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华红
(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行政审批局,德阳 618200)
链球菌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该种致病菌可以危害多种动物,属于人畜共患病。链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当猪群的整体身体抵抗能力较强、机体有益菌繁殖旺盛时,该种致病菌在机体中常呈现隐性感染,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当猪群受到外界多种因素影响,如饲养密度过大、猪舍潮湿不堪、有毒有害气体积累,使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时,就会为该种致病菌产生致病性提供条件。链球菌可以危害、感染不同年龄和日龄的猪,不同日龄的猪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存在很大差异性,随着猪日龄的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
2017年4月13日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一个养殖户从某个乡镇新购进了断奶仔猪300头,在新修建的养殖场内养殖。养殖3个月后,在猪群中突然出现了发病情况,患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采食欲望逐渐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卧地不起、打喷嚏。发病后,养殖户立即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养殖,但是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迅速向整个猪群传播。养殖户选择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进行治疗,均没有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猪群中死亡猪的数量逐步增加。养殖户意识到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后,才将病情上报当地兽医单位,兽医到达养殖场后,病情已经严重传播、流行,几乎整个猪群全部发病。通过对该养殖场的养殖档案调查发现,300头断奶仔猪进行了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免疫接种。但整个养殖场卫生条件较差,由于猪舍结构建设不合理、通风效果较差、猪舍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地面潮湿不堪、粪便堆积,进入猪舍后,能闻到明显的刺鼻气味。结合养殖场的发病情况,兽医怀疑是某种致病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进行严格的实验室诊断,明确病原后,结合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抗生素对症治疗,随后指导养殖户强化预防,很好地控制了疫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增加。
多数的病死猪在临死前从鼻孔中流出带有血液的泡沫状鼻液,体温升高到42 ℃以上,呈现稽留热,精神萎靡不振,采食停止,在较短时间内衰竭而死。有的患病猪从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粘稠状的鼻液,眼结膜潮红,眼角脓性分泌物增多,排便量减少。粪便干硬,随后出现腹泻,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尿液呈现赤黄色或茶汤色。患病猪的耳尖、颈部、腹部、四肢内侧,出现广泛性的出血充血、潮红。发病数小时后,身体软弱,不能正常站立,卧地不起,有的患病猪还会出现后肢体麻痹的现象,不能正常站立,共济失调,呈现犬坐姿势,呼吸急促,可以听到喘鸣声。人为驱赶患病猪行走,患病猪发出悲鸣声。有的患病猪在临死前,全身肌肉抽搐,空嚼,呈现昏睡症状,随后死亡。
将该养殖场的9头病死猪解剖后,可以发现颈部、胸部、腹部、四肢皮肤表面均存在大量紫色的斑块。6头病死猪关节肿大。所有病死猪全身淋巴结高度充血水肿,外观呈现紫红色。将鼻腔打开后,发现内部蓄积大量浆液性的分泌物,气管内存在大量白色的呈泡沫状的内容物。肺脏组织充血红肿,肝脏稍微肿大,外观呈现土黄色,脾脏肿大明显,肾脏膀胱膜表面存在大量出血点,脑膜显著增厚,脑膜表面还会出现充血出血现象,小脑充血,外观呈现暗红色[1]。将病死猪的脑部解剖后,可以发现脑脊髓液显著增多,脑血管呈现树枝状充血,并存在轻度化脓性病灶。将胃部打开后,发现内部存在大量粘液,肠道呈现卡他性炎症病变,肠系膜表面存在散状出血点。
采集病死猪的典型肺脏组织、脾脏组织和心血,带回实验室后,进行常规染色镜检,发现呈现革兰氏阳性染色的小球菌,呈短链或成对排列。将病料全面粉碎后,划线接种到血液琼脂培养基和普通琼脂营养培养基上,将培养基放置在恒温培养箱内,37 ℃恒温培养24 h,在2种培养基上均生长出了致病菌菌落,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了露珠状、呈灰白色、湿润光滑、圆形透明的小菌落[2]。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除生长上述状态的菌落外,在菌落周围出现了明显的溶血现象,形成透明的溶血环。小心挑取分离得到的致病菌,常规方法进行染色镜检,可以发现呈现短链状、革兰氏阳性染色的球菌。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按照纸片法进行常规药敏试验,反应12 h后,发现该种致病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恩诺沙星、头孢噻肟高敏,对青霉素、庆大霉素、氟苯尼考不敏感。
猪链球菌病治疗要结合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抗生素对症治疗。由于链球菌病很容易产生耐药性,在治疗中,应该轮换交替使用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耐药性。治疗时先选择使用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使用剂量为10 mg/kg体重,2次/d,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用药3 d后更换使用10%的恩诺沙星注射液,使用剂量为0.05 mL/kg,2次/d,连续使用3 d为一个疗程。对于患病猪高温症状,配合使用安痛定,每头猪注射10 mL,2次/d,连续使用3 d,降低体温。采用上述手段治疗7 d,共有3头猪治疗无效死亡,剩余的患病猪恢复健康。连续跟踪随访1个月,猪群生长良好,病情稳定,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
在猪养殖中,应该采取必要措施,切实做好预防工作。预防猪链球菌的发生主要是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养殖场应该实行多点式的饲养管理,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育的养殖理念,防止不同期的猪群相互之间交叉感染,如果需要进行补栏,新补栏的猪应该至少隔离观察30 d以上,确保新购进的猪健康后,才能并群养殖。日常养殖中,还应该控制合适的养殖密度,避免饲养密度过大,导致猪群之间相互接触,使细菌传播流行。夏秋季节应该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引导饲养户对猪舍结构做出改良,增加通风设施,确保猪舍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能及时排出。炎热季节应该做好猪舍温度调控工作,确保猪舍冬暖夏凉。同时,做好猪舍环境卫生工作,也是预防该种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养殖场应该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和饲养用具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剂可以选择使用碘制剂、氯制剂[3]。避免在养殖场内长期使用单一的消毒剂,防止致病菌产生耐药性。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种疾病的有效措施,可以选择使用猪链球菌灭活疫苗,仔猪在21~28日龄进行首次免疫接种,免疫接种30 d后进行同剂量的第2次强化免疫接种,仔猪每次接种2 mL。母猪在产前45 d内进行首次免疫接种,产前30 d按照相同剂量进行第2次强化免疫接种,每次接种3 mL。在疫病防控中,由于链球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人类接触该种疾病时,应该做好自我防护,禁止将病死猪上市销售,做好病死猪的严格无害化处理工作。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十分容易发生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致病菌会导致猪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常给养殖产业造成严重损失。由于猪链球菌病的血清型十分复杂,并且不同菌株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不同的耐药性,因此在具体防治中,一定要做好药敏试验,选择高敏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