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柏华
(山东正元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岩土处,山东泰安271000)
项目管理活动过程,首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作为生产管理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做好项目管理活动的关键在于人,人是实现项目各项管理活动正常运行、推动项目各项管理活动高效开展、实现项目管理活动利润最大化的首要前提,是促成和实现项目管理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操控着和执行者,因此对从事项目施工管理的人员的整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无论从管理思路、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及管理手段运用,或是从专业知识素养等,都需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管理水准,同时需具备相应的管理经验,方可适宜操控所从事的专业岗位。因此一个好的项目施工管理团队,无论在人员配置上、操作者基本技能素养要求上,都需要有一定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准的人员组成,方可保障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正常实施,不至于因管理者本身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原因,造成管理活动各运行环节的错乱,这是有效避免管理活动风险的关键点和操控点,同时对从事施工的管理人员个人文化素养及道德素养等需要有较高的标准要求,亦是不可或缺。
在施工管理活动专业配置上,需根据所从事工程项目管理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性质,选择具有相应的技术管理能力和经验的人手充实其中,以此达到促成和实现项目管理利益最大化的可靠保证措施,一句话,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人员配置上,如何做好选人和用人搭配,是有效实现管理活动正常开展的源动力。
从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角度来讲,重点要求现场管理人员须具备一定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准和组织统筹协调能力,同时需要对现场状况及所施工工程图纸所涉范围的文件要素具备更详尽的了解,以便做好预控设计规划及预测防范,因此要求从事现场管理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术管理能力,方能组织好现场施工。
从事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有别于其他的一般的普通工作,需根据工程施工项目的专业性质和需要,合理配置相关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因此,对从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要求除具备必备的修养外,更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具备相应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准,同时需具有对所从事的工程施工项目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操作技能及对专业技术要求所认知的敏感度和认知度。选择适合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是促成技术管理活动能否正常开展的前提,是实现技术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从简单的层面上讲,技术质量管理活动要求从事技术管理的从业人员,除要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业务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从事本行业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否则空有学术知识,而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操控能力和相应的实践经验,同样是很难把控好技术管理活动的,由此看来只有促成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同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方可从真正意义上把握好技术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的。实践证明,理论知识只有在不断磨砺实践后,才能实现并转化为指导项目技术施工管理活动的专业技能力量,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方能达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同时随着自身实践阅历的进一步丰富,更进一步去指导今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管理工作。这是从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必备的职业素质、素养和最起码的要求,除此之外,对从事技术管理的人员来讲,道德修养和基本的为人之道也是至关重要,可以设想,一个连起码的职业操守都不讲的人,要想做好某一项工作,甚至去配合好其他人一起工作,都是不可想象的。由此看来,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不论你技术水平有多高,学历有多高,知识水准有多高,离开了起码的职业信条,也是很难把本质工作做好的,因此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需要众多人共同参与的基本工作,决不是简单的单个体的行为,它需要众多人共同努力,方可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好、做扎实,作为项目技术管理的各个环节,必须是集集体智慧于一身,齐心协力,方可真正把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做好。
技术管理作为项目管理活动的重要和关键环节,不等同于简单的数据汇总整理和数据罗列,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程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方案、方法,并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特殊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管理方法和措施来完成,以此达成既提高工效,又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同时还要根据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具体问题,合理利用有效的技术管理资源、采取先进可行的技术管理手段和措施,合理控制好材料消耗和工时消耗,达到减少浪费,使材料和资源达到精准合理的利用,因此作为从事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基本的知识技能水准,这是最起码的一条;
(2)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这是做人的根本;
(3)对从事的工程技术要求有最起码的了解,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
(4)对从事的技术工作有基本的把控能力,有大局观念,而不是仅仅从个人利益出发,这是从事技术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5)有正义感责任感,熟知本专业的专业管理规范和技术管理要求,这是顺利推进项目技术管理,实现有效项目技术管控,突出实现最佳技术经济效益的可靠保障。
