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螺城镇畜牧兽医站,福建 泉州 362100)
山地养鸡技术是利用果园林地、草山草坡等地的天然青饲料和昆虫、蚯蚓等动物性饲料放养家鸡,由于山地放牧,鸡抗病力强、成活率高,鸡肉营养丰富、 野味十足, 并且绿色安全无公害,能够很好的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山地鸡养殖前景广,市场潜力大,可以引导农民科学饲养,增加农民收入[1]。
应选择品种优质、抗病力强、肉质好、适合放养的土杂鸡或土鸡进行养殖,如河田鸡、丝羽乌骨鸡、仙居鸡、桃源鸡等地方优良品种。它们耐粗饲,抗病力强,虽然生长速度较慢,饲料报酬低,但肉质鲜美,价格高,利润大,可作为山地饲养的首选品种。
鸡场选址要尽量选择在有利于防疫,并且交通方便、地势高、排水顺畅的地方,不要选择在雾气大的地方,湿度高,不通风,易使鸡群产生疾病。为防止鸡群走失,放养区域应建立一定范围的栅栏或围网,可以防止天敌侵害、防盗和便于饲养管理。
鸡舍要选择在通风、干爽、保温、防寒,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可直接将鸡舍搭在半山坡,采用木桩搭架子,外面用油毡、帆布、稻草、茅草围成简易鸡舍。鸡舍周围应开挖排水沟,以防洪水冲击,粪便要集中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育雏室是一般采用砖木结构建成平房,也可利用空闲房屋进行改造,室内地面应平坦坚实,以便于清洗[2]。
山地鸡进出栏之前,要彻底清扫鸡舍及清洗用具,还需使用3%~5%的来苏尔水溶液进行喷雾消毒或用2%~3%火碱消毒,饮水器、料筒等用具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棚内地面及用具,应先用高压水枪冲洗,消毒完后空置3~4周再进鸡。
山地鸡饲料选择应以含玉米、豆粕、谷物、麦麸、等的全价颗粒料或混合饲料为主,还可用蕃薯、南瓜、树叶、木薯等杂粮代替部分混合料。所选饲料应精心配制,将杂粮与精料混合使用,不同生长阶段选用不同的饲料,并确保饲料用具及时清洗和清洁[3]。
育雏时间最好选择在3—5月份,此时气温回升阳光充足对育雏非常有利,育雏室应配备供温设施,以维持室内温度[4]。由于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差,因此,1周龄内,室内温度应保持在32℃~34℃,以后每周下降2℃~3℃,4周龄时应保持23℃~25℃。雏鸡应尽快开饮,开饮2~3 h后,再喂食,做到饲料、饮水不断,自由采食。育雏室应保持通风换气,湿度在60%~70%,保证雏鸡健康生长[5]。
当雏鸡1个月龄左右,由育雏室转到成鸡舍中饲养,可将鸡逐渐外放,慢慢过渡到山地放牧,白天鸡只在山上自由放牧,晚上回舍休息,早晚各喂料1次。早期可人工引导小鸡上山觅食和归舍,从外放开始,每天早晨一人在前边吹哨并抛洒饲料,引导小鸡哄抢,另一人在后面用竹竿驱赶上山。每天中午可在山上吹哨补食一次,傍晚再用同样方法引导小鸡归舍。经过5~7 d的训练,鸡群就建立起了“吹哨-采食”的条件反射,以后只要吹哨就可以召唤鸡群采食。
山地养鸡疫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应提前接种主要疫病疫苗。可根据疫情确定免疫程序:一般可1日龄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疫苗;7日龄新城疫、传支二联苗滴鼻点眼。14日龄皮下注射禽流感疫苗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饮水,饮水免疫的用量应加倍;28日龄法氏囊和新城疫、传支二联苗饮水;60日龄肌肉注射新城疫传支二联油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