 张 馨 罗光俊 龙 运 欧春霞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清镇 551400)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工程建设的发展规模非常迅速,大量大型的工程逐渐完成并投入使用。建筑工程与建筑工程管理都在实践中获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国家经济全局现状发展来说,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状况的基础,建筑工程管理显得至关重要。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可以利用先进的BIM技术进行施工过程控制,并进行合理的人员调度安排,做到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从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成效。
BIM,也就是建筑信息模型,主要建立在工程项目相关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字信息方针来对建筑物的信息进行模拟。这是数字化技术的一种,为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了一场变革。BIM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令建筑实体与模型相关联,方便工程信息的查找及核对。要结合建筑工程企业实际,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的前提下,运用BIM技术进行辅助管理,并制定详细的建筑工程管理计划,这样一来,工程施工操作才能按照规则与计划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监督管理的成效,提升了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
在传统建筑施工管理中,没有按照甚至是违反有关设计和质量验收的规范进行施工,没有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搭设临时设施或维护设施时,没有按照规定要求搭建等现象都可能存在。一些设计人员过于重视计算而忽视了结构构造,觉得在构造上的处理并不要紧,就不进行细致精准的设计。比如说预埋件设置有问题,大梁下没有梁垫的设置,节点设计的不合适,钢筋锚固的长度不够等。由于BIM具备可视化的特征,能够在工程项目施工设计阶段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运用BIM技术,运用模型进行碰撞指导,墙体预留洞定位以及其他复杂环节的指导等,按规范要求,制定专门的,有针对性的施工计划来应对特殊的构造,特殊工序进行安排,提升了施工技术指导成效。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运用BIM模型能够精确的计算出这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量与具体的造价,依靠施工进度进行机械量与价格的汇总。其中,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作为企业工程造价控制的起点,也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建筑企业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利用BIM模型与项目实际进行对比,明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变故,调整采购方案,发挥其价值和作用,通过BIM模型来进行相关事项的安排,对于项目工程采购人员来说,能够通过BIM数据库来查看材料的具体使用状况,包括损耗状况,也能查看库存进而合理有效的安排材料的采购计划。做到合理控制造价,科学分配资金,提高人员与材料等资源的配比成效,进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项目施工的时候,管理者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运用BIM移动终端及时与模型关联,实现现场作业问题的可视化操作。而且管理者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控制,通过BIM浏览器查看信息,及时处理问题,给出问题解决的方案,体现出质量管理的实效性。而且通过BIM技术,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使用进行监督,必须按照图纸设计要求使用材料,避免缺斤短两的豆腐渣工程。此外,可以通过BIM技术建立相应的数据资源库,落实好材料质量等问题的负责人,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措施,要责任到每个人,确保材料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入到施工作业现场,验收环节要符合国家要求,做好验收记录,这样能够防止出现问题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
站在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开展虚拟化的施工指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项目的施工难度,减少因为指导失误可能出现的返工现象。通过BIM模型进行信息计划的调整,能够及时的调整采购,资源调配的方案,实现了科学化的进度控制,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让工程造价得以控制。通过BIM技术指导,工程建设要符合合同规定,符合设计规范,符合验收标准,这是基本的质量要求。对所有未完成的工序,实施必要的数据信息记录,监督和促进工程质量。对所有已完成的工序,进行抽样检查,进行质量顶级评定,并提出检查评定结果,签署评定意见,BIM的应用效益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