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116048)
宁波市滨水开放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案,该基地位于宁波市,规划区域东侧为居民区,北侧为大型休闲购物区,基地内有文化艺术中心,总面积4.4公顷。滨水开放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使得滨水景观受到规划和管理部门的重视。
宁波市滨水开放绿地的项目对人们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所熟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自然条件构成了城市文化的底色,地方特色是城市滨水文化的基本属性之一。滨水开放绿地反映了宁波这座城市的文化,滨水景观的设计中蕴涵着的地域文化印记,能使人们感到宁波文化的延续性。因此,我们在滨水开放绿地中的设计强化原有的地区特色,挖掘潜在的文化并创造新的地区特征。现代都市人一般都向往舒适自然的生活方式,当人们希望缓解快速的社会节奏所带来的焦虑与浮躁时,滨水景观能给平淡生活带来一点的情感与期待。
此次的方案设计上创新采用节能环保与回收再利用的理念.首先是建筑采用斜体曲线屋顶收集雨水,节约能源。其次,利用植物和砂石将水质优化处理,达到回收再利用。在规划区的雕塑与小品等都采用各种回收材料再创造加工而成,起到节约环保的意义。
通过设计调研阶段的进行,了解到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在现今城市景观建设中,构建城区中的滨水绿色带及水体,形成了水陆相依、空间开阔、贯穿城区、联系城郊的景观和生态走廊,对优化现代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具有突出的作用,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在本方案的设计施工过程中,整体的功能分区规划是设计的重点。该基地东侧为居民区,北侧为大型购物广场,本方案的整体设计上要满足居民游憩以及游客购物的需求,整个功能分区主要包括:广场活动区、休闲娱乐区、植物观赏区、私密洽谈区、亲水游憩区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设计原则上“以人为本”“节约资源能源”为原则,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
(1)在休息区域的座椅以及人工设施相关的设计上,按照人体工程学和人际交往的距离进行设计与分析,由于人际交往的距离直接决定了不同对象需要的空间规模,因此,在公共设施的规模距离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设计。
(2)在道路规划设计方面,本方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更好的结合自然环境,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破坏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对环境和生态起到强化作用,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道路主要是给行人用的,所以道路景观规划设计要以人为本,强调人与景物相互交融。通过街道色彩、建筑风格、建筑高度、城市天际线协调控制,能突出本区域的特色和功能。
(3)在照明和小品的设计上,灯具的灯柱选择不仅能满足亮度要求,而且,在造型上也十分独特,同时能够兼顾白天和夜晚的视觉效果。灯光照明塑造了道路绚丽多彩的夜景,照明设计时我考虑了道路照明、建筑物泛光照明、广场绿地照明的综合照明效果。
(4)在景观卫生方面,对于人行要求较高的道路,需要设置的卫生设施比较高,而对于纯粹供机动车行驶的快速道路就可以少设甚至不设卫生设施。
(5)在植物的选择上,要注意品种的搭配、速生与慢生的结合、落叶与常绿的结合、乔灌草互相结合,遵循和模拟景区滨水自然植物群落,保护生态群落的特性,恢复和保持植物景观的自然性。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6)设计中水景以自然滨水和人造水池喷泉等形式,通过对动静的处理手段活跃空间气氛,增加空间的连贯性和趣味性。在设置水景时考虑的广场的安全性,为防止儿童、盲人跌撞的装置,同时考虑了地面排水以及防滑的因素。
宁波市滨水开放绿地景观设计方案通过宣传绿色环保与节约资源的理念,打造一个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工构造物,从而形成一个新的优美环境,给当地的居民和远方的游客创造了游玩和娱乐一体的亲水环境。营造滨水城市景观是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进而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本次方案最主要的意图就是要满足人们赏水与亲水的需要,为居民和游客创造良好的环境,表达人与自然的结合,传递城市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丹丹.北京公共园林的发展与演变历程研究 [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2]孙媛.从城市公园看中国现代景观的产生与发展 [D].天津:天津大学,2009.
[3]杜广如.城市绿地空间系统的规划研究 [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06.
[4]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汪菊渊.中国古代园林史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赵军.从自囿走向幵放 [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