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世纪变迁
——基于Google Books的大数据比较研究*

2018-02-14 09:12张晓楠朱博文罗教讲
关键词:影响力日本文化

张晓楠,朱博文,罗教讲

(武汉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2)

一、导言

中国与日本不但是同为世界前三的经济体,也都是作为非西方国家的代表,在世界经济、政治舞台和各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Made in China”和“Made in Japan”已经不只在制造业上存在着重要意义,在文化产业中也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然而,在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见到的和提到的更多的却是日本文化。在获得奥斯卡重要奖项的电影作品中,日本不但有《罗生门》《宫本武藏》等日本本土电影,也有《艺妓回忆录》这种以日本文化为素材的好莱坞电影;而中国则只有西方国家公司制作拍摄的《末代皇帝》《卧虎藏龙》等寥寥几部电影作品。在新文化媒介的重要代表、被称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产品中,中国更是远远落后于日本。在2016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有史以来最佳的十部电子游戏作品中,日本游戏占四个,中国则无一进入前五十。此外,在文学、卡通、漫画等领域,中国文化产品与日本文化产品的影响力也存在较大差距。

本文试图借助文化组学的研究方法,利用谷歌图书大数据库对中日两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行词频分析,通过对其变迁曲线进行观察和分析,来初步展示1800—2000年这两个世纪间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国际影响力变化历程中的现象和规律。

二、文献与概念

(一)文献综述

本文研究主题中的文化国际影响力,指的是一国文化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间传播与影响的能力。文化影响力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环,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有学者将文化的柔性传播和作为传播结果的影响力视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1]52-54。实际上大多数社会学家将文化视为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帕森斯等结构功能主义者更是认为文化系统具有维持社会结构稳定的关键性作用。我国官方正式提出“文化影响力”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此后,国内学界对文化影响力的探讨开始兴起。

在实证方面,传统上对此有所关注的主要是跨文化传播研究,尤其是关于文化符号和文化影响力的研究。对文化符号的研究大部分是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对特定文化符号的含义或变化进行解构,不过这与本文研究的旨趣无关。本文更关心的是一国文化符号在他国的知名度或被接受程度。但无论在中文还是在英文的研究中,此类研究均甚少,研究者们主要关注的还是本国文化符号的认可度以及本国居民对其他国家文化符号的认可度。如王一川、吴庆等运用统计学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国居民的文化符号认可度进行了分析。[2]21-25,[3]4-20

由于文化本身难以界定和研究,许多学者在研究文化传播和影响力相关问题时,往往从具体文化符号的传播和影响力着眼,如孔子、武术、熊猫、中国龙等。[4]153-156,[5]172-176,[6]42-47,[7]36-40少数学者虽然从宏观层面探讨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在论证时,却只能以具体的文化价值观或文化符号为例[8]89-92,且难以探讨影响程度的强弱。这主要是受限于过往的研究方法,无法从宏观层面进行量化研究。

新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其中文化组学就是一种伴随着新技术而诞生的新的文化研究方法。文化组学所依赖的N-gram工具,使得学者们可以借助大数据方法来研究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等诸多文化元素或现象变迁,如哈佛大学的Michel等[9]、普度大学的Gao等[10],以及国内的陈云松[11]23-48,他们均借助文化组学的方法对历史社会现象进行了非常出色的研究。

总体而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党和国家以及相关领域学者关注的议题,可以针对这一议题进行量化实证研究的工具才刚刚出现,宏观的比较研究还十分不足。

(二)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早在1871年,人类学家E.B.Tylor就指出,文化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创造的,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艺术等在内的综合体。[12]Herskovits的《文化人类学》一书则将除自然原生态之外的所有人造物都定义为文化。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目前并没有形成共识[13]。郭莲在对国外的文化定义相关研究综述中指出,文化定义可以分为六组,包括描述性、历史性、规范性、心理性、结构性和遗传性六个方面。[14]4蒋晓丽、张放认为对异文化的认知理解包括基本情况、发展现状、文化符号和价值观念四个层次。[15]1-6关世杰将文化影响力评估体系分解为八个要素,即文化符号、文化产品、民众与杰出人物、文化团体/组织、大众传媒、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信仰。[16]45-48

