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县农牧局, 四川 普格 615300)
猪水肿病也叫肠毒血症,主要发生于断乳后的仔猪,是由肠道内特殊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以及胃壁与结肠系膜面部和全身水肿为特征的疾病。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其特征为突然发病,头颈部水肿(部分病猪无此明显变化),肌肉震颤或麻痹,行动障碍,剖解见胃壁和肠系膜水肿。
本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生长快,体质好的猪更易发生。多见于春、秋二季,特别是更换饲料种类疑似与此病发生有关。本病发病率不高(10%~35%),但死亡率高。传染源为带菌的母猪和仔猪,因粪便污染环境而扩大传染。猪出生后发生过黄痢而痊愈的猪一般不再发生本病。
猪水肿病的潜伏期不长,发病突然,急性病例,常前一天晚上采食正常,第2天清晨已死亡在猪舍内,不见任何症状。静脉接种病猪小肠内容物的浸出液,接种后15 min即开始出现症状。早期仔猪突然发病,精神萎顿,食欲下降或不食。部分病猪腹围增大,由于声门水肿,叫声嘶哑。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病猪皮肤,用手指接触皮肤,呈剧烈不安;还有一些病猪可能有轻度拉稀而后大便秘结,排尿少或尿闭。病猪不愿走动,卧于一侧,肌肉震颤,不时抽搐,四肢划动,呻吟或鸣叫,站立步态不稳,盲目前进或转圈,继而前后肢麻痹。本病特殊症状是头面部、眼睑水肿,有时波及颈、腹部皮下(有些病猪无此水肿表现)。体温常无明显变化,很少超过41℃。病的后期体温多低于正常。心跳快而弱,心博动约140次/min,有的超过180次/min。呼吸快速,但到病的后期呼吸次数可减少至4~5次/min。病程为1~2 d,有的1周以上,病死率可达90%。
病猪剖解常见大肠系膜水肿和胃壁水肿,严重者厚度超过2~3 cm。胆囊、喉头、肾包膜、动脉管壁也见发生水肿。胸腔、腹腔及心包腔内常有较多的淡黄色积液,这种积液在空气中不久即呈胶样凝固。除水肿变化外,小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变化。有的病例水肿变化较轻,而内脏出血变化较明显。
本病根据发病日龄、特殊症状和剖解病变,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如从小肠内容物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并作血清型鉴定,对本病可能确诊。实际诊断中须注意与有水肿变化的疾病相区别。
猪丹毒有时也见眼睑水肿,炭疽、猪肺疫可发生颈部水肿,猪瘟也有发生肠水肿的,但这几种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以高热和败血性变化为特征,与本病不同。
贫血性水肿主要发生于体弱的猪,病程长,无神经症状,内脏也多无水肿变化。
缺硒性水肿还有其他病变(如肌肉水肿,颜色变苍白),且补硒后很快转变。
注意不要从有病地区引进新猪,带入病原。加强对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饲料改变要逐步进行,不要太突然,饲料配方要全价、合理。饲料内添加适量抗菌素,如新霉素、土霉素等,按10~20 mg/(kg体重),对本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治疗的原则是抑菌,解毒及利水消除水肿。用大蒜每头仔猪10 g/d,也有效果。对病猪可用卡那霉素(25万IU/mL)2 mL,5%碳酸氢钠30 mL,25%葡萄糖液40 mL,混合一次静脉注射,2次/d,同时肌注VC(0.1 g)2 mL,疗效较好。
猪水肿病是对仔猪危害较大的一种疾病。了解其流行特点,症状和病变,在实际生产中注重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才能对该病快速确诊。这对及时治疗猪水肿病,将疾病损失降到最低有着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