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曼倩
(东莞市振惠通永兴混凝土有限公司)
我国商品混凝土主要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诞生的,在现阶段商品混凝土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为水泥、粗细骨料、水以及一些矿物掺合料以及外加剂等。这些原材料在通过特定的比例搅拌之后就会形成混凝土。商品混凝土相对于普通的混凝土来说其通过专业的厂家进行处理生产,在通过车辆直接运输到施工地点,商品混凝土就是一种商品。但是因为商品混凝土并不是完成品,是一种半成品,在实践中必须要加强生产以及施工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就是通过各种原材料搅拌形成,在搅拌过程中就产生大量的粉尘,这样就会给空气以及水资源等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与影响。而商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会远离人口密集的地区,这样就会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给人们带来的污染与影响,也降低了噪声污染。
混凝土技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创新在进步发展,在商品混凝土生产中应用各种新工艺以及材料,有效的提升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相对不传统的混凝土生产工艺来说,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质量以及效率更高,计量也更为精准。
商品混凝土就是将混凝土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出售,这样就有效的节省了施工空间,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环境,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为现场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要想加强对生平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必须要明确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要点,加强对商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原材料比例设计、设备与计量、运输管理与控制等相关内容,加强生产质量监督,进而在根本上保障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其具体质量控制内容如下:
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与传统的混凝土施工作业中的原材料相差不多,主要的成分就是水泥、矿粉、粉煤灰、骨料以及水分等。在商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种材料的配比都是基于特定的标准以及依据开展的。在一般状况之下主要就是基于工程的具体要求以及材料的性能合理的确定原材料。原材料在控制上存在一定的空间,不同材料的来源、种类以及等级原材料禁止混合应用,如果材料配比不合格就会导致混凝出现变形、裂缝等质量问题。对此,必须要重视商品混凝土原材料采购过程,对其进行系统的严格审查,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
通常情况之下,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配比主要就是基于合同要求以及规定的设计要求开展,但是在实践中生产混凝土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实验验证,对于存在的偏差问题要系统调整,对于存在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或者在原材料被更换的状态之下,必须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比例进行重新实验。要加强对混凝土质量以及材料的监督管理,保障其与既定的规范要求一致;同时,必须要对粉煤灰、矿粉以及外加剂的各种材料进行选择分析,合理配置比例,保障质量。
要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要选择精准的设备以及各种计量系统。同时,在实践中必须要基于既定要求,通过计量部门对其进行系定期的检查与审核,保障其合格精准;而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原材料的计量误差分析,保障其在允许的范围中。
商品混凝土的在运输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降低质量,对此必须要对其进行系统管理与控制、混凝土运输的车辆要应用专业的搅拌运输车,而为了保障混凝土的均匀状态,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等问题,商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基于特定的规定开展,在运输过程中避免随便加水;在卸料过程中要适当的添加外加剂;通过实验确定混凝土搅拌时间,在加入外加剂之后必须要对其进行加速搅拌处理,进而保障其整体质量。
商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是凸显其价值,保障生产质量的关键内容,在实践中必须要提升对以下几点的控制:
商品混凝土生产完成之后,要基于规定要求之后,生产商要提升各种资料,其主要有混凝土运输(发货)单、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书、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混凝土质量合格证、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同时,商品混凝土在交货过程中必须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检验,在商品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中对其进行立即采样,通过坍塌度实验了解各项性能指标。在采样过程中要随机开展,可以在相同的运输车辆,也可以是不同的运输车辆中进行抽取。
3.2.1 卸料施工控制
商品混凝土在运送到施工现场之中,必须要及时完成卸料处理。在常规状况之下,商品混凝土出厂到卸料的时间要控制在2h之内,而最长也要控制在3h之内。在夏季则要控制在1.5h之内,禁止超过2.5h。同时,在卸料之前要让混凝土搅拌车高速转动30s左右,然后在对其进行卸料,这样才可以保障混凝土的均匀性。
3.2.2 浇筑作业控制
商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基于特定的顺序开展,这样才可以保障其质量与效果。在操作中要保障其遵循由远到近的原则进行浇筑作业;同时,在相同的区域中要始终坚持向后水平作业的浇筑原则,要对其进行连续的分层浇筑作业;最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间隔时间。同时,必须要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控制的质量监督,避免重振捣浇铺作业的问题。要保障浇铺有序开展,振捣基于方向系统作业,进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开展此项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火候”。
3.2.3 收面作业控制与处理
在实践中必须要基础底板作业、楼板作业、楼梯作业、路面等板面混凝土的二次施工以及多次抹面,加强对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的这段时间内的抹面工作,进而预防裂缝问题的出现。合理控制混凝土中水分蒸发,避免因为水分蒸发不均匀导致的收缩裂缝问题的出现;合理控制泌水沉降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导致的沉缩裂缝问题。同时,在收面工作完成之后,要通过地膜贴对其进行系统覆盖,这样才可以有效的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进而提升混凝土的保水性。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建设在不断扩大,在这些条件的综合作用之下,商品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其建筑质量。对此,为了保障上哦混凝土的质量,提升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要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生产以及施工控制。在实践中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合理分析,系统监督,加强对商品混凝土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控制,进而提升其整体质量。
[1]梅连军.连续刚构桥施工高强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6(4):64~67.
[2]王文军.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
[3]张文富,张金,唐世刚.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工程与建设,2016,30(4):553~554.
[4]郑贵龙.路桥沥青路面工程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