学者们对文化的定义虽然不同,但都涵盖了一个共同特点,即文化包含客观显性部分和主观隐性部分。学者们早期对文化的定义偏向于列举的形式,其后则更为深入地讨论文化的本质和构成。波普诺在《社会学》中指出的文化的五个层次——符号、价值观、规范、约制和物质文化,即代表了一种对文化的构成进行分解的方法。[17]

为契合本文的研究对象和旨趣,笔者在波普诺提出的五个层次的基础上将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符号、规范和制约、价值观。这三个层次具有不同的特性,又有其内部联系。符号既包括了物质文化意义上的符号或象征,也包括了代表该文化的人文、思想符号;规范和制约则主要指某一文化社会中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规则、社会设置;价值观则是更高层次的内容。

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既包含了民族文化在国外的知名程度这样表层的内容,也包含了能够被处在异文化环境中的居民认同和接受的深层次内容。但是,本文并非试图构建文化影响力的评价体系或者定义方法,而是试图借助特定研究工具,通过分析特定文化词汇出现的频率来观察和比较历史长河中两个不同国家的文化影响力。这种方法本质上是一种词频统计法,显然难以测量社会中各种潜在的或者隐性的文化要素,以及深层次的对居民的影响能力。因而本文仅仅试图比较中日文化在象征这一表层的国际影响力,或称为国际知名度的变迁。

三、数据及测量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文化组学的研究方法,借助谷歌图书数据库的词频语料库(Google Books N-grams)测量和比较中日两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谷歌图书数据库是由美国谷歌公司建立的一个史无前例的图书数据库,数字化了超过3 000万册(种)图书、杂志、信件等各类出版物,约占人类现存书籍总类数(1.3亿册)的四分之一。由于涉及版权等法律问题,谷歌提供了一种数据投影集以用于研究,即N元词组(N-gram)[18]。其本质是通过一种被称为N-gram的计算机分词算法模型对谷歌图书数据库中的语料进行分词处理,并借用一些其他算法(包括Serial Killer和Speed Dater)来确定这些词汇在出版物中出现的年代[19],最终得到了一个包含超过8亿词汇、跨越五个世纪并涉及8种不同语言和800余万册书籍等出版物的数据库,其中英语词汇或被标记的词组有近4.7亿组。出于法律上的考虑,谷歌仅仅向公众用户提供了词频统计结果和可视化工具。

本文使用谷歌词频语料库中的英语数据,通过检索关键词在不同年份的出现频率占比来观察1800—2000年这两个世纪中,中国和日本两国的国际影响力变迁。在人类历史中,书籍等出版物在文化传播,特别是跨越国界的文化传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电子媒介未出现前,书籍、信件承载着旅行者在异国的见闻,并将其传递给远方的读者。即使在现代,书籍等出版物依然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非凡的重要性。书籍虽然无法代替所有文化载体,也无法反映文化传播的全貌,但它依然不失为一种观察不同国家文化在异国影响力的有效媒介。只要使用的语料数据库有足够的代表性,就可以将书籍中出现的词频近似为其蕴含的“文化影响力”[11]23-48。同时,相比电子媒介,书籍具有更悠久的历史,有利于进行大时空中的比较研究,因而也能较好地与本文的研究目的相匹配。选择1800—2000年的数据有两重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该时间段内的数据较为全面,另一方面是因为19世纪后的西方文献中才开始成规模地提及东亚诸国的文化。

(二)测量的基本方法

谷歌词频语料库2012版涵盖了五个世纪以来的800余万册书籍中的8 613亿词组,其中英语词组量为4 685亿组,超过半数。中国、日本与西方国家真正发生深入碰撞和交流是开始于19世纪,此时大英帝国已在全球确立霸权,其后在20世纪中期,同样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并在世界上发挥了巨大影响,难以否认,英语成为实质上的“世界语言”。同时,在中国和日本近代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英语和使用英语的国家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说某一词汇在英语中的文化影响力并不能完全代表其在全球范围中的文化影响力,但谷歌词频库中的英语语料库在数量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本研究的主题。

