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岩
(太原市龙城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030000)
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利润水平就比较高,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一行业,导致相互之间竞争激烈。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有可能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不至于被市场多淘汰。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房地产开发公司从管理方面入手,并要求不断地改善、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优化招投标流程,引入新的管理方法,从而建立了先进、科学的招投标管理体系。该管理体系的存在帮助其加强施工和采购质量,降低相关成本费用,进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十分有必要建立并创新招投标体系,从而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这也促进了房地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该行业,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使得闲置土地资源规模在持续缩小。面对有限的市场,企业必须提高竞争能力,而成本控制能力较强无疑是竞争优势之一。因此,房地产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具有重大意义。房地产企业施工项目始于招投标环节,所以从源头上,即招投标环节就加强成本控制变得尤为关键。招投标体系创建与创新更是适应时代潮流的产物,也是行业发展的必须所求。
企业需要健全招投标管理制度,这也才可以给予供方更多的选择。一般来说,企业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招标方式,例如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以及比质比价等方式。另外,针对供方不同,健全招投标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其更科学地选择与自身相符的招标方案。
之所以制定招投标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获得管理效益,避免招投标管理不科学而引发相应的风险,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益。企业应当严格遵守招投标效能监察制度,加强招投标整个流程的开放程度,避免暗箱操作,也有利于对此进行监督。企业纪检监察部门需要就招投标流程展开相应的监管,该部门相关工作者应当参与到招投标进行过程中,确定该流程是不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评价招投标的专家是不是根据规定在专家库内选取;是不是根据规定来评价招投标;整个流程是不是公平。企业还应当设置举报箱并对外公开举报电话,鼓励任何人都可以揭露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情况。若是真的有企业招标不符合规定,那么需要对此展开专门审核与调查。
有时企业需要处理的招标项目比较多,此时其必须按照紧急程度确定处理顺序,以保障每一项招标方案都能够有序地开展,防止由于无序工作引发招标失败或者是质量较差等情况。企业可以针对招标计划展开年度、季度、单项招标计划展开不同层级的管理,把招标计划实施情况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从激励角度来促进招标计划的顺利实施。
招标方式呈多元化,而选择恰当的招标方式是招标工作进行的基础。企业应当按照每一个项目的特点选择招标方式,缩减招标流程,从而使得相应成本下降。正常情况下,总承包工程、分包工程、材料与设施购置往往可以选择邀请招标,自主组建招标项目队伍,每一个队伍都需要包含设计、工程、经济等相关专业人员,从而既具备招标能力,也具备丰富的经验,提高招标效率与效果。邀请招标优势显著,可以防止串标、围标等情况,使得招标工作更加公正,还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如果招标项目比较简单,那么可以选择比价方式,删除不必要的程序,提高招标效率。
所谓集中采购指的是由采购部门在统一的时间来完成采购工作,往往适合那些功能相同或类似的项目。集中采购可以提升效率并加强经济效益:①集中采购无形之中降低了采购部门和其他部门协商的次数,从而降低冲突次数,也降低了管理成本;②集中采购是一次性大规模采购,可以利用规模效应来加强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对于那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材料、设备可以选择集中采购模式。
一份规范的招标文件可以清晰明了地表明业主的想法,有助于工程顺利开展,也有助于监督、管理工程质量与造假。企业需要通过一次次的实践确定招标文化模板,明确计价方式、技术标准、评标方法、合同条款,从而起到约束的作用。
一份规范的招标合同不单单应当包括常规通用条款,还应当把合同计价方法、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各方职责作为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因为企业在针对招标项目进行计价时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例如费率计价、定额计价等,投标方在报价时受到范本合同类型的干扰,因此企业在招标时需要谨慎地选择合同类型,获得具有竞争性的报价,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分散合同履行时出现的风险。
在确定合同内容时,应当把重点放在风险与责任划分方面,把项目管理纳入到合同内容里面,尽可能地从定量角度阐释风险,确定各方的职责,站在公平地角度来确保各方的权益。程序性条款也不容忽视,具体包含信息往来程序、计量程序、工程变更程序、索赔处理程序、价款支付程序、争议处理程序等内容。
合同中与价值调整的内容需要格外详细,尽可能降低那些模糊不清地表述方法,不留下漏洞,从而使得工程后期计算工作操作性更强。合同中与职责相关的条款能够明确各方应当承担的责任,定量角度阐明风险。另外,对于当前并未出现但是未来很大概率会出现并对造价产生影响的事情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各自的职责,避免后续事情发生时存在争议。
质量高、范围广的供方来源是进行招标的前提。建立供方数据库,能够帮助企业选择最佳供方;引入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供方的动态、全面管理,为企业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应当加强对供方日常协作的维护,建立供方档案资料,把投标、合作、评价等有关资讯纳入档案之中。若是供方在此过程中出现重要事件,那么需要对此进行跟踪调查,确保供方信息的全面性。对供方展开全面而又详细的考察,面对不同行业,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确定考察重点。不断完善评价体系,针对开始出现的不足之处加以纠正,保障评价可以发挥应有作用。
按照招标项目的特征与市场情况确定拦标价,从而制定预算控制价。预算控制价能够体现施工企业对工程预估价位,并不是越低越好,需要以价值规律为前提。预算控制价精准程度和招标最终是否可以成功存在密切联系。
为了可以更好地确定预算控制价,企业可以运用造假方面的专业软件和资讯服务。在确定拦标价时,成本岗位的工作者需要展开关于人力、材料、设施等相关调查,而且能够了解当地更多与之类似的造假信息,并展开详细地分析、对比,确定拦标价高于平均价格,达到控场成本的目的。
在我国颁布的《招标投标法》中明确规定了评价方法。若是中标价格比较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分强调降低成本而没有考虑到市场实际情况,除此之外还可能引发后续高价索赔问题,这意味着并没有真正地遵守公平竞争、合情合理的原则。所以,企业在选择评标方法时不应当过分地追求低价中标,而是在符合价值规律范围内选择最低中标价格。想要达到这一点,企业在制定招标文件时应当保障其中实质性内容清晰明了,具有较强的执行能力。除此之外,投标人相互之间应当在计价标准和依据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从标价合理等角度挑选恰当的施工方,进而提升招标效率与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可以使用流行技术和性能标准,抑或是招标人并未针对技术、性能方面提出特别要求,那么完全可以选择经过评审的最低投标价中标法。若是项目选择的综合评估法,在对商务标进行评价、审核时也规定了造价所占比例,从而使得评分之间距离拉大。如果企业制定的招标文件中并没有全面地囊括所有项目的评标方法,那么其应当在实际招标过程中合理使用询价、二次报价等辅助方法。
房产开发过程中,招投标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建立健全招投标管理制度;加强招标计划管理;科学确定招标方式并完善集中采购模式;规范招标文件与合同等招投标体系。并且建立供方数据库;实施招标预算控制价制度;优化招标项目的评标方法等创新手段,以求成本控制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朦.房地产项目招标阶段成本控制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1.
[2]李小敏.全成本管理体系在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6,No.700(8):55~57.
[3]洪文霞.房地产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与程序[J].会计之友,201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