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山西省肿瘤医院中医科,山西太原 030013
李佩文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本人跟随李教授学习期间,对李教授中医内外结合治疗癌性疼痛的经验有了初步认识,总结如下: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受,伴有实质性或潜在的组织损伤。从国内外的研究资料来看,超过半数的恶性肿瘤患者罹患疼痛,而将近3/4的晚期癌症病人伴有疼痛症状,其中40%~50%的患者表现为中度至重度疼痛,另外25%~30%的晚期癌症患者伴有剧烈的疼痛[1]。目前,“三阶梯止痛方案”成为治疗癌症疼痛的基本方法。但由于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使部分患者难以长期坚持服药[2]。中医中药治疗癌性疼痛具有以下特点:①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可靠,可长期使用;②药物作用维持时间较长,长期效果好;③中医中药治疗癌性疼痛着眼于治疗原发病,标本兼治,体现辨证施治原则,疗效稳定,除直接止痛外,还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中医将癌痛分为“实痛”和“虚痛”。实痛是由于机体受到毒邪侵袭,导致血瘀痰结,毒邪蕴热,积聚于脏腑、经络、气血,不通则痛;虚痛是由于久病亏虚,脏腑受损,经络失养,气血不足,不荣则痛[3]。李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癌性疼痛的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癌性疼痛的主要病机。按照中医“内病外治”理论,李佩文教授提出了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以扶正补虚、清热解毒、化痰除湿、安神镇痛为辅的治疗方法[4]。
李教授认为,毒、瘀、痰、湿等外邪侵袭机体导致气血瘀滞,脉络阻塞,不通则痛,属于实证,多见于肿瘤早期、中期;肿瘤晚期患者气血阴阳亏虚,脉络及脏腑失养,不荣则痛,多为虚证或虚实错杂。李教授将癌性疼痛分为风寒闭阻、热毒内蕴、痰湿结聚、气机郁结、血行瘀滞、阴血失养、阳气亏虚等证型,治疗上李教授则从活血通络、软坚散结、解毒抗癌等方面给予处理。
①活血通络止痛法:选用桃仁9~15 g,红花9 g,丹参 15~30 g,川芎 9 g,白芍 15~30 g,田三七 3 g,威灵仙 9~15 g,细辛 2 g,桂枝 6~9 g 组方治疗。
②软坚散结止痛法:选用夏枯草9~15 g,海藻9 g,昆布 9 g,莪术 9~15 g,猫爪草 15~30 g,狼毒 3 g 组方治疗。
③解毒抗癌止痛法:选用半枝莲30 g,白花蛇舌草 30 g,土茯苓 15~30 g,山慈菇 9~15 g,马钱子 1~1.5 g,徐长卿 30 g,白屈菜 30 g,罂粟壳 6~9 g,制乌头9 g,蚤休15 g组方治疗。
陈长怀等[5]采用中药桂参止痛合剂治疗癌性疼痛,发现该药对中晚期癌性疼痛患者止痛效果优于强痛定片,且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癌性疼痛作用,尤其对疼痛、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畏寒自汗、失眠焦虑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癌性疼痛按中医病机分析不外为“瘀痛”和“虚痛”,并和寒、热、湿、滞等因素相关。现代肿瘤临床治疗中,更注重疼痛部位和病理形态的结合,且放疗、手术、介入等诸多手段也会给局部带来损伤疼痛,故在疼痛治疗过程中,辨别疼痛部位针对止痛也具有实际意义[6]。
李教授还根据患者不同的疼痛部位,选用古方辨证治疗。
①巅顶痛,选用藁本为引经药,方用将军定痛丸,成分为黄芩、炒僵蚕、陈皮、天麻、桔梗、青礞石、白芷、薄荷、半夏、神曲、大黄、牙皂、姜汁。
