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

2018-02-15 09:15本刊
今日民族 2018年12期
关键词:怒江州怒江民族团结

·怒江江怒浪急·

怒江地处滇缅、滇印、滇藏接合部,区位特殊,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处,有傈僳、怒、独龙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9.5万人,占总人口的93.6%。长期以来,各族群众密切交往,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和良好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怒江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奋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跨越发展。但是,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相比,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比,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存在问题依然突出,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当前,怒江州正处于脱贫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利益纠纷和矛盾不断凸显,使民族工作在增进团结、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上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既是怒江各族群众之盼,也是怒江现实发展之需。坚决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让各族群众过上殷实富有的日子,关键是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核心是把全州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力量充分汇聚起来,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形成决战脱贫攻坚和发展民族经济的强大动力。

举措和成效

2013年4月,怒江州正式启动示范区建设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作出十大示范,实现三大跨越”的目标,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推进,提出到2015年全州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面建成示范州。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高位推动。一是成立了由州委书记任组长,州长、州委副书记、常务副州长、统战部长、分管副州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示范州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民宗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二是组建了政府分管领导直接负责指挥调度的示范创建办公室。三是近年来,国家和省级领导多次深入怒江调研,对怒江州的民族发展事业给予了有力的督促指导和特殊的关心支持,极大地推动了我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步伐。

(二)制定措施、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一是根据怒江示范创建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了《关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州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10大示范创建目标、50项具体的示范创建内容。二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统一部署,2017年编制出台了《怒江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规划(2016—2020年)》,设6大示范创建工程、30项示范创建项目。为压实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同时下发了《怒江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了组织领导、思路目标、职责任务、办法措施。三是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创建推进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困难和重大问题。

(三)精准施策、合力攻坚、成效显著。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和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决战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怒江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是根据省发改委印发的《怒江州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行动计划(2016—2020年)》,州委、州政府制定了《怒江州脱贫攻坚全面小康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2016—2020年)》《怒江州深度贫困脱贫攻坚计划(2017—2020年)》,并在州委八届二次全会上作出了坚决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脱贫攻坚扎实有力。二是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和突出优势培育特色产业,脱贫攻坚成效显著。80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建成安居房10486套,加上国家扶持、群众自建部分,绝大部分农村危房及丧失生存条件的群众住上了安全、舒适、漂亮的新居。核桃、漆树、花椒等木本油料种植达240多万亩,草果、重楼、云黄连等特色农业及药材种植120多万亩,大小牲畜存栏120多万头(只),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7个,新增注册商标236件。三是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选聘6388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93亿元。四是抓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惠及5.63万人。行政村道路硬化和农户通电率达100%。广播电视、通讯基本全覆盖。村间道路硬化全面铺开。五是积极争取对口支援和社会帮扶。珠海市、三峡集团、中交集团、云南能投集团等企业帮扶怒江成效显著,2017年29家民营企业投入帮扶资金4055万元对32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2017年3.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24个贫困村出列。

(四)夯实基础、增强实力、跨越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关于支持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三个民族自治州加快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以交通建设为主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二是2017年筹措地方债券资金7.64亿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亿元,先后集中开工97个重点项目。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4个PPP项目进入省级和财政部项目库。三是全力推进保泸高速公路、怒江美丽公路、兰坪通用机场、大华桥电站等重点项目建设;剑兰高速、兰云高速兰坪段已经开工;六片红色旅游公路、G219丙吉公路、怒江六库机场公路试验段已经建成。保山至泸水、大理至兰坪铁路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欣欣向荣的六库新城区·

·丙中洛美景·

长期以来,各族群众密切交往,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和良好局面。瓦姑水库蓄水试运行,弥勒坝水库开工建设。黄登水电站下闸蓄水,国内首座220千伏固定串补站建成投产。四是怒江州职教中心、民族体育馆、民族语译制播控中心、州医院改扩建、州文化馆、州老干活动中心、州敬老院等一批民生工程竣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的状况。五是强力推动文化旅游、特色生态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生态食品及消费品制造四大重点特色产业。泸水、兰坪生物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福贡县草果加工厂等一批特色食品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六是加快发展旅游先导产业,丙中洛、独龙江、罗古箐列入全国全省一流风情小镇名单,建成23个民族旅游文化展演点、25个旅游特色村、30多个观光休闲景点景区。2017年接待游客370多万人次,实现收入47.48亿元,增长30.8%。