以此来看:从事项目技术管理,对从事技术管理的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一个好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首先做到腿勤、手勤、口勤。腿勤:便于你随时掌握现场实际情况,心中有数;手勤:随时掌握施工动态,对现场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做好随时控制,便于及时跟踪解决,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减少浪费;口勤:便于及时传达上级或施工技术要求的各项信息,同时指导现场技术管理工作,避免因技术工作失控造成工程滞工或造成材料上的浪费,同时利用有效的技术管理手段达到有效地节约和控制好工程成本,使工程损失减少到最低。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活动至关重要,据有关资料统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出现的安全事故中,有89%都不是因为因技术解决不了造成的,都是违章所致。或由于没有安全技术措施,缺乏安全技术措施,不做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通过对近年来企业伤亡事故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原因列居首位,其中60%以上都是因为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对现场缺乏检查和指挥错误等不安全行为的原因人为事故。在众多伤亡事故中,其中天灾仅占2%,即98%的伤亡事故都在人的预防范围内,是可以预防的。其中在可防止的全部事故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8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现场劳动条件的改善,机械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在造成事故的原因比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所占的比例还会增加。作为主要靠生产施工机械进行机械化施工作业活动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就更应该重视人的因素,杜绝和预防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诱因。因此工程施工中如何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有效杜绝安全事故,成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关键;于此在建设工程成本预算中,不但要加强生产投入的预算,对工程安全成本也要进行预算,如何有效控制安全管理成本,有效杜绝安全事故隐患,如何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确保实现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是突出实现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建设和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关键。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成本包括:直接安全措施费(安全设施投入、安全防护劳动保护等)支出和间接安全费(设备、人身意外伤害事故赔赏费)支出。直接安全措施费支出属于可预见性一次性投入费用,可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及所处的施工环境,在项目开工前进行预算,在施工过程中随施工进度一次性提取,并投入使用;间接安全费支出属于不可预知费用,是突发安全事故支出费用,不能提前预知,减少这部分费用的办法,只能靠工程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和预防,加强防范,才能有效杜绝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进而节约安全措施费用支出。
从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们,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使从业者真正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安全隐患带来的危害,才能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才能真正有效地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减少间接安全费用的成本支出,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提高项目管理效益,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减少损失。
项目安全管理的核心应重点突出在人员管理、机械设备和安全用电方面,对人员的管理要注重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对机械设备重点加强对设备机械性能的验收和检查,及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保养;现场用电管理方面,重点加强对临时用电的安全配置、布置和使用中的安全检查。因此及时查处安全隐患,避免隐患事故发生,是有效规避安全风险,控制和减少安全成本费用支出的必要手段。
成本管理作为项目管理活动的中心,是决定项目是否盈利,盈利多少的重要环节。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更大的收益,自然项目成本的控制不能是简单的以花费的多少来衡量的,它是一个综合的成本控制管理范畴,在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和细节上,不能仅凭想象限于不花钱办大事,而是如何实现资金的有效运作,提高资金利用性价比。一个项目成本控制的好与不好,节约与超支,不可能仅凭核算出来,而是一个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结果。
就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来讲,方法有很多,譬如从人员配置上体现出来就是如何匹配更好的施工管理团队;从工序衔接上,如何在实际工程管理具体工作中实现各工序的有序衔接,从而有效降低工期成本;体现在技术质量管理上,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废料的产生,如何减少和避免因工程质量事故的影响,形成的后期补救措施的成本投入等等;现场生产衔接管理上,尽量减少停待工时间,使机械设备发挥最有效的产能;现场安全管理上,如何减少和避免机械和人员伤亡事件的产生等诸方面均会得到有效的体现。因此一个好的管理项目要想真正想控制好项目成本,必须是使上述各项管理活动达到完美结合和协调统一,才能真实地体现成本控制的效果。可以说避开整个工程管理空谈成本管理,只是说文嚼字,天方夜谭。因此在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的各个具体环节上,只有促成上述几项管理活动的有序协调管理和衔接,才能最大限度做好成本控制和预算,一个好的管理团队,主要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就是要突出落实项目管理活动的各个具体细节和管理活动的各方面如何实现最为有机的结合,从而方可达到最佳的成本控制之效果。
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人,在于多方的协调和配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好的项目管理活动过程,要实现项目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就是要达成实现全员参加、人人参与的细节管理和成本管理控制过程,从管理的各个细节上,做好有效的协调和组织工作,突出项目管理的重点和关键,这是做好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项目利润最大化的精髓之所在。
因此,在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细节上,需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集体观念,精细化管理,着眼于长远,从而促使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密切的配合,才能使成本管理活动取得真正的管理效果。
项目施工无论从人员配置、技术管理力量配置、现场安全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角度考虑,必须做好增强各方面的有效配合和协作,正确把握和具体分析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特别是在重点加强体现团队整体意识。施工项目是一个整体,一个团队,施工中各工种、各施工人员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增强团队意识、合理分工协作,尤为重要,施工中的各项管理活动问题不是单个人或某个人的个人行为,需要大家的积极协调和配合,作为影响工程项目管理的两大关键因素: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现在现场管理活动中,无论在技术质量管理或是现场安全管理上,只有实现项目管理活动人人参与,大家齐心协力,才能使项目成本得以有效的控制,同时才能保证项目管理工作不出鄙陋,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