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花都高校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2-14 12:30梁晓莹刘聪颖李丽莹胡静张伟洁易芳芳
现代盐化工 2018年5期
关键词:垃圾分类师生

梁晓莹,刘聪颖,李丽莹,胡静,张伟洁,易芳芳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1 环境污染问题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出台,越来越多城市开始注重垃圾分类问题。广州在2017年年底正式公布施行《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广州垃圾分类已经拥有法制保障,而且民意调查显示,超过80%市民知晓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必要性,并支持立法推行[1]。在2018年十九大的召开中,国家积极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要肩负起社会责任,保护环境从进行垃圾分类做起。同时,响应我国垃圾分类收集在一些城市试点的号召,为中国城市及高校对生活垃圾无害化的综合处理,实现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本项目对广州市花都区各高校垃圾分类现状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提出对策,希望对各高校处理垃圾分类问题有借鉴意义。

2 调查设计

调查作为收集有效信息和数据的基本方法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术研究当中,同时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问题的各方面情况,因此,调查的设计是论文必不可少的奠基石。本次前期调查设计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分析并总结花都区各高校在垃圾分类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从而为广州市各高校进一步处理垃圾分类问题提供参考。调查小组成员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参考大量文献设计了《关于花都区各高校垃圾分类情况的调查问卷》,并采用网络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花都各高校大学生、教职员工的垃圾分类态度与行为实践、垃圾分类知识了解渠道及掌握程度、垃圾分类的阻碍因素及原因调查、对学校分类垃圾箱分布现状的满意度及设置的合理程度等方面展开调查。其中,纸质版调查问卷是通过走访广东行政职业学院和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花都高校,随机抽取50个人进行填写;而电子版调查问卷是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进行发放、转发及填写。最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461份,其中电子版411份,纸质版50份。

3 花都高校垃圾分类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3.1 高校学生缺乏垃圾分类知识,学校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花都区各高校在校人员实行垃圾分类过程会遇到分类意识淡薄、概念模糊、意义模糊的问题。在分类垃圾时,许多人扔垃圾只寻求个人方便,很少人关注垃圾分类桶的标识;还有大部分在校人员没有充分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分不清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区别。

出现上述情况,除了少部分人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还比较模糊,认为没有必要实行垃圾分类的原因之外,还有宣传力度不足的缘故。65.51%的调查对象表明学校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重视程度还不够,花都区各高校缺乏对于垃圾分类等相关环保意识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垃圾分类方面相关的活动宣传、环保海报、横幅宣传等各种环保倡议形式相对较少。

3.2 受个人袋装化习惯影响,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不佳

大多数人对于垃圾处理都是袋装化,较少人会进行垃圾分类。这样在实行垃圾分类时,师生受平时的习惯并不能及时进行分类,出现乱扔乱放现象。但是也有一部分调查者表示即使有设置垃圾分类箱,但当桶内垃圾已经混放在一起,他们则不会再继续分类投放。

一定程度上表明,高校学生实施垃圾分类成效普遍较低的因素,除了学生垃圾分类意识不强外,还有大多数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垃圾处理情况时,会更多地选择遵循习惯,而非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这从侧面可以看出,这可能与学校在实施前没有进行适度宣传或培训,或与学校没有进行试点以调查实施效果,导致转变慢,出现问题多有关。

3.3 分类垃圾桶设置不足,分布规划不够合理

经科学研究表明,回收100 t废纸可再生80 t优质纸张,节约400 m3天然木材;回收1 t废塑料可以提炼700 kg无铅汽油,易拉罐可以百分百再利用等[2]。但目前,花都区大部分高校内只是设置了混合型的垃圾桶,而对于设置有垃圾分类箱的高校而言,存在着分布位置不合理和数量不合理的情况,且对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垃圾的分类重视程度较低。校园只设置了垃圾桶的情况所占比例最多,达到55%;在校人员认为校园内分类垃圾箱分布位置合理且数量合理的仅占比为27.98%。花都高校对于垃圾分类箱等硬件设施的完善程度较低,欠缺合理规划分类垃圾桶的布局和分布密度。

高校因其人数众多且密集,每天都会产生极多且种类繁杂的垃圾,单一的混合型垃圾桶难以满足高校垃圾分类需求。此外,高校具有教学楼、宿舍、饭堂等多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垃圾构成有着不同的特点,如教学楼以废纸为主、饭堂以餐厨垃圾为主,这些特点对垃圾分类箱设置数量与摆放位置有着高度要求[3]。但可能由于缺乏资金投入与相应的管理制度,垃圾分类箱的设置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3.4 师生及工作人员垃圾分类认知程度低

一方面,大多高校的师生对垃圾分类认知程度不高。在设置垃圾分类箱的学校中,大部分学生对于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等分类标准并不明确,在进行垃圾投放时,往往会出现犹豫不决或是随便投放现象;而部分教职工对垃圾处理没有进行分类,选择直接投放到垃圾桶。经调查发现,师生对于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分类和处理等方面非常了解只占2%。可见,大多数师生对垃圾了解程度普遍较低。