(五)注重民生、加快建设、保障有力。一是认真实施第一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农村“五通八有三达到”的目标,三年投资18亿元,扎实推进沿边78个行政村、684个自然村抗震安居、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电话网络、活动场所、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沿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二是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重点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落实14年免费教育政策,9.17万名民族学生享受免费教育,6.17万名民族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贡山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输送2137名“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控辍保学”进一步加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13.7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明显提升。在中小学开设了民族团结课程。三是加快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截至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00%;农村低保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四是认真实施人口较少民族人身意外伤害和民房保险工作。2017年投入100多万元启动了边民综合保险。为20万沿边群众和人口较少民族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2.71万户农村家庭购买农房保险。并对在读高中和大学生给予了助学补助。

(六)共创共建、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树立示范典型,推动共创共建。一是2013—2015年投入1.13亿元,实施了第一轮示范创建工程,创建了10个示范乡镇、52个民族团结示范村(社区)、30个民族特色村寨。二是2016—2018年投入1.85亿元,实施第二轮示范创建工程,建设1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个示范乡镇、101个示范村(社区)、13个民族特色村寨。多数项目已基本完成,部分项目正在实施。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已经形成。2016年多个示范村、示范社区获省级优秀示范社区、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乡村、中国最美村镇“人文环境奖”等荣誉称号。三是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着力打造“怒江花谷”、怒江和澜沧江流域特色产业带、生态旅游景观带和农林果产品交易带,生态补偿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制度有效落实,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7%,生态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共创建了7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35个州级生态文明村,贡山县通过省级生态文明考核验收。2016年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2017年,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和独龙江国家公园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独龙江乡荣获“全国森林文化小镇”称号。

(七)加强保护、注重传承、繁荣发展。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工作,构筑怒江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收集整理出版了《怒江非物质文化系列丛书》、《文面密码——最后的独龙文面女》、《怒的家园》等一批非物质文化和文物古迹资料集。四个民族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实施了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景颇族支系茶山人的民族语言保护项目,出版了《傈汉词典》、录制了独龙族、茶山人语词语音,三个怒族支系的《汉怒语对照词典》正在抓紧编写。三是支持开展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保护工作,一批民族节日得到了有效保护。申报了近300项民族文化保护名录,命名了一批国家、省、州、县(市)民族文化传承人。近年投入300多万元,开展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文化精品建设、“百名人才”培养工程建设。四是积极支持民族电影事业,补助70万元完成了普米族电影《归途》、独龙族电影《情系独龙江》的拍摄工作。五是四个怒江世居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大型民族歌舞剧目。六是积极组织参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多次获得佳绩。

(八)强化法治、维护稳定、促进团结。一是一批地方性法规出台和执行,为实现我州民族区域自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方资源、保障区域发展自主权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结合“六五”、“七五”普法,利用民族节日和法治宣传月、周、日,大力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民族团结政策法规意识。三是建立州县(市)两级领导联系民族宗教代表人士制度。充分发挥代表人士联系各族各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掌握了解和处置民族宗教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坚持和完善维护和谐稳定的长效机制。把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全州29个乡镇、92个重点村(社区)、15个宗教团体,切实做好影响民族团结和宗教和顺的矛盾隐患排查调处工作。五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从2014年起,州政府与4县(市)政府签订了《示范州建设目标责任书》,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签订了《示范州建设年度任务承诺书》,并将示范州建设纳入了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形成了各级各部门合力推进示范州建设的良好格局。

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全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发展基础。目前全州还有225个贫困村、16.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38.14%,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一是抓实易地扶贫搬迁,着力推动跨越发展。二是抓实生态扶贫,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抓实产业就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四是抓实精准施策,进一步夯实脱贫基础。五是抓实素质能力建设,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六是抓实作风整治,进一步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

(二)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一是持续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认真落实好“直过”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就学、就业特殊政策。三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提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是提升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水平。六是实施人口较少民族和边民保险保障。七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三)紧紧围绕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全力打实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才基础。一是扎实推进学前教育。二是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三是提升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四是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五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教育。

(四)紧紧围绕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全力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基础。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二是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三是推进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四是实施民族文化“双百”工程建设。五是实施民族文化校园传承工程建设。六是繁荣民族文艺体育事业。七是强化民族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五)紧紧围绕法治怒江、平安怒江建设,全力提供民族团结进步的法治保障。一是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二是依法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三是用法治手段保障民族团结。四是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猜你喜欢
怒江州怒江民族团结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怒江卡雀哇节
怒江 神秘绝美的“东方大峡谷”
美丽公路 串起怒江人民幸福的生活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民间方言的弦外之音
怒江州通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省级初验
补齐两大短板激发脱贫动力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怒江青年“五四”用朗诵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