本研究认为“文化关键词的国际影响力”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的大规模书籍语料库中,一个文化关键词在全体样本书籍中出现的次数与当年度该语料库中收录的所有样本书籍中的单词的比值——“词频比例”,这个数据可以代表该文化关键词的国际知名度。在任一年份中,关键词词频比例越高,表明其在出版物中被提及的频率越高,也间接反映了其在当时社会中的使用频率越高,文化影响力更大。本研究将从两个层面进行对中日文化国际影响力进行比较:第一个层面是微观层面,即文化符号或文化象征物,如(日本)武士、(中国)旗袍等两国固有的知名文化符号;第二个层面是宏观层面,即文化领域,如日本绘画、中国建筑等。

(三)关键词的设计

本研究考察中日两国文化概念在英文文献中的词频变迁,因而对关键词的设定十分重要。本研究中使用的Google Books数据库需要通过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设定不同的关键词,Google云平台会反馈不同的图表曲线。虽然Google提供了部分参数和基本的运算符语法,但是其终究是基于关键词来反映数据,且开放平台能实现的计算功能相对有限。因而选取研究对象和对应的英文词汇时需要有针对性地考量,不同的汉语词汇和日语词汇在不同时期的英文中具有不同的表述方法,这给本研究增加了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从研究目的出发对关键词进行甄选;另一方面,由于汉语和日语均为非拉丁语系语言,文化方面的概念涉及转译和借词的问题。在实际研究中,发现中日的物品、人名或者概念在英语中存在直接借词(音译)、部分借词和转译的三大类情况。以食物为例,“寿司”(Sushi)、“宫保鸡丁”(Kung Pao Chicken)和“中国饺子”(Chinese Dumpling)分别是这三类情况的典型代表。在本研究涉及关键词中,借词的情况出现得最为频繁,因而需要在研究中对英文中两国语言借词的变化有所了解。鉴于汉语和日语在罗马音化的过程中分别经历了不同历程,不同历史阶段中进入英语的借词词汇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最早使用罗马字对汉语进行拼写并具有重大影响的是17世纪利玛窦的《西字奇迹》和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最有影响力的注音法是出现于19世纪后半叶的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Wade-Giles romanization)和在其基础上修正的邮政式拼音。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实施后,汉字在新标准下实现了罗马字化,但直到1982年ISO规定汉语拼音方案为国际标准前,威式注音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占有统治地位。[20]3-9与此类似,日语从16世纪与荷兰、葡萄牙接触开始,其词语断断续续被翻译或音译为西文文字。19世纪前期,西方世界中主要流行的日语注音法为Hepburn法。[21]此后的日本学者提出日语罗马字化改革,期间经历了“平文式”“日本式”“修正平文式”和“训令式”等不同的西文表记法,并于1945年在以美国为首的同盟军占领军的干预下,采用了现今通用的罗马字表音法。[22]63-73可见,在本文研究的年代中,日语的罗马字表记方式也存在变化。

因而我们在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取关键词后,会进一步对关键词的历史变化进行考察,试图还原关键词在历史上的完整形态。此外,由于部分关键词虽然符合研究目的,但是在技术上无法被有效地与同音词或同形词区别开来,故被舍弃。

四、中日文化影响力比较

(一)文化象征词

对各种文化符号和象征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文化传播问题时的热门切入点,不少学者曾对孔子、武术、熊猫、龙等特定中国文化符号的国际知名度进行过专题研究。部分学者从宏观角度探讨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时也乐于以具体的文化符号为例来进行论证。但在国家的比较研究中,如何在两国间找出合适的文化符号来进行匹配成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本研究从两个角度出发选取文化象征物:一方面通过检索和搜集书籍、媒体中提到的文化象征词汇;另一方面借助语言研究中的借词研究来设定关键词并进行比较。*此外还参考了Wikipedia网站词条“List of English words of Japanese origin”和“List of English words of Chinese origin”。[23]86-88,[24]84-87在去除与英语中已有词汇相重复的词条*如皮蛋-Pidan,是西班牙语常用词被英语借用;Sake-日本酒,与英语原有常用词重复。,以及作为中日共同文化符号的词条*如Tofu,虽然源自中国但在英语中作为日语借用词被引入。后,最终选取了100种文化象征物作为研究中使用的关键词。受篇幅所限,本文仅列出排名前十的文化象征物。

