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02-14 10:36:17李平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7期
关键词:投标人投标代理

李平

(上海东方投资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1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意义

招投标作为一项促进行业公平、公开、公正的工作方式,在国外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的招投标市场在国际市场的带领下,也日益趋向成熟。在我国,几乎所有的工程项目都需要经过招投标方式来完成发包,招标投标也已经成为建筑项目必须经历的步骤。所以,对建筑工程招投标进行良好的管理,对国家、社会以及企业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1.1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招投标其实为投资方和施工方提供了一个互相选择的平台,摒弃之前的“一对一”模式,为双方提供了更宽的选择范围。在这个平台上,投资方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对工程造价方面的限制,相关的施工企业可以根据投资方的需求编制自己的投标文件,有利于双方在最合适的结合点达成共识。项目的工程造价是业主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而工程造价的管理不仅仅指前期预算的管理,而是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全周期的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招投标又是造价管理的一个重要阶段。

①推行招投标制度,投资方可以选择报价合理、工期适中、业绩良好的施工企业进行合作,从源头对工程造价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控制。②推行招投标制度可以减少交易过程中的费用,在集中的时间、集中的地点,有专业的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分并给出最终的意见和建议。这使投资方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费用损失。

1.2 积极规范从业者行为

建筑行业一直是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的行业之一,由于其涉及金额大等特点,很多人禁不住金钱的诱惑,从而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推行招投标制度,可以有效的保护从业人员,保持廉政的工作作风。招投标使建筑行业的建设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只要按照招投标的规定程序进行,没有来自外界的不正当的压力,中标企业施工过程中没有偷工减料的情况,一般企业的利润会保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其次,推行招投标制度可以规范价格行为,有专业的机构团队对招投标过程进行监管,有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评估和决策,能够有效遏制企业盲目竞争、徇私舞弊的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使工程价格更加合理。

1.3 促进施工企业管理的进步

招投标的核心内容是让企业之间“充分竞争”,对于投标方来说,为了最终拿到项目,让自己在评标过程中超越其他企业,就必须更加科学的安排施工过程、改进施工技术,进而降低项目的总造价。这一过程是我国推行招投标制度的初衷,让建筑行业改变以往的形象,成为规范、阳光的行业,同时促进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全面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2 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

我国为了加强对招投标行业的管理,先后出台了《招投标法》、《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可见国家对建筑行业招投标的重视,也说明了招投标的重要性。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落实不到位、打擦边球等现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从行政主管部门来说,主要是依靠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招投标工作,比如《招投标法》、《建筑法》等。但在具体执行法律规定的时候,缺少实施的细则,对很多不能量化的工作幅度把握不够准确,这就给了招标人与投标人“暗箱操作”的机会。

(2)从相关人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来说,虽然我国颁布相关法律已经很多年,但是在实际的项目中有些人对招投标法没有具体的认识。有些工作人员虽然清楚相应的法律后果,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仍然铤而走险,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对建筑行业的正常秩序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3)从投资人方面来说,缺乏对招投标之后的管理。很多工程项目由国家出资建设,政府作为国家的投资代表人,通常是聘请第三方机构代为管理。投资方的责任意识不够强,常常忽略了对项目的监管,将有关全部事情交给代理机构管理,从而给了中介代理机构以及施工单位可乘之机。

(4)招投标的监管机制仍然存在缺陷。对招投标进行有效的监管,是保证招投标有序进行的前提条件。但有些部门在对招投标的监管过程中,不能严格执法,存在超越权利或者不作为的情况;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同的职责,导致踢皮球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政策法律上的缺失,使有关部门对第三方机构以及评标专家的管理存在困难。

总之,我国在招投标方面的法律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执行各方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认真落实法律中规定的各项内容,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建筑行业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2.2 建设单位在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1)建设单位规避招投标。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凡是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以上的施工、100万元以上的重要设备和材料、50万元以上的勘察、设计和30万元以上监理等服务采购,或者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以上标准,而项目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都必须公开招标”。有些建设单位前期思想上不重视,对招投标的准备工作不充分,这就导致了后期时间紧迫、费用不足的情况,并刻意的拆分工程项目,使整个项目化整为零或分不同的专业,进而规避公开招标的程序。然后将拆分的工程直接发给承包方施工,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招标方对投标方差别对待。招标方在招标的时候,存在与某个施工企业提前达成协议的情况。有的招标方利用制定招标文件的权利,刻意增加对投标人的资质或业绩方面的条件限制,进而排斥其它有竞争力的潜在投标人。有的招标方利用发布招标公告的时间差,缩短信息公布的时间,使很多潜在投标人不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有的招标人会依据某个施工单位的资质条件或特有业绩量身定制评标办法,这种倾向性的条款,让很多有实力的投标人失去建设项目的机会。

(3)建设单位的操作不规范。很多建筑项目的资金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需要投标人先垫资施工,后期再进行结算的情况。这就出现了很多工程隐患,在施工的同时设计在变更,导致招投标确定的造价数额也随之改变,失去了招投标的原有意义。同时,很多建设单位对招投标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招投标就是流于形式,对投标人“陪标”的现象置之不理。建设单位串通相关的评标专家,为自己中意的投标方多打分、打高分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复杂的社会关系。

