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琦,陈秋红
(沈阳大学文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44)
我国随着老年人口占比逐渐上升,使得养老方式出现多样性的特点。沈阳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城市,历史悠久,城市人口多,其中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大,从而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在诸多养老服务中,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有其特殊性,对提高养老质量有着积极影响。
1.1 沈阳市城市老龄化现状
据沈阳市老龄委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就老年人口数量来说:在过去20年里,沈阳市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20%,预估在2020年将达到25%,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就老年人身体健康情况来说:除低龄、中龄老年人群体外,高龄老年人完全自理能力比重偏高;就家庭结构来说:沈阳市人口家庭结构逐渐趋向小型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划生育的推行和家庭意识的变化,独生子女增多,家庭平均人口逐渐下降,并出现了空巢老人这一人群。
1.2 沈阳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1.2.1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优点
最近十年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对社区养老逐渐重视起来,加大了扶持力度,并对社区建设中把对老年服务的完善作为实事来办。利用城市、社区闲置场地、资源,建立了星光老年之家、老年健身广场、社区老年人活动站、夕阳红教育机构、老年人兴趣志愿服务班等,总投资额达亿元,社区老年活动室平均面积占全市其他活动面积18%。并在政策上对社区老年服务进行了方案制定。
1.2.2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不足
不可否认沈阳市在处理老龄化、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上有很大的成效,也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主动的调研,创建了多样的养老服务设施与服务机构。但是,随着沈阳市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并且现代老人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有很多限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因素,从社区自身和养老服务来说,仍然使这一服务方式难以长远的发展。
(1)政府主导力度不高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政府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发挥出作为主导的能力。首先必须要有法律法规做为保障,但政府尚未做出相匹配的法规来引领社区养老服务,所以在缺少法律支撑时,容易造成实施的政策与实际施行不相匹配。虽然在2016年10月14日,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发布了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团体标准即社区(居家)养护服务机构基础服务规范,弥补了国内空白,但是仅有一部法律是及其不足。其次,沈阳市为提高社区水平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和创新,但这些改革都是处于对社区全面发展做出的改变,而针对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政策却很少,虽有一些政策在施行,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也不能落实到位。使老年人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医疗、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得不到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停滞不前,无法健康发展。最后,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城建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在医疗、生活内容、娱乐方式上的需求也在变高,政府的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支撑老年人的需求。
(2)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力量小
首先,作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基础,服务设备由于时间长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破损,虽然沈阳市在社区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精力,但与之配套的设施明显不足。其次,在老年人最注重的医疗卫生方面的服务尚未达到实际需求,沈阳市虽然已经在社区建立了医疗服务站,有的还为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但规模较小、医疗水平低、收费高,服务层次低,得不到老年人的信任。
最后,单纯的依靠社区内部力量是不够的,应该有社会力量的加入,但沈阳市的社会力量还处于初期发展萌芽状态,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关注是不够的。即使由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对老年服务感兴趣,又由于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和社会认知度不够,因此导致部分社会组织不能够得到资金帮助和支持,企业对养老产业投入过低,使得很多服务项目不能运作下去,服务层次低,达不到实际中老年人在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的期许。
(3)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体系不完备
在城市社区养老出现问题时,不能对之前的错误做出反映,缺少一系列的科学管理体系,许多社区着眼于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并不能对本社区养老服务做出长远规划,造成资源浪费。
(4)老年人对于社区养老参与度低
由于社区工作人员经济条件束缚和工作量,加上工作人员和老人受传统社会观念和教育文化程度的差异性影响,使得社区养老服务即使项目内容具有落实性,却不能真正的惠及养老群体。社区养老服务即使引进的社会力量,也得不到认可。
沈阳市城市养老方式主要有: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
家庭养老相较社区养老存在以下缺点:如今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沈阳市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岗位竞争激烈,导致中青年人工作压力增加,没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家中老人,造成空巢老人的现象。子女只是在物质上对老人的生活进行照顾,从而老年人的精神和感情上得不到慰藉。加之大部分家庭把培养下一代作为家中的重要任务,给予老年人的时间和精力不断衰弱,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也使老人受到影响。
机构养老服务相较社区养老存在以下缺点:随着沈阳市经济的发展,现如今的养老机构众多,但是还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尤其是高龄老年人。由于沈阳市机构养老处于初级阶段,现有的机构养老服务从设施上不能满足多类型、多档次的老年人需求的特点;且存在着老年人口过多,养老床位不足的现象,也不可能建造大量的养老福利院、敬老院等,造成供需矛盾;并且现在的养老院服务存在诸多问题:养老机构收费高,不能惠及全民;服务内容相对单调;服务人员素质低,不能为入住的老人提供理想的环境。最后,在进入机构养老后,需要老人重建关系网络,适应新的环境,易与其他老人发生冲突;与亲人见面减少,心里会产生孤独和忧郁,加之养老机构内可能会有他人去世,会对老人加上额外的精神负担。
相比较家庭养老、机构养老而言,社区养老服务以其独特性存在着巨大优势。沈阳市委、市政府根据资源的合理运用,建立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其中包阔日间照护中心、聊天室、医疗服务等。由于沈阳市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与社区养老结合,为其提供了大批的专业服务人员和志愿者,提供了专业服务项目和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安排,使得老年人在不离开自我生活关系圈的同时,既能得到专业的照顾护理,还可以得到心灵慰藉和情感的寄托。
3.1 提高城市社区养老的知名度
通过社区平时活动,以及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媒体、报纸的合理宣传,就社区养老服务作出报道、宣传,不仅要宣传其合理性,还要宣扬敬老爱老的社会价值观,营造“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提升社会的意识和认可度,为社区养老后期发展做准备,
3.2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完善法律法规,实施支持政策,在财政允许范围内加强社区养老资金投入,建立完备的社区养老设施和管理体系。针对残障老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做出特殊的应对方案,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社区基层。
3.3 提高社区自身对社区养老的重视
即使社区工作众多,需要解决的事情密集,但是还应该注意到老年人这一日益增加的群体,应该为老年人服务另外设立部门,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解决老年人社区养老等问题。另一方面社区应该利用其稳定性,吸纳社会力量,如企事业单位的资助、非营利性机构的专业服务等。两方力量相互融合,并与政府相辅相成达到社区养老服务的最优化。
3.4 通过宣传改善老年人对社区养老观念
老年人因受到传统思想和教育方式的束缚,可能对社区养老认识不够,造成误解,所以需要做出实际可行的方案,来吸引老年人对社区养老的认可,达到双方互利。
3.5 利用“互联网”大环境抓住机遇
网络的发展日益强大,互联网开始对各类事业的广泛渗透,而社区养老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遇。要利用互联网的灵活性,构建以社区为基础,老年人服务为中心,多元、多层次的老年人需求服务体系。这就需要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市场之间进行协调合作,对社区养老服务观念以及养老服务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创新,进一步促进养老产业的不断壮大。
沈阳市在缓解老龄化现象和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应该弥补在制度、规范、资金、医疗、服务方式上的缺口,使得老年人养老问题逐渐改善,并且在日后可以为全国的老年人养老做出方案示例,争取缓解养老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