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
在2015年国办发[2015]61号文件颁布后,明确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在进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上有了依据,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对于明确进入地下综合管廊的管线敷设也有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国家相关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出了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基本建设原则。
当前管线现状:洛阳市城区面积580余平方公里,包括洛河以北的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和洛河以南的洛龙区和新开发建设的伊滨片区。其中洛龙区安乐镇和老城区瀍河区老旧居民区建筑密集,道路狭窄,地下管网不成系统,地上地下设施亟待改造。新城区大面积开发建设的过去十年,新城区道路宽广,绿化率高,城市整洁有序。但是地下管线的敷设方式仍然是老办法——开挖填埋式,虽然增加了更多的管线并细化了分类,但是在根本上没有改变原有的敷设检修模式,拉链式反复开挖道路的顽疾依然存在。2013年洛阳市启动城市区地下管网普查项目,用了三年时间对现有的城市道路沿线地下现有现用的八种管线进行了普查,并建成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抗灾防灾的能力,但是由于尚未全面投入使用,并未全面发挥其作用。在国家出台政策后,国内并无成熟的地下管廊建设经验,尚无标准可循,管廊模型尚未定型,虽然地下管线入廊要求明确,但是各种管线对管廊的要求并没有明确。我国城市地下管线复杂,管线主体繁多,管线入地审批等存在一系列问题。
综合管廊建设机遇: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在旧城区和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区域的开发上独具特色,尤其是近年来在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下,洛阳市对旧城区的改造提升上集思广益,严格按照规划先行的办法逐步实施。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古城路、王城大道等快速路建设提上日程,目前规划方案已经在具体实施中。另外洛阳市作为河南省非省会城市,第一个获批建设城市地铁项目。
洛阳市的发展处在机遇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势在必行,把握机遇从自身实际出发做好长远规划,逐步进行地下管廊建设,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目前国内尚无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经验,管廊缺少现成模型可用,国家出台了相关指导意见,鼓励地方政府摸索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经验,制定管廊建设标准和管理意见。洛阳市城市地下管线业主单位比较多,管线入廊后各自的业主对管线后期检修施工等多有特殊要求以方便管线的接入与引出,管廊断面形式和布局等内部空间方面满足业主布线需要,尤其是管线和检修设备运行通道空间设计,管廊正常运行也需要综合考虑抗震防灾、消防、照明、供电、通风给排水、安全与报警以及智能管理等附属设施的配备。管廊模型的设计可以参考日本共同沟的设计,一方面考虑主管廊模型的设计,另一方面考虑沿线用户接入或引出管线的次管廊模型设计。主支管廊设计既能保证主管廊的严密性和整体性,又能方便沿线用户受益。据此,规划部门提出了三仓、四仓、五仓三种管廊模型,分别对应不同的城市道路,包括城市外围道路,城市主干道和快速路等。
近几年来,洛阳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常住人口剧增,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和涧西区人口和交通大增,新城区洛龙区和伊滨区开发建设迎来快速时期,相比早期规划,新城区在整体规划设计上更科学合理,道路宽广且布局合理四通八达,绿化丰富,地下管线网络系统化而且分类更详细科学。目前城区仍在不停地建设,路网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在更新路网和新建道路时,如果沿道路进行地下管廊建设,并将沿线的管线按照管线入地要求和设计方案移入管廊,随着路网的不断更新和路网的不断延伸,地下综合管廊也会逐渐形成网络。加之新建城区城市管线全部经过审批进入地下综合管廊,同时在进行城区主道路翻修时配套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并将沿线管线入廊,地下空间也将得到有效地利用。一方面能够避免全面建设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能够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6年洛阳市获批建设地铁项目,研究国办发《指导意见》,国家支持在轨道交通建设的同时建设地下管廊。洛阳市应该抓住机遇,争取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同时为其他城市建设地下管廊摸索经验。