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长乐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在当今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的带动下,我国各个产业领域都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的龙头产业,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及加快经济飞速增长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欣喜之余,建筑职业病日益突出问题也令人担忧。建筑职业病影响因素繁多复杂,建筑工人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接触各种各样的有害物质,不仅给公认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还会带来巨额经济损失,因而,从根本上了解建筑职业病,抓住职业病的危害特点,分析建筑职业病的影响因素,做好防护措施十分关键。
众所周知,建筑行业涉及各种材料,而且作业环境大部分在户外。因而造成建筑行业的职业危险因素来源种类纷繁复杂。例如,常见的建筑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工业粉尘(水泥、沙尘、矽尘、电焊尘等)、紫外线、化学毒物、高温高辐射、高气压以及低气压等。工业粉尘由于粉尘颗粒的大小给建筑工人带来的损伤程度严重不一。而化学毒物由于毒物的成分复杂,种类多种多样,给人体往往造成更大的不可预知的伤害。例如:装修设计中常用的油漆、涂料等产生的苯、甲苯、二甲苯,甚至含铅、汞等重金属毒物;铺路、防腐工程产生的沥青烟,而防水工作中除了产生沥青烟,还有煤焦油、甲苯等有机溶剂以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石棉等化学品;电焊工作常常产生镁、镍、铁、锰等金属化合物以及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由于施工现场及工作环境的约束,防护措施受到极大限制。建筑工人长期在如此环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且自身防护工作实施困难,势必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险因素众多,为适应行业发展以及自身防护的需要,准确全面的识别职业方面的危害因素极为重要,因此,我们要了解建筑行业的职业特点,学会辨识职业的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施工前辨识和可施工过程辨识。
所谓施工前辨识就是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前对施工现场的卫生、安全的调查状况,如需要明确施工现场化学废物、污染物质是否得到有效安置、排污管道的位置以及是否通畅等。对于工程的项目经理,其职责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以及施工工艺要求对职业病的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识别排查,全面掌握施工环境条件,列出所有出现及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为更好地保障建筑工人身心健康。危害因素的识别范围不仅要包括正常运行情况下所有施工项目,还包括特殊情况的作业活动,如紧急状况、事故状况、临时作业以及恶劣天气高温暴雪等,处于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所有设备设施物资都有可能成为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对于详细识别危害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施工环境:要全面了解施工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气候条件、交通运输、救援物资以及地形地貌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等;(2)运输路线:施工过程中常需要的主要干路、支路,各个施工区其作业点面相互交通的道路情况、和外界交通联系路线等;(3)施工材料和工具:建筑工地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钢筋木质材料加工、屋面地面防水系统、装修材料的施工条件环境、有毒材料安置情况等,施工的工具、设备、重要设备的备用设备以及设备安全用电等;(4)施工布局情况:对功能进行分区,高温、噪音、有害物质处理、建筑物品放置、根据风向以及卫生防护距离调整方案等。
除了施工前的辨识外,施工过程辨识也十分重要。项目经理关键职责所在需要请专业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部门对施工过程出现的危害因素进行准确、合理、全面的识别、检测和评价,以保证更好地控制防控重点。常需要识别检测危害因素的种类、强度浓度、接触人数及时间与不同岗位以及不同施工阶段职业病发生的危险程度,进而对危害因素有全面掌握和认识。此外,施工的材料、设备等也有可能成为危害因素的一部分,项目经理需要全面排查,竭尽全力,全面对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检测和评估,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努力保障建筑工人职业卫生保护。
现阶段,我国对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治措施分为三级防控措施:一级预防针对岗前的建筑工人,需要对工人进行岗前宣传教育、体检以及个人防护,同时监督检查管理部门等,使其发挥相应的职责;二级预防是对在岗以及已经离岗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健康体检,了解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及早发现职业禁忌症以便及时进行岗位调整,对于职业病潜在风险能够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竭尽全力为工作人员的健康服务;三级预防是对已患有职业病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努力减少伤残和死亡,抚慰患者及家属,保障建筑工人的精神、身心健康状态。三级防预的措施为建筑职业病的防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建筑职业病的防预措施。