在对关键词进行检索后发现,1800—2000年间,在英文书籍中总体知名度最高的中国文化象征物依次为熊猫、阴阳、太极、风水、功夫、(八)卦、京剧、麻将、龙舟和旗袍。在英文书籍中总体知名度最高的日本文化象征物依次为(幕府)将军、和服、空手道、柔道、艺妓、榻榻米、武士道和浮世绘。本文对所有文化象征物进行了简单排序,但这些文化象征物涉及的文化领域各不相同,且它们在国际传播中的路径及影响力成因也各不相同,因而单纯地进行频次对比只能大致了解两国的主要文化象征物而无法据此进行实质性的比较。

为了将这些文化象征物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对比,笔者尝试单独对代表两国饮食文化的象征物进行比较。中国知名度最高的食品分别为点心、春卷、炒杂碎、炒面、海鲜酱、北京烤鸭、糖醋里脊、细面、月饼和宫保鸡丁。日本则是寿司、照烧、天妇罗、刺身(生鱼片)、寿喜烧、山葵(芥末)、怀石料理、烤鸡肉串、鳗鱼和炸猪排。

对象征人物的比较更为复杂且充满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体现在中国人物英文译名的不统一,如老子的主要译名有Lao-Tzu、Laozi和更早期的Lao-Tze三种;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象征人物来比较不同国家间文化影响力可能存在微体谬误,很难判断单个人物的知名度变迁能否反映出国家层面的区别。“关公战秦琼”固然是个有趣的话题,但“孔子战宫本武藏”就显得有些无厘头了。最终笔者尝试性地将一部分出生于1800年前、在中国和日本历史上最具代表性人物的知名度进行了比较,如孔子、孟子、老子、松尾芭蕉、丰臣秀吉、宫本武藏、朱熹、德川家康等。研究发现,虽然不同领域的名人之间知名度变迁显得毫无规律可言,但同一领域中的名人的知名度变迁曲线却出乎意料的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包括孔子、孟子与朱熹,也包括丰臣秀吉与德川家康等。本文认为可能是因为同一领域的人物更有可能在同一本或同一套对该国该领域的介绍性书籍中被陆续提及,或者是其中存在一些尚不明确的关联性。为了探寻这种关联性是否存在,笔者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所有拥有词条介绍的中国和日本画家全部检索出来,并利用谷歌图书词频数据库进行了词频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画家和日本画家的国际知名度变迁轨迹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中国画家的知名度峰值往往出现在1960年左右。

(二)文化领域

在对中日两国文化象征物在英语书籍中的知名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具体到单一象征物时,其在两百年间的变动轨迹很大程度上受其自身的特质或者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如“炒杂碎”(Chop Suey)这样一道中国人鲜有知晓的广东台山地区的农家小菜,在20世纪前半段的英语书籍中被高频次提及,与这道菜因适应美式口味而偶然在当时美国人生活中成为中餐象征的历史现实是分不开的。[25]219-221因而通过单一的或者少数几种文化象征物来了解一国文化在他国的影响力显然可能会存在偏误。而将同一类别的文化象征物聚集在一起时,却体现出了一定的共性,如中国和日本的画家在英语书籍中的知名度在20世纪60年代前有个较大的上升,中国食品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普遍存在高速增长现象等。这与复杂科学中的“涌现现象”或有相通之处。搜集所有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各种象征物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观察是一个不够现实的做法,但我们可以尝试观察某一些文化类别(领域)而非单个的象征物之词频变化来观察文化影响力的变迁轨迹。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使用如中国历史(Chinese History)、中国语言(Chinese Language)这样的关键词来观察中日不同文化领域在英语书籍中的文化影响力变迁。列出的文化领域总计二十组,分别为雕塑、服装、绘画、建筑、历史、伦理、神话、诗歌、食品、饰品(装饰)、舞蹈、习俗、小说、仪式、音乐、语言、园林、运动、哲学、宗教。

其中中国文化影响力最高的类别为历史、语言、哲学、绘画、诗歌、食品、宗教、音乐、建筑和服装。而日本影响力排名前十的类别与中国相差不大,分别为语言、历史、诗歌、绘画、音乐、建筑、食品、宗教、神话和服装。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中国哲学排名相当靠前,而日本哲学没能进入前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包括儒家、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属于占支配性地位的哲学思想,且与西方的哲学思想存在一些重大差异,因而引起了西方学者或者出版者的兴趣,创作出版了较多书籍。