继国家指导意见出台,洛阳市也提出了地下综合管廊近期,远期,远景建设规划目标。在中心城区形成“干廊主导,连通各区;支廊补充,连接重点”的分层格局。将整个城市区管廊连接形成整体,统一管理维护,在中心城区形成干支线缆混合型管廊系统,最大限度发挥管廊经济效益。另外,洛阳市已实施古城路快速化方案,古城路路北部分路段现阶段存在高压走廊,因为地上高压线的存在,高压走廊对城市景观和城市土地集约有效利用造成很大的影响,按照要求,如果按照城市区高压线入地的要求,该路段沿线可增加相当大面积的利用空间,沿线区域城市意象将会更丰富具有表现力。古城路快速化的同时沿线建设地下综合管线走廊,符合国办发[2015]61号文件精神。在建设地下综合管线走廊方面,洛阳市依托地铁项目和古城路快速化工程大有可为。轨道交通建设对洛阳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如果在近期全面开工的1号、2号线和远期的3号、4号线交织组成的轨道交通井字网沿线同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那么在近五年就能够建成百余公里地下综合管廊,如此一来,地下综合管廊的框架就呼之欲出。纵观日本百年来的建设过程和经验,也是采取了循序渐进和不断抓住建设机遇的方式逐步建成今日规模庞大管理先进的共同沟。洛阳市的建设用地在近十年来得到了疯狂的扩张,伊滨新区楼宇高大、道路宽广、绿化丰富,但是在地下空间却没有借鉴或探索出很好的利用办法。地下相较于地上建设,地下空间的利用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地下综合管线的建设依然是简单粗暴开挖填埋式,管线信息采集归档工作并未及时进行,不平衡的城市空间利用现状制约着城市的发展。
洛阳市在2013年启动市区地下管网普查工作,并委托某专业机构依托ArcGIS平台率先建成了洛阳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并整合了最新的数字化地形图数据和地下管线数据,在更大的程度上服务了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不会止步并日新月异的,地下管线的建设也会不断建设更新,但是目前仍没有制定很好的数据采集归档入库方案。耗资千万的地下综合管网系统将会很快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而失去现势性。在此,强烈建议加紧确定管线数据补录更新方案,落实责任人和更新时限,确保管线数据的现势性。
拟建洛阳811“一呼通”系统,让所有的城市地面施工获得精确的管线信息支持,避免盲目开挖导致事故。地下管网的不可视性引发的问题不仅仅是检修维护难,更无法避免的是需要进行土方开挖时并不能准确得知地下管线的具体位置,城市生命线的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城市地下管线种类繁多,网络错综复杂,业主单位彼此交叉但又各自为政,对政府关于地下管线建设的政策把握和执行并不到位。规划引领城市建设,科学有序的规划能够强有力的落实离不开管线业主单位的大力配合和技术支持,如今国家层面已经出台《地下管廊建社指导意见》,对我们在建设地下管廊上给予了政策支持并明确了建设原则。地下管线管理部门须强化宣传工作,尤其针对管线业主单位,以保证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地下管线的敷设检修工作。杜绝不按审批方案施工,避免盲目施工。政府根据该指导意见根据自身实际大力进行地下管廊建设,软硬件同步建设的意义更大,一方面做好对现有地下管线的普查,建设地下综合管线系统,同时做好新敷设管线的归档入库工作,另一方面加强管线重要性宣传,让城市建设者了解到城市生命线的存在及其安全的重要性。在洛阳市为期一周的街头分时段随机采访中,仅有67%的群众能够明确的说出什么是地下管线,仅有27%了解我市进行了地下管网普查工作,但是了解我市已经建成地下管网系统的比例不足5%,而且这5%的人群中绝大多数是从事建筑开发或者曾经从事过该行业的。
与英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在地下综合管廊方面建设起步较晚,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61号文件,给我国各省市各部门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意见。截至2016年底,已经有二十五个城市获得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的中央财政支持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城市。使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步入正轨和快车道。
鉴于洛阳的实际,大力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地下管廊建设目前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地下管线的普查和建库工作又不得不早日进行并投入使用,避免更多的盲目开挖导致事故的发生,普查和建库对洛阳市来说更符合实际也更快捷,又能够符合国家立足实际规划先行的基本原则。2012年洛阳市启动地下管网普查及地下管网系统建设工作,中标建设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对洛阳市建成区进行地下管网普查并建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