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建筑营造手段之集装箱改造
——地震灾后临时性安置住房设计

2018-02-14 10:36:17陈楚寒李永昌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7期
关键词:住户屋顶集装箱

陈楚寒 李永昌

(常州大学 常州市 213000)

引言

地震突如其来的发生,灾后数以万计的市民住在临时避难所。灾后的安置工作,在如何做好灾后人们安置与重建家园中起到重要的衔接,这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性质的社会问题。身怀着这份人道主义,我决定对地震灾后人们的居住问题进行探索,了解到了很多灾后应急居住区的搭建及使用的材料。本次设计是一次应用创新型的设计尝试,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对物体进行创新改造。设计师创造的形式随功能的变化而变化,设计的表现形式都必须围绕着功能。我将在本次毕业设计中对集装箱进行创新改造,在满足受灾后人们心理和生活上的需求同时达到美观大方。

1 设计定位

国际背景:

全世界国家中,日本是我们灾后人员安置建设中最应该借鉴的国家,如我们最近的:2016年3月发生的重大地震,一系列地震造成巨大遇难,避难是他们每天生活的全部。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孕妇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做为重点保护对象被接入住酒店。放眼全球,避难生活和病患对于政府和社会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应急的临时性安置住房供不应求,不只是日本乃至全球,当突然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型自然灾害以及一些衍生灾害时,让灾民尽快转移到能让他们安心度日的住处。

探索如何解决艰苦的居民基本生活条件,物业管理人员的空缺,易损简陋的生活设备,居民自身不能适应在后的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居民关系疏离等。

2 定位分析

灾害给国家经济带来沉重打击,安置工作刻不容缓,安置住宅需要具有易拆装、造价低、建造速度快、能标准化生产等特性,而集装箱同时满足这些特点,由集装箱改造的简易住房非常适用于灾后安置。

针对灾后人员安置面对的一些问题,我设计的临时建筑以集装箱为每个住户的居住区,将多个集装箱叠加组合形成整个的临时性安置住房,由中央开敞楼梯间进行交通联系,在空间中既疏离又紧密,充分考虑到到灾后人们心理。

3 设计说明

3.1 建筑材质的选择

建造室内部分我采用“可变动模块”的室内结构,所谓“可变动模块”就是基于设计的可适用性和可推广性,以钢管手架作为标准化框架,承重加固,并作为内部可变形空间系统的基础框架,可灵活的对其进行水平和竖向的灵活的功能区分,并且最大限度的将功能在竖向叠加,空间利用最大化。

而我运用集装箱的材料是彩钢板,原因是彩钢板临时性建筑是在我国建筑工地上常见的临时性建筑形式之一。运用在临时建筑中经济美观且提高了效率,符合设计中每单元住户的生活安全需求。

3.2 屋顶绿化在这次设计中的运用

在集装箱顶部,我运用海绵城市的设计理论。由于灾后城市房屋坍塌城市绿化被毁坏,灾后重建工作压力十分大,灾后城市的恢复可能要5~10年,在这样一种严峻急迫的情况下,屋顶绿化在集装箱顶部的设计更多考虑到在灾后这样一种情况下,人们长期住在安置房中他们的身体和生理健康。

集装箱材质本身相对轻薄,所以我针对集装箱屋顶的特点专门设计——采用无土种植法,不会对屋顶安全及寿命造成任何影响,非常干净环保可重复使用。而且无土种植法施工方便,并且有效保护防水层和建筑屋面,延长了维修时间和使用寿命。不仅有上述优点,无土绿化可代替隔热层,隔热效果非常好,解决了集装箱隔热性不好,有较高导热性的缺点,有效的降低使用能耗。我在每单元的屋顶设置了太阳能板,种植矮小的直立花草,可解决绿化和太阳能排布问题。

3.3 太阳能板在这次设计中的运用

除了屋顶绿化以外,我在这次设计中运用太阳能技术,在每单元集装箱顶部装有智能太阳能板,作为光与热的转换,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能给每个居住者享用。在灾后的避难过程中,大多数受灾群众不愿意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与陌生的认为邻,而大多数的安置房都没有独立卫生间独立灶台,大多为公共设施,如:公共浴室,公共洗手间,而厨房也是设在住户单元外影响走廊使用,影响空气流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太阳能板设计在每户的顶层,为住户提供了清洁、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每单元住户都可享用独立厨卫。

太阳能的运用是考虑到这个临时建筑整体“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生态可持续才是城市建设的长久之计。作为一个设计者,我们应该在设计中体现出对时代对社会的责任感,设计应该落到实处。

4 设计总结

在设计中,我逐渐感受到设计者只是履行了一个设计师平凡的义务,却为灾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平凡的变化。就像临时建筑的鼻祖坂茂,他用一生去研究,他的设计为世界人民创造出了非凡的价值。在人道主义道路上,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设计者我学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我十分认同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观点,创意不是在于它的形式,而来自平凡的生活。我将他的这句话深入体验生活,也是我对“设计以人为本”的深刻体验。

[1]肖毅强.“临时性建筑”概念的发展分析[N].建筑学报,2002(7):57~58.

[2]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坂茂.超级纸屋——日本馆世界建筑[J].2002(11):26~28.

[4]王发堂,徐宇甦.伊东丰雄的建筑思想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22~23.

[5]王蔚,魏春雨,刘大为,刘扬.集装箱青年公寓建筑设计研究[J].新建筑,2011(3):31~32.

猜你喜欢
住户屋顶集装箱
美军一架C-130J正在投放集装箱
军事文摘(2023年5期)2023-03-27 09:13:10
借“光”生财的屋顶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屋顶屋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4:12
虚实之间——集装箱衍生出的空间折叠
现代装饰(2019年7期)2019-07-25 07:42:10
屋顶上的马
顶层住户的无奈——渗漏篇
简单的高招
屋顶的雪(外四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14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住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的通知
青海政报(2017年12期)2017-10-16 01:11:45
我家住在集装箱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