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认知程度低。除了学生及教职工对于垃圾投放标准不清晰之外,清洁人员对垃圾的处理也存在一定问题。有部分教职工反映,自己在投放垃圾时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但是清洁人员在收集时又将二者再次混合,一并运往垃圾中转站,这使得部分高校的学生及教职工投放垃圾时的分类功亏一篑。

师生及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把握程度影响着垃圾分类的实施效果。根据问卷调查,原因如下:(1)从学校方面。学校对师生的垃圾分类把握程度没有进行适度的调查,学校缺乏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垃圾分类的培训和指导,导致工作人员处理不当。(2)师生及工作人员方面。①师生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视度不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校作为主体位置的重要性;②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和要求。

3.5 社会对高校实施垃圾分类的关注度低

自“垃圾分类”这一观点提出以来,社会对城市或农村等生活垃圾分类的状况关注较多,对高校垃圾分类的实施关注少。在制定法律政策上,相关法律制定主体重在考虑城镇方面的垃圾分类情况,对高校垃圾分类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在经济上,社会更多注重城镇实施垃圾分类伴随的社会效益,而非注重高校这一群体所拥有的社会效益。伴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社会才慢慢地开始关注到高校实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落到实处的还是寥寥无几。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并不能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高校实施垃圾分类,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成功案例也是屈指可数。因此,社会对高校实施垃圾分类的关注度低。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高校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视度不足,进而影响教职工、学生对垃圾分类意识低。

4 高校垃圾分类改进的建议

4.1 大学生需主动提高环保意识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尤为重要,作为高校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更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自己身边做起,多主动学习相关环保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21天良好习惯养成计划入手,在宿舍成员相互监督下自觉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提高自身动手处理垃圾能力;可发动高校优秀模范生或优秀党员等群体,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从而影响身边的同学了解相关知识并付诸实践。只有提高自身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把握度,做好源头分类,高校垃圾分类才能有效实施。

4.2 学校应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布规划

基于项目成员调查发现,高校存在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学校相关部门应将垃圾桶摆放位置进行科学设置,并考虑加大资金建设投入,利用市场现有资源,与有需要的环保企业合作推广垃圾分类;对垃圾桶应进行细致分类,可以借鉴加拿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设置不同颜色及标志的垃圾收集容器,其中要对生活中的有害垃圾专门设置回收处[4]。

4.3 加强对师生垃圾相关知识普及,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由于大部分高校缺乏对师生进行相关引导和宣传教育,学校要适当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利用学生会等社团组织资源,举办趣味环保竞赛等活动以调动师生这一庞大群体最大程度参与其中,提高全体人员环保意识;此外,可以采取集中学习的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围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分类体系、分类方式及分类处理等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并演练具体操作方法,使他们明确了解自身从生活垃圾的分类常识、到工作方法、再到模拟分类投放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最后学校还应制定相关校规为高校宣传教育做硬性保障,形成专门管理体系,具体落实学校到各个部门、院系及每个师生。

4.4 政府层面加大行动力度,推动社会关注度发展

“十三五”期间,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建立起来,特别是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将建立起来,各个主体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将更加明确。政府作为社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者,应结合当地高校情况及垃圾分类中存在的共性与特性问题,完善垃圾分类法规,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理应制定一个长远的、全局性的垃圾环保分类的规划政策,以便社会各主体能够积极加强和政府的合作,对区域垃圾分类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因此,高校垃圾分类要付诸实施,政府必须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这可以借鉴日本垃圾分类方法,对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玻璃瓶、易拉罐等进行一系列细致分类;并且日本规定生活垃圾的处理事务是地方的“固有事物”,同时私人也承担着一定的法律上的责任或者义务,进而可以对不遵守要求的地方和私人做出相应惩罚[5]。垃圾分类在高校落实有赖于政府做出真正的改革行动,除了相关部门要建立更完善的垃圾分拣体系,改善以往人工分拣这一相对落后技术之外;社会力量也应对高校垃圾分类提倡转为大力支持倡导,并积极配合政府工作,提高与高校相关方面的合作,由点到面进行推广,从而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5 结语

本项目通过调查得出广州市花都区高校学生缺乏垃圾分类知识,学校宣传力度有待提高、学生受个人袋装化习惯影响,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不佳、分类垃圾桶设置不足,分布规划不够合理、师生及工作人员垃圾分类认知程度低、社会对高校实施垃圾分类的关注度低等多方面问题。因此,各校大学生需主动提高环保意识、学校应完善相关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布规划、加强对师生垃圾相关知识普及,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政府层面加大行动力度,推动社会关注度发展等应对措施十分重要。

高校垃圾分类对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我们国家应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所以应重视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从身边做起,影响身边更多的人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猜你喜欢
垃圾分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