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法”施工技术研究

2018-02-14 16:07:55邱彩新
建材与装饰 2018年42期
关键词:底板工程施工作业

邱彩新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工程建筑中,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的应用较为广泛。在部分重点工程施工中,使用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基础底板,受到早期水化的作用影响,产生大量热,增加了自身温度,极易造成混凝土开裂情况。因此,应用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必须要加强技术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技术手段。经过工程不断地实践,验证了应用跳仓法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混凝土工程的建设质量。

2 跳仓法的施工原理及优势

2.1 施工原理

从跳仓法施工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说,其是基于施工缝法,经过不断地优化形成的,利用施工缝,替代后浇带以及永久性变形缝。采用跳仓法,开展施工作业,对于裂缝的控制,坚持的是抗放兼施以及先放后抗原则,以抗为主的综合方法,控制初期收缩,避免裂缝的产生。由于各个工程的情况不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做好技术优化和创新,保证技术应用的效果。

2.2 技术优势

从工程实际来说,跳仓法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优化施工作业,提高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效率。同时在具体应用中,不使用膨胀剂以及各类纤维材料等,能够节省工程投资。跳仓法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明显,现和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优点为采取常规做法、应用较为广泛。缺陷如下:①施工工期长;②后浇带部分施工工艺较为复杂,混凝土养护时间比较长;③难以实现连续作业,常见窝工问题和停工问题等。照比跳仓法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方法的可操作性比较弱。利用跳仓法施工技术,不仅施工周期比较短,而且便于施工组织,人员和机具以及材料的调配较为简单。采取常规的施工缝作业,施工工艺难度比较低。不过跳仓法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施工技术队伍的能力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施工节奏快。

3 跳仓法施工的案例解析

3.1 工程案例概述

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改扩建及周边市政交通完善工程为例,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0.2万m2,占地面积约11.8万m2,总造价约34亿,主要由A、B、C三个地块、排水渠改迁和石园路工程组成。其中,A地块总建筑面积6.2万m2,占地面积3.38万m2,地下2层,地上1层,局部夹层,建筑高度24.65m。B、C地块总建筑面积约24万m2,占地面积约8.3万m2,地下2层,地上1层,局部夹层,建筑高度26.5m。基础形式采用筏板承台基础,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屋面为钢桁架结构。地下室为停车场及各类机房,地上部分设办证大厅、多功能厅、迎宾厅、新闻中心及展厅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南宁市重点工程基础形式均采用筏板承台基础,采取跳仓法施工技术,开展施工作业,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现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技术的应用,做如下论述。

3.2 跳仓法的施工布置

在工程施工作业中,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开展施工作业,在进行施工布置时,要结合跳仓的实际情况,做好分块的平面纵向以及横向尺寸大小的把控,使其处于合理范围内。对于地下室顶板以及基础底板,可以不在同跨内,各自分仓格。关于顶板布置分仓以及浇筑顺序等,可以参考基础底板施工工艺,不过要考虑到后期养护的实际情况,做好严格的把控。比如,地下室底板工程的施工作业,将底板划分为多个仓位,开展施工作业,图1为B、C地块施工平面布置图。

在具体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严格把控模板安装以及钢筋绑扎等环节,组织工程施工要素,保证工程作业的有效开展。将混凝土分仓时间间隔,严格把控在合理范围内,即7~10d内。采取分段施工作业的方式,开展混凝土流水施工作业,保证工程施工作业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要求,进行跳仓接缝位置的处理,按照施工缝的设置要求以及处理要点,做好施工质量的把控。对于地下室底板和底板,以及底板和外墙之间的施工缝,在预埋止水钢板时,对于预埋位置的选择,要选择构件厚度方向的中间,使用钢筋支架做好固定,不可以随意变形或者移动位置。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时,要设置钢筋网片,同时绑扎20目的铁丝网,将其和周围的钢筋相互焊接,保证其和止水钢板相互垂直。除此之外,为保证地下室部分的防水质量,对于地下室底板以及外墙的施工缝,必须要高于底板上表面,至少50cm。需要注意的是,封仓作业前,如何施工缝隙位置,存在垃圾杂物或者浮浆党的混凝土等,必须要做好清理,使用清水进行冲洗湿润,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的质量。开展跳仓作业时,间隔施工期间,对于施工缝位置,要布置宽度适合的彩条布,实现文明施工作业,以免杂物落入。

3.3 跳仓法的施工流程

在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作业中,跳仓法施工技术的应用,按照以下流程执行:①混凝土垫层的制作。②完成垫层的制作后,按照跳仓法施工作业的需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材料准备和技术准备等。③按照跳仓施工作业顺序,开展相应的施工作业。④在混凝土入模前,要进行温度测量,保证其能够达到工程作业的要求。⑤完成上述各项工作后,进行首次仓位混凝土浇筑作业。⑥完成浇筑作业后,进行收光作业。⑦对混凝土工程,要做好覆盖养护处理。⑧为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要做好温度的实时监控。⑨按照首次作业的流程,开展第二次仓位的浇筑作业。完成后,进行后边各个仓位的混凝土浇筑作业[1]。

3.4 跳仓法施工中的控制重点

垫层部分:进行垫层制作时,要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保证材料的质量,能够达到工程施工的要求。制作的垫层,完成浇筑作业后,要保证不拉毛,表面要平滑,便于减小地板收缩变形时所产生的拉应力。

前期准备:为保证跳仓法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开展施工作业前,要严格按照跳仓法施工技术应用规范,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明确首次、第二次等仓位。同时要做好标高复核工作,给模板进行浇水。对于混凝土工程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要做好配比和运输等全过程的质量把控,若发现坍落度不合格或者其他问题,要及时退回混凝土公司。

施工缝:对施工缝的设置,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置。使用港版止水带,并且在跳仓大梁搭接的位置,布置两层细纱钢丝网,固定在钢筋上,完成浇筑作业后,要做好外露钢板表面的清理工作。

温度:当混凝土材料进入现场时,要组织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入模温度的测量,保证能够达到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也就是不超过32℃。如果发现温度过高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退回混凝土材料[2]。

浇筑:在施工作业中,采取分层浇筑的方法。在筏板梁位置,先进行底板浇筑作业,再进行筏板梁的浇筑作业。开展分层浇筑作业,要开展二次浇捣作业,使用振动棒,在指定位置进行振捣作用。按照快插慢拔的要求,做好混凝土密实度的把控,避免引发裂缝问题。在施工作业中,若出现泌水的情况,要使用水桶进行排除,或者采取引水的方法抽出,并且设置专人负责监督,以免造成裂缝问题。

养护:完成浇筑作业后,在底板混凝土上,要覆盖一层土工布,再铺1层塑料薄膜,保证其和土工布能够严密搭接,采取喷雾养护的方式,进行10d及以上的养护。对于墙体部分,使用喷淋管,进行淋水保湿,将拆模的时间,维持在10d左右,借助模板的作用,做好湿度的维持,进而减少混凝土外露的时间。在养护作业时,成立养护工作小组,派遣养护督导员做好监督,保证各项养护工作能够全面落实[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面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采用跳仓法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工程顺序,开展施工作业,能够保障作业的效果和质量。文中结合实例,分析了跳仓法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和质量把控要点,共享给行业人员。

猜你喜欢
底板工程施工作业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快来写作业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软土地基上超长底板节制闸沉降及应力分析
底板巷一巷两用的回采工作面防火实践
底板隔水层破坏的力学模型及破坏判据
底板瓦斯抽放巷防误揭煤快速探测方法探析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