相比之下,日本文化虽然有其独特的精神世界,但广为人知的日本古典哲学思想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或再演绎,以至于日本著名近代思想家中江兆民断言“日本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没有哲学”[26]16。因此,西方对日本哲学思想的关注无论相对于中国还是相对于日本的其他文化类别而言,都要更少和更迟一些。

对二十类中日文化类别的国际影响力随时间变迁进行观察发现,不同文化类别的变迁轨迹有所不同,有的类别是纯粹的增长,如两国的食品文化影响力;有的类别是先涨后跌,如两国的服饰类;大部分类别则有起有落且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总体而言,中日各文化类别的国际影响力在200年间基本处于上升状态,与1800年相比,两国的文化影响力均上升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从两国不同类别的文化影响力变迁曲线中总结出几个共同的规律。中国方面,从19世纪中期开始,各文化类别均有上升,只不过上升的幅度和上升的阶段性有所区别。这种上升大多在1940年前后达到一个峰值,随后几年间出现明显的下降,其后逐步回升,并在1960年前后再次出现一个新的峰值。20世纪60年代后中国有超过十个文化类别的国际影响力出现了明显下降,但部分类别在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上升,这种上升一直持续到2000年,即本研究的数据截止时间。日本方面,各文化类别的国际影响力出现上升的时间较中国稍迟一些,基本始于19世纪80年代。而直到1900年前后,日本文化类别中有十四个的影响力处于明显高速上升的状态,增速基本接近甚至超过中国。但1940年后日本的文化类别中有超过一半的国际影响力出现了剧烈下降,随后部分类别开始缓慢回升。

本研究将中日在同一文化类别的国际影响力(即词频)相减,从而观察中日两国在不同文化类别中国际相对影响力的变迁轨迹。观察发现,在超过一半的文化类别中,中国的影响力明显大于日本,典型的例子有哲学、食品、历史、诗歌等。超过三分之一的类别是中日的影响力相差不多,甚至在某些时间段内,有些文化类别中日本的影响力超过了中国,如建筑、礼仪、伦理、语言等。此外,研究还发现,除少数几个类别外,两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相对变化存在十分相似的变化轨迹。即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高于日本,但在1900年前后十年间,这种相对优势迅速减少,在1905—1910年期间达到低谷,少数类别甚至低于日本的文化影响力。随后中国文化的相对优势开始扩大,但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一个高潮后,1940年前后开始出现低谷。从20世纪40年代后半段起中国文化的优势再次显现,在1960年达到高峰后迅速下降,此后虽有所回升,但仅仅只有哲学、历史、神话、诗歌等少数几个类别达到或接近历史峰值。

(三)中日百年文化影响力变迁与时代背景

词频统计的结果显示,在不同文化领域中,中国、日本的国际影响力变迁的轨迹各有其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共通之处。而这些共通规律与一些中日重大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又有着时间上的巧合,不禁让笔者对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产生了兴趣。

中国作为东方大国,其文化、产品自古就随着丝绸之路和地中海贸易网络远播到西方世界。《马可波罗游记》在西方的流行,更激起了西方人对这个富庶、美丽的东方文明的兴趣。大航海时代和荷、英东印度公司在远东的贸易,进一步将璀璨的中国文化引入了英语国家。于是在19世纪前半段的英文书籍中,中国部分文化类别被偶尔提及。相比之下,锁国极为彻底的日本(德川幕府),将与近代西方的接触限制在了荷兰一国与长崎的一个弹丸小岛(出岛)。故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在英文书籍中很少看到与日本文化相关的文字。

直到鸦片战争前,中国(清朝)与西方诸国的交往以贸易为主,且大多被限制在广州一隅,即有名的广州贸易体系。随着中英鸦片战争等一系列由西方列强发动的殖民战争,西方诸国得以扩大在中国的权利,并使得“洋人”得以深入中国腹地开展贸易、传教、探险等活动,中国文化自此时起得以由马可波罗的传说变为近代西方书籍中的文字。这就引起了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攀升。日本开放较中国晚了十余年,至1856年《神奈川条约》*Treaty of Kanagawa,日文为《日米和親条約》。以及1858年《哈里斯条约》*Harris Treaty,日文为