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 030024)
该种裂缝的原因也有很多,具体体现在:①因为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裂缝;②因为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因素,造成了裂缝;③使用导致的裂缝。裂缝是随时会产生在工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必须要做好严格防范,才能够避免裂缝产生。
(1)收缩裂缝。湿度变化会导致裂缝,湿度高的时候,会让建筑物的材料微微吸水膨胀,连续遇到阳光暴晒,会迅速挥发掉建筑体系中的水分,产生龟裂的纹路,导致混凝土出现很多细小的裂缝;
(2)温度裂缝。温度也会促成裂缝的产生。有些时候施工的跨度时间长,经历了夏季和冬季,或者有些时候施工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大,或者当地的气候条件不好,恶劣天气发生频繁,室内外温差太大等,都会造成裂缝的出现,我国的南方地区因为温度比较均衡,不太容易出现裂缝,但是北方因为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双重干扰,裂缝出现频率很高;
(3)沉降裂缝。有些建筑物因为地基没有打好,会因为承受了太多压力,导致建筑体系发生沉降。不同地区的压力不同,沉降速度也不同,这样会导致混凝土出现错位现象,最终让其出现裂缝。一些薄弱的地方裂缝分布更多,强度较高的地方裂缝数量稍少一些。
混凝土产生裂缝一般是由于其自身的自然属性所造成,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以及水经过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比而形成的建筑材料,会因为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热胀冷缩,会使混凝土随之发生变化,热胀冷缩会发生过强的一种拉力,超出了混凝土自身的抗压能力,使混凝土结构不能承受其巨大的拉力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房屋建筑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混凝土的配比比例不合格,导致混凝土的质量没有达标,在房屋结构中出现裂缝。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工人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没有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也会出现裂缝的情况,水分蒸发的过于迅速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建筑工人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不合理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在之后的施工中也会出现裂缝。混凝土是不能掺有任何的杂质的,由于混凝土表面被污染,也会导致建筑出现裂缝,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不科学的施工或者是后期的养护不及时,都容易导致建筑混凝土后期出现裂缝。
在符合建筑施工条件的前提下,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与制度,对混凝土的用水量以及水灰比例进行实时把控,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发生坍塌的几率,在使用混凝土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增加减水试剂的用量,因为减水试剂可以很好的改良混凝土基本特性,使其变得更加稳定,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施工环节时所需要的水量。与此同时,通过减水剂当中的气泡来提升混凝土抵抗开裂的能力,从而实现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目的。针对一些体积较大的混凝土而言,产生裂纹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度差,可是以现阶段的施工能力以及水平还不足对其进行有效预防,然而相关施工单位若是增加对温度把控的重视程度,并配合使用低温度水泥分层浇灌的方式,便能够最大程度阻碍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增加钢纤维的浓度,并掺入一些聚丙烯纤维,以便更好的提高混凝土稳定能力,尤其是在酷热的夏天,由于水分蒸发速度较快,混凝土的成分必须进行多次试验、测量,从而避免水分过度蒸发,出现干缩裂缝。
3.2.1 碳纤维附着控制法
把碳纤维材料附着在混凝土的裂缝之上,以便于通过加强混凝土框架的承载能力来实现对宽度大于0.4mm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大多数情况,在建筑施工环节所使用的碳纤维的抗拉能力都很出色,是一般建筑材料性能的十倍以上,而且其自身的耐久能力也很强,其缺点就是厚度不大,正常情况下碳纤维的厚度只有0.9mm,质量较小,密度不大,一般是刚性建筑材料的20%左右。在用碳纤维进行修补时,对框架质量的提升可以忽略不计,而且碳纤维的附着能力强,处理措施十分简便。可是该控制方法的成本较高,因为针对混凝土裂缝较大的情况而言,首先需要对裂纹进行压力注浆,所以目前碳纤维附着控制法还有很大的应用以及完善空间。
3.2.2 压力注浆控制法
压力注浆控制法又名注入控制法,当混凝土出现0.3~0.6mm大小的裂缝时,便会对建筑整体框架造成影响,此时往往采用的控制方法就是压力注浆法。压力注浆法是对浇筑材料施加一定压力强度之后,缓慢注入到混凝土当中,待浇筑材料硬化后两者充分结合,从而在建筑材料内部实现对裂缝的补救与控制。常用的浇筑材料有:环氧树脂以及水泥浆等等,这种控制方法目前在实际的建筑施工当中得到普遍应用。
总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十分常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实用性,更有甚者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说,必须要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出控制裂缝的方法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1]夏立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5,02:156~157.
[2]郑伟芳.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探究[J].江西建材,2015,1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