2.3 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1)未能按要求对招投标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进行备案。国家为了加强对招投标行业的监管,明确规定在招投标代理机构从事该行业之前,必须在所在地进行备案,并要求行政监管部门对代理机构所提交的招投标代理资质、营业执照、申请表等资料进行审查;并且对招投标代理机构的从业人员也要进行备案,审查此类人员是否具有从业资质,以及该人员是否真正在该招投标代理机构工作,防止套用别人资质和证件挂靠的情况发生。但从每年的审计结果来看,虽然相关部门对部分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了登记备案,但登记的信息过于简单,而且没有建立从业人员的资格备案。导致不具备招投标资格的人员长期从事该项工作,或者一个从业人员使用多个招投标代理机构的资质从事招投标活动,给招投标行业带来的极大的危害。

(2)招标代理机构的操作不规范。有一些招标代理机构为了接到更多的业务,在竞争中恶意降低收费标准,之后通过与业主或者施工方的串通得到回扣资金,严重扰乱招投标市场。对于招标方提出的一些无理要求,有的招投标代理机构不但不制止,还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招标方的需求,严重侵害了招投标双方的权利。有的招投标代理机构对业务不专业,其所编写的招标文件存在很多错误,只能靠添加补充文件来完善,给招投标的双方都带来一定的损失。还有一些招投标代理机构与投标人相互串通,在编制招标文件时设置倾向性条款,得以让既定的投标人中标。

2.4 投标方在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1)投标人围标串标,排斥他人。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减小竞争压力,往往会通过其他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围标串标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①招标方与投标方之间相互串通,提前协商。招标人利用前期优势与投标人进行串通,比如泄露其他潜在投标人的情况、与投标人私下商定主要的工程范围等等。②几个投标单位之间相互串通,进行围标。一些施工单位常年从事建筑行业,与很多同行业的伙伴慢慢形成了利益的联盟体,他们会事先商定这次的中标单位,其他的企业只是走个程序,让定好的单位中标。③借用资质,一人多投。建筑行业是证书挂靠比较严重的行业,很多有证书的人并没有真正从事建筑行业,一部分企业利用这些人的资质参加招投标,有的甚至将资质租借给其他的企业。而资格审查往往是走个形式,很多项目经理会出现多个项目在一个时间同时中标的情况。

(2)中标人不能按时履行承诺。按照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在招投标结束之后,也就是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后的三十日内,招标方和投标方应当根据招标文件的内容签订书面的施工合同,合同的内容不能违背招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招标方与中标方所签订的合同需要到相关的行政部门进行备案,合同双方需要按照既定条款履行各自的义务。但是,一部分中标人在中标之后,与招标方重新商定实质性条款,弃招标文件不顾,没有实现招投标的任何意义。有的中标方甚至于建设单位签订阴阳合同,以此来规避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方式导致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以及安全均无法得到保护。

3 改进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对策

我国的招投标行业存在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不论是相关行政单位、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负有到一定的责任。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放之任之,而要积极应对,切实的规范招投标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为此,建议使用以下方法,提高对建筑工程招投标的管理质量。

3.1 完善法制体系,健全管理制度

我国现行的招投标相关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行业对招投标管理的需求,很多漏洞的地方显而易见。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建筑行业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的修订相关法律和实施细则,为招投标中的发布招标公告、资格审查过程、评标办法等环节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此外,健全对招投标相关的处罚机制,也能够避免一些人的侥幸心理,减少腐败的滋生。建筑平台的建立能够给建筑行业一个公正公开的环境,对于需要工改招标的项目在平台上进行公布,让统一的市场机制对招投标进行监督,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公开、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同时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3.2 加大监管力度,确立严格审查机制

对建筑行业的监管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政府需要对个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督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防止多头管理带来的混乱,同时也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对建筑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①加强对招投标前期的监管,重点审查招标方发布的招标公告以及招标文件是否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避免恶意串标的现象发生。②对开标、评标的过程进行监管,重点监督开标过程中是否有违规操作,评标的过程时候是否合理,坚决杜绝评标人员不按规定评标的情形。③对工程项目标后进行监督,重点关注中标单位与招标方的合同签订与执行情况,监督中标单位现场到位人员与投标承诺的人员是否一致。在监管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式,及时的调整监管方法,避免监管脱节的情况。

4 结束语

招投标是建筑行业的一道十分重要的门槛,它执行的好坏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工程质量、工期及造价。在对工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中,招投标环节已经成为控制项目三大目标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选择更有实力的企业来完成项目的建设,以达到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结果。在对招投标管理的过程中,各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项目各参与方应该从思想上加强对招投标的重视,同时在分工合作的同时也能共同协作、不断进步。对于任何违规的现象,各方都应该坚决摒弃并禁止,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不断完善企业对招投标管理的相关制度,为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更为我国的建筑工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1]张建新.浅析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要点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9):1751.

[2]唐芳.探析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18):72~73.

[3]莫字瑛,蒋欣,黄桂明.浅析电子招投标在高校采购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03:285~286.

[4]丁伟,边漫远,陈超.浅议Web数据挖掘技术在政府采购中的应用[J].中国政府采购,2015,04:70~71.

猜你喜欢
投标人投标代理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代理圣诞老人
趣味(数学)(2018年12期)2018-12-29 11:24:00
代理手金宝 生意特别好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中国军转民(2017年7期)2017-12-19 13:30:06
博弈论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四川建筑(2016年4期)2016-09-14 08:43:20
复仇代理乌龟君
学生天地(2016年23期)2016-05-17 05:47:15
当前招投标环境中投标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博弈论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