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友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食物环境监管中心,深圳 518116)
近年,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畜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关系到养殖业的安全、食品的安全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越来越受到当今社会人们的重视与广泛关注。目前,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使本国的产品较好地在全世界出口,必须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世界各国对于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变得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格。良好地推进农牧业供给侧改革,提高我国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1]。
目前,很多动物病毒都会发生变异,这些动物疾病对于养殖业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其中动物疾病中的人畜共患动物疫病危害最大,不仅导致动物疾病,同样也极大危害人类的健康。如果患病和死亡的动物产品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被不法分子为获取自身利益进行销售,就很有可能把动物疾病引入到人类的餐桌上,引起公共卫生和安全事故[2]。
近年,饲料、饲料添加剂、消毒剂等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会造成动物的污染,肉制品中常会有这些添加物的残留,间接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加强动物产品安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当今社会的食品安全稳定以及人类的健康。加强动物食品安全,需要国家、政府以及养殖场等各级部门都做好相关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执行,才能更好地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
动物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导致非法经营动物产品成本低。此外,对动物产品的质量监督还不到位,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基于分段管理制度,使管理部门无法协调开展动物产品的质量监督;动物产品的检测缺乏高效的设备,很难快速监测出有问题的动物产品[3]。
在利益驱动下,屠宰、加工、销售死禽的行为时有发生,有些不法商家,甚至为提高自己的利益进行宰前的注水、注胶等。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养殖业的利润,才能减少与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避免危害人类健康。
禽畜产品掺假问题严重,如注射用水、注射毒品或其他物质、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非法药物。这些非法添加物,残留在动物食品中,最终被人类摄入,造成人体发生各种疾病,危害极其严重。
我国目前关于动物食品安全方面已经颁布了一些相关法律,如《兽药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等,虽然这些法律对于规范与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法律还不全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准则。良好的法律保障有利于监管部门依法严格有效管理[4]。
各地区应彻底推动联合检查,并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抽样检验计划,在随机检查中发现企业、生产者以及经营者存在非法、违法行为应立即申请调查,依法处理。另外,开展调查处理工作,提高监督检查的实效性和监督执法效率。
相关部门需要应用当代的媒体以及平台,进行动物性食品安全等安全知识的普及,开展一些警示的教育,普及动物产品标识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知识,更好地进行防范。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的精神,“大农业”综合执法团队将在未来建立,其综合执法功能将作为一个整体与畜牧业生产的形成、发展分开进行畜牧业综合执法。
做好监督和保护养殖企业,对兽药、饲料生产企业进行评估,严格检查动物屠宰场,发现问题的要责令其整改,切断动物产品安全隐患的根源。
养殖环节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最复杂、问题最多、监管最多、最难的环节。目前,畜产品安全越来越重要,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养殖环节的管理。牲畜和家禽饲养者应该首先获得繁殖饲养许可,申请动物防疫资格证书等。
进境前,应从省外调出饲养畜禽(牛奶、养殖业),移送进口动物的省、自治区。运输动物必须寻找相关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办理审批手续,只有所有的审批手续齐全,才可以对动物进行运输。
养殖企业不得使用非法来源的药物,而且必要时在繁殖中使用兽药,应在居民兽医或乡村兽医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停药期制度[5]。育种中农户发现疾病、死因不明以及被感染的牲畜和家禽,应该首先报告当地畜牧兽医站,并按照“五不允许,一个协议”即没有抛弃,没有销售,没有食物,没有转运,没有生产,必须在动物防疫监管机构的监督下按照无害治疗的要求处理。在养猪场的育种中,需要建立一套系统化的育种档案,育种档案可以记录养殖中的各方面养殖信息,极大方便了育种的顺利进行[6]。对当地的养殖企业实行养殖企业档案的管理制度,每一个养殖企业必须入档,没有档案的企业拉入养殖企业黑名单。
养殖业要严格遵循“休药期”,以便让动物的兽药残留代谢清除,上市前必须进行动物食品的兽药残留检测。官方兽医应该仔细检查育种文件,进行Pro-column健康检查,没有异常,按照认证的条件,在签发原产地证书前隔离。目前,对于没有或者没有完整的养殖档案记录的企业,官方兽医有权拒绝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