职业病的防治措施要以防预为主,同时还要结合防治措施,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理念。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保障建筑工人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工人交纳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工人的健康状况。要大力研发利于建筑工人健康的新技术、新材料,大力限制使用危害严重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材料、工艺。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建筑工人防治职业病的宣传教育,嘉奖在防治职业病方面成绩优秀的工人,鼓励大家积极学习,提高工人整体防范职业病的知识水平,树立工人的自我防范意识。显而易见,为促进建筑行业稳定良好发展,减少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的出现,及时预防,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成为的重中之重。
建筑工人由于长期接触各种粉尘,常见粉尘有:水泥尘、木屑尘、铁锈尘和砂石尘等。这些粉尘给工人带来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引起的尘肺。因而要加强尘肺的预防措施:首先,施工现场的防护:建立水泥、沙土等易扬尘材料的存放处,设置警示标志,不使用时不要靠近,切任何人不可以随意拆除。其次,工人自身防护:给每位建筑工人佩戴防尘口罩,严格执行正常作业时间,任何人不得超时工作,恶劣天气如遇大风或者沙尘天气,可以缩短工作时限或者暂停工作;最后,检查措施落实:做好检查措施工作,能够对突发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状况、检查工人施工现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每月不少于一次,并不断培训工人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有毒物质相比于粉尘虽然少见,然而一旦出现有毒物质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有毒物资的处理要重点防护。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中,我们首先要加强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建立健全防毒组织机构,自觉遵守《职业病防治法》,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以及工业卫生标准等相关规定。定期检查、评估施工活动情况,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对施工产生的污染物质遵守规定排放,做到有效处理,杜绝二次污染。此外,要积极采用低毒无毒环保产品,用新材料替代有毒、高毒施工方式,防止职业中毒发生。施工过程中加强通风,减少有毒物质残留污染环境。在个人防护上面,需要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岗前进行安全和卫生知识教育,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编制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辐射危害主要来源于紫外线、红外线等,长时间接触会对人体皮肤、眼睛等产生危害。因而从事焊接工作的职业人员需要加强防护。在施工操作时,必须佩戴防护面罩、眼镜、皮手套,还需要提供白色工作服以及焊工专用皮鞋。如果多台焊接作业同时进行,还必须采取隔光措施。
建筑工地常常需要各种大型机器,势必会产生噪音。长时间处于噪声的环境中工作,对人体精神、心理等健康均会造成影响。因而需要对施工现在的作业人员加强防护。例如,在噪音大的区域设置警示标志,以免工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受噪声的损害。定期对噪音大的机械进行保养维护,尽量减少噪音污染。个人防护上,作业人员佩戴防护耳塞,严格遵守正常工作日志,杜绝施工人员的超时工作。
对于施工现场振动危害也要给予一定的重视。首先要求作业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建筑工人进行操作时,需要佩戴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轮流作业,避免延长工作时间影响工人休息,坚决杜绝作业人员超时工作。此外,要定期对工程安全进行检查,对操作的大型机械进行维护保养,减少振动和事故的发生,保证从业工作、环境等良好运行。
炎炎夏日往往给建筑工地的工作带来沉重负担。长期高温下作业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影响十分巨大。因而在高温条件下,要为职工准备充足的水分或绿豆水以及防中暑药品、器材。缩短工作时限,延长中午休息时间。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为保障其健康稳定地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切实保障建筑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因而要加大对职业病安全检查措施的重视。首先建筑企业要全面考察新建、扩建以及改建等项目,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项目要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然后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审查,用职业卫生的防护设施来控制消除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应从加强组织管理,定期对设备、器械进行维护、保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安全隐患存在,同时在个人卫生防护、保健措施上,要加大资金及教育投入,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加施工人员对安全等知识的储备,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实现预防为主,组织管理和个人防护相结合等综合治理。
建筑企业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命脉,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引进和使用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导致职业性有害因素日益增多,职业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此,我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现阶段建筑行业职业病因素的现状,在作业场所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为确保我国建筑行业等各个领域健康稳定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