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燕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目前我国在乡土材料在地域建筑中的美学分析较少,利用美学、通过美学视角来加强地域性建筑的特点,让人们感觉到地域性建筑中包含的风土人情,通过乡土材料来触碰居住者内心的人文情怀、记忆中的生活片段,可以带给居民一定的归属感。任何一个成功的地域性建筑都缺少不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环境特色以及当地的人文风貌。在现代建筑中,大多应用的混凝土以及钢条骨架取代了以往的乡土材料进行建筑构造,然而,现在越来越多人站出来提倡发展民族特色地域性建筑,在美学的组合美、结构美、独特美等方面来表达乡土材料在地域性建筑的美。
乡土材料简单来说就是就地取材、自然的原始材料,是在特定的时期内,人们为了适应生活和居住环境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乡土材料一般包括土、木、石等等自然界材料,它和现代建筑用的混凝土、钢筋不同,它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有血有肉且有情感的存在,是有文化积累和历史色彩的。乡土材料一般具有成本低、简单技术操作、可持续发展、具有传承性等特点。
传统的乡土材料建筑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式土坯房。土坯房主要借用黏质高的黄土,在泥土中加入秸秆或者动物毛发等,可以增加房屋的使用年限。随着国家对绿色环保的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乡土材料作为地域性建筑材料也得到了较高的关注。乡土材料可以借助自然就地取材,又可以回归自然不浪费资源,因此,它具有较高的生态循环作用。在建筑建造的成本方面,由于就地取材,可以减少开工的成本。在建筑建造中,乡土材料简单易操作,方便又无污染。土坯房的墙体会“呼吸”,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变化进行自我调节,因此,还可以起到生态节能的作用,冬暖夏凉,因此,乡土材料的生态效应得到了大家密切的关注。
乡土材料的地域性建筑都有着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特点,结合不同文化特色、水土人情体现的建筑美也是不同的。大自然中的土质材料带给人一种厚重、朴实的亲切美,当人们近距离去感受它时,会闻到泥土的芬芳,给人一种与大自然相融、回归本质的美。乡土材料源于自然,因此它的可塑造性很强,会带给建筑设计师很大的灵感去完成一个具有艺术气息的建筑作品。木材被称为是最有人情味的材料,这源于它来与自然也可回归于自然,它更具有很大的美学价值,它的本身的纹路就会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树木的清新气味更会令人心旷神怡,人们在接触木材时,通过触摸树干感受它独有的个性美,木材的美学视感不仅应用在建筑上,还用来做服装设计。石材与砖材的美都胜在它们的千奇百怪,带给人们以视觉冲击,它们也可以色彩多变,让建筑更加鲜活,经过时间的洗礼,它们带来的是时代美。
传统的乡土材料是不加过多修饰的,是自然创造出来的,它拥有的美感是原汁原味的,它的无限魅力正是因为它天然,带给人们除却冷冰冰的高楼大厦之外的朴实温暖震撼。乡土材料一般都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它常常将历史遗留下来的故事和文化传承给我们,我们要在尊重发展的同时,保护历史文化,这是弘扬乡土材料地域性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乡土材料,做到将它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使用,做到不失现代建筑特点的同时也保留地域特色。比如:红砖与钢材,红砖的色彩呈锈红色,给人以神秘沧桑感,而外加钢材的使用,二者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是很独特的,二者结合也会创造新的艺术元素。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下时代的主题,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造成严重的能源匮乏,可持续发展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在建筑建造中,如何节约能源,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至关重要。乡土材料源于自然,在加工利用时不会给自然带来环境破坏,甚至可以进行良性的生态循环,比如:施工用剩的土、木、石等等可回归自然,建筑师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建筑设计,通过对建筑当地的人文了解、历史文化了解,加以利用当地的乡土材料,借当地的建造优势来打造自己的建筑施工,不仅可以自我学习,也可以增强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进而利用结合现代建筑知识来推广地域性乡土材料建筑。
乡土材料的利用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地域性乡土材料是这个时代生态理念的产物,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融入风土人情美、历史文化以及时代背景,打造了特色地域建筑。因此,我们要保护生态绿化和乡土材料带来的地域乡土文化,弘扬乡土文化并发展乡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