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铁鞍山附属地历史建筑风格特征浅析

2018-02-14 10:36:17汪海鸥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7期
关键词:满铁建筑风格鞍山

张 冰 汪海鸥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辽宁鞍山 114051)

1 引言

建筑风格指的是在建筑设计中,从内容和外观上所反映的特征。不同国家与其地域文化会造就不同的建筑风格,建筑风格受所处的历史时期、地域气候、传统文化等制约以及建筑形式风格,例如建筑材料、建造技术、使用功能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满铁附属地”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造就了鞍山历史建筑的文化特色,使鞍山成为了日本建筑师探寻现代主义建筑的实验田,杂糅了西方文化、日本文化、中国本土文化的建筑应运而生,呈现出多元化的建筑风格体系。

2 历史沿革

鞍山的历史建筑是记录中国东北遭受殖民掠夺的铁证,是鞍山成为满铁附属地时期,日本为掠夺其铁矿资源而修建的一系列配套建筑,种类繁多,囊括生产、生活、医疗、交通运输、军事等领域。所谓“满铁鞍山附属地”,是1916年日本侵略者攫取大孤山等8矿区的试采执照后,在鞍山设立“制铁所”,并强占的大批土地。这些为了配合侵略、掠夺鞍山资源的大批建筑,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珍贵的历史遗迹,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不可磨灭的罪证。

3 分布状况

鞍山附属地以鞍山驿为中心,在铁路东西两侧发展城市建设,修建了工厂、金融、住宅与学校等一系列配套建筑。现存的“满铁鞍山附属地”历史建筑有台町小区、站前井井寮、鞍钢工业厂房日本遗留厂房、鞍钢大白楼、鞍钢铁东医院住院楼、鞍山市中心医院门诊等。

4 建筑形式

每个建筑都是有梁、柱、门窗等多个构件组成的,这些构件也作为建筑形式的语言,用来表现对建筑的直观印象,构成了建筑整体的形态特征及风格。在形式上,由于东北天气寒冷,所以要将日本建筑传统个性与中国建筑文化结合起来,同时西方建筑形式的发展也给中国建筑带来了影响。所以,今天附属地内所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多种西方建筑风格,例如,西方古典主义、折中主义、新艺术运动等,但都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日本和中国的建筑风格因素。

在结构上,“满铁附属地”内的主要建筑结构只有三种类型,其中包括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如台町小区为日式砖木结构建筑、井井寮、昭和制钢所研究所、鞍钢大白楼为砖石混凝土结构、昭和制钢所大病院为捣制混凝土框架结构。“满铁鞍山附属地”的砖混结构建筑物中,墙面和柱子一般采用砖来砌筑,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来修建,屋顶大都采用木屋架。砖木结构建筑中,构件大多采用砖、木合制而成,其中墙面和柱子是由砖砌筑的,楼板和屋架则采用了木材。由此可以看出,砖混和砖木结构的建筑中,屋顶、屋架都采用了木材料,体现出了日本建筑师对于木材的喜爱。

5 建筑细部构造

“满铁附属地”时期,日本在鞍山建造的建筑物与日本国内的建筑类似,大多是欧式建筑风格,有着西式的细部装饰。

建筑立面上的门窗是观察一座建筑风格特征的最直观表现,鞍山的历史建筑中,常饰有半圆形的老虎窗及欧式的山花或柱式,呈现出一派欧洲气息。满铁鞍山病院早期的建筑及附属建筑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座二层砖混建筑的红松坡屋顶上,设有小巧的半圆形老虎窗,同主入口处的欧式山花以及拱形门窗一起丰富了立面造型,体现了当时日本建筑师对西方建筑思潮的学习与应用。

另一个极富西方建筑特色的代表就是井井寮。井井寮就是鞍山唯一一处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寮房,是“满铁”时期的集合型社员宿舍。其建筑立面线条柔和,细部构造精美,是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的精品。三个立面均设计成弧线形山花,在转角处的塔楼顶部同样设有相同尺度的山花,在这些山花之间,设有半圆形的老虎窗,以粗石砌筑成的单拱券塔楼入口周围也设计成贝壳花纹式,充斥着浓郁的俄罗斯风情。

另外,受到东北寒冷气候的影响,竖向窄窗也成为大多数建筑立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如鞍钢大白楼,立面窄窗尺寸大小一致,排列有序,无丰富变化,既兼顾保暖效果,也因为构造做法的限制。

6 文化影响因素

东北地域的建筑发展脉络,本是由内外双层文化圈组合而成,内文化圈是东北各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与发展历史,外文化圈则是由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日本等民族对东北文化的辐射及渗透。在近代却因为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尤其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打破了东北双层文化圈结构,将周边国家对东北建筑文化逐渐影响与渗透的方式转变为帝国主义文化的强行切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了现代化进程,在建筑方面,日本脱离了前期的中国文化圈,全面向西方文化学习,但同时也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这样一个思变与谋求发展的时期,西方的折中主义思潮、新艺术运动都使得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建筑深受其影响。

7 地域因素

由于中国东北的气候条件和日本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仅仅吸收西式建筑文化,不能满足日本人在东北的生活要求。日本本土建筑大多单门独户,体量小巧,简洁古朴,且为适应地震频发的地理环境,以木质为主,建筑质地轻薄,然而,这些并不适合寒冷的东北。因此设计师在建筑形式上迎合了东北的地域环境,使用能抵抗严寒的建筑材料,增加东西向开间长度而缩短南北向进深,采用合理的门窗洞口尺度来适应北方的寒冷气候。所以,“满铁”时期的建筑不仅具有传统的日式建筑特点,也受到了中国东北地域性的影响。

8 建筑价值

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承载者,能充分反映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建筑也是城市面貌的缔结者,它们记录着城市文明的兴衰更迭,从各个方面诠释着人类文明的演变过程。历史轮转赋予建筑历史价值,特别是“满铁”时期,尽显东西方建筑文化碰撞与交融,同时又结合了地域特征,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是人类文明活的见证。“满铁附属地”的出现使中国东北地区吸纳了最先进的国际建筑思潮与技术,成为近代建筑风格的开辟者,也让我们探索世界建筑文化的历史有迹可循。

9 总结

“满铁”时期内,东北许多城市处于日本殖民者的统治之下,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满铁”运用了西方近代先进的城市建设思想,并结合日本建筑文化因素,在地域性限定条件下,建设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满铁”城市和建筑。这种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建设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鞍山的城市与建筑的发展。从建筑学本身的发展来说,这些历史建筑的出现使中国得以接触世界上先进的建筑理念与技术,融合出符合中国本土的独特建筑风格,这些风格的出现为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及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依据。科学合理的保护这些历史建筑,不仅是对建筑进行的必要工作,也使得城市历史发展的完整性和时代性得以保留。

[1]何 璇.长春满铁附属地建筑风格特色与保护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6.

[2]雷家钥.南满铁路附属地历史建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满铁建筑风格鞍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满铁研究述评
鞍山烈士纪念馆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满铁研究中心
满铁对清代东北内务府官庄的调查
张铭:向全球传递家乡文化融合中外建筑风格
华人时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8:50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浅析云阳彭氏宗祠的建筑风格和文物保护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角度分析
中式建筑风格设计中传统窗花的应用研究
鞍山“网格式”服务解难题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