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玲,杨肖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教育部于2017年10月修订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规定了辅导员岗位设置比,高等学校应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这说明了高校对于辅导员这一岗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养要逐步走向专业和长效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国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化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提高更应得到高度重视。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是指辅导员在学习与生活中,运用某些专业知识对学生需要的帮助给予辅导,旨在建设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因此学校心理辅导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心理辅导、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而且还要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变化,从而激发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潜能,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长期致力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尝试建立多项能力开发与培养体系,以充分挖掘工作潜能。该校设置的辅导员工作岗位共不少于100个,且在不断扩充中。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工作目标,针对本校培养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实施,其基本特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人为本”是心理辅导的精神内核。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践行“以人为本”精神内核的过程中,为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在每年5月25日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系列主题活动,鼓励辅导员们前往学习,并将心理转盘、心理测试的结果发放至辅导员们,同时与学生共同观看心理影片、心理讲座,一方面引起辅导员对培养心理辅导能力的重视,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促进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辅导员所开展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以主既要主动,又要双向互动过程。主动性表现为辅导员需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发展状况,实时掌握了解大学生的情绪变化情况,对可能发生的潜在心理危机或思想矛盾给予预防和辅导,防患于未然。相比心理咨询工作中咨询师被动等待来访者上门求助的方式,心理辅导更强调实时辅导、主动引领的特征。此外,心理辅导本质上就是要使大学生感受正能量,并使其能够自发地接受这种影响。
相比心理咨询流程的严格、规范性而言,学校心理辅导在时间和空间上更为灵活多变,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一切与大学生有关的机会开展心理辅导,方式灵活,方法多样,不断借鉴新媒体手段,直接与间接方式结合解决问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各个学院会组织各个班级召开“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从而去逐步完善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并且开发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开拓眼界的心理辅导。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与大学生之间若能形成一种双向性的朋辈心理辅导,会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这也是为什么辅导员队伍趋向年轻化的原因之所在。在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在遇到困扰时第一时间会选择自己的朋友等对象来进行倾诉和寻求意见及帮助,这为辅导员在学生中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很多高校均有不同途径构建朋辈心理辅导模式。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落实到了每个宿舍的寝室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受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各个学院建立专门的朋辈心理辅导室,加深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在未来,面对学生困扰时能够理智地去接受,帮助学生分析困境,积极主动去应对。
这一平台是通过现代化互联网手段,通过微信、微博、QQ等新兴媒体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一种方式,为高校辅导员尤其是新进入的辅导员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组织辅导员利用工作或业务时间登录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就现实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向相关专家进行提问并获得解答。
创建心理健康知识共享信息库也是搭建新媒体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传授平台,提升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重要途径。信息库的信息提供者不仅包括高校辅导员也包括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将两者结合起来,对问题进行讨论,是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的一大突破。
高校实施辅导员分模块培训是新型的辅导员培训模式,这为辅导员专业化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在分工状态下,可以使有接受过或者对心理辅导建设有能力的辅导员,在做好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更好的为学院的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辅导员在进校后,会在接受培训中挖掘自己兴趣及擅长部分。除此之外,学校每年会开设暑期辅导员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前往北京大学学习,开拓视野,对心理健康相关领域基础理论的深入了解,为开展教育工作奠定基础。高校辅导员是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核心主体,但是,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人源匮乏,使辅导员队伍的自身建设也面临着专业不一、素质参差不齐、教学任务过多以及高校建设中任务压力较大、对心理辅导研究深度较浅且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等现实困境。推进专业化分工管理模式的转变,是突破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参差不齐,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的专业化水平的可行路径,并且可以为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提升提供合理且稳定的专业化路径。
高校辅导员在选择进入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时,就应该要确定并熟知其未来工作方向和重点,高校辅导员入职后的专业能力发展、以及其担任的教学工作、科研项目应统筹纳入管理和推动,并进行相对应的分类管理。在分类管理中,高校辅导员之间要进行深入的专业学习及交流,注重实践,积极围绕相关专业在工作范围内开展工作指导以及实践。以团队分工协作、统一管理模式为依托,逐步提升辅导员队伍对心理辅导工作的能力提升,继续加强对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的专业基础的培训,逐渐培养出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具备该项领域内的名师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