②颈项痛,选用柴胡、葛根为引经药,方用活络效灵丹,成分为当归、丹参、乳香、没药等。
③胸胁痛,选用瓜蒌为引经药,方用复元活血汤(瘀血内停证),成分为柴胡、花粉、当归、红花、桃仁、山甲、大黄、甘草等;或用导痰汤(痰饮留滞证),成分为制半夏、陈皮、茯苓、天南星、枳实、甘草等。
④ 腹痛,选用乌药为引经药,方用膈下逐瘀汤,成分为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等。
⑤腰椎痛,选用狗脊、寄生为引经药,肾阴虚用青蛾丸加右归饮;血瘀用身痛逐瘀汤;气滞用天台乌药散。
⑥下肢痛,选用牛膝、木瓜为引经药,方用拈痛汤(当归、白术、防风、猪苓、茯苓、泽泻、知母、羌活、茵陈、甘草);或滞痛饮(当归、赤芍、肉桂、牛膝、红花、苏木、天麻、葛根、人参、苦参、苍术)。
中药外治法由来已久,许多中药都可经皮吸收,且发挥药效快,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小,可避免口服中药发生的消化道、肝脏等处消化酶的破坏,是重要的给药途径[7]。
在内服中药治疗癌痛的同时,李教授还用“痛块消”巴布剂外用治疗癌性疼痛,选用醋元胡、台乌药、片姜黄、自然铜、蒲公英、蚤休、白芥子、炒王不留行、乳香、冰片等药物,分别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膏剂,平均每片载浸膏2.5 g,相当于生药37.75 g(一日量),然后以膏料∶基质=1∶2.16比例混合均匀,涂于无纺布上,每片大小8.5 cm×12 cm,常温下自然干燥,然后盖膜、装袋,2 片/袋,重量(18±2)g。 用法:选定疼痛部位,将患处洗净擦干,揭去药膏的塑料薄膜,贴于疼痛部位,贴药范围超出疼痛部位1 cm,每24 h换药1次,7 d为1 个疗程[8]。
肺癌疼痛外用“乳没方”,取山奈、制乳香、制没药、生大黄、片姜黄、炒栀子、白芷、炒黄芩各20 g,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 g,蓖麻仁20粒,上药共为细末,用鸡蛋清调匀,外敷痛处,6 h换1次药,乳香、没药以乙醇溶液溶后加入。
膀胱癌痛外用“喜神消痛散”,取血竭、红花、生乳香、冰片、没药各10 g,上药研为细末,用乙醇溶液各半调成稠糊状,敷贴于疼痛处,每24 h换药1次,7 d为1个疗程,可反复使用。
癌痛普通方“止痛灵”,取延胡索、丹参、台乌、蚤休、土鳖虫、血竭、冰片,前四药与土鳖虫以4:1比例,用75%乙醇溶液浸泡1周,过滤备用。血竭以95%乙醇溶液溶解过滤后与冰片按10%比例兑入,酌加赋形剂,最后将药物浓度调至1 g/mL左右。用法:清洗局部皮肤,用棉签蘸取止痛灵搽于疼痛部位皮肤,约10 min左右可发生止痛效果,对多种癌痛包括肺癌、胸膜间皮瘤、消化道癌、乳腺癌等出现的疼痛有效。
中医学认为:外用药物贴近皮肤,药物通彻于肌肉纹理之中,将药物的气味透达穿过皮肤以至肌肉纹理而直达经络,从而治愈疾病。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以异者源耳,医理药性无二,而法则神奇变幻”。徐大椿指出“汤药不足尽病,人之疾病,由外入内,其流行于经络脏腑,必服药乃驱之,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可按而得者,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大有力”[9]。
不同中药通过皮肤吸收效果各异,目前尚无精确的方法能够检测出某种中药有效成分的皮肤吸收精确剂量。一般认为,难溶于水和油的重金属中药皮肤吸收较少,含挥发油多的辛温解毒类药物皮肤较易吸收。一些有毒的中药可直接作用于皮肤产生毒性,对全身的作用也可能会高于口服中药,因此宜从小剂量开始,如斑蝥、蟾酥等中药可引起皮肤过敏,应用时应密切观察。活血散结类中药直接外敷于靠近肿块的皮肤处,应注意防止肿物破裂出血,在肝癌患者较为常见,应注意选择外敷的部位和给药剂量[10]。
李佩文教授采用上述内服加外用中药的方法,用于治疗癌性疼痛的患者,能够减少患者使用麻醉止痛剂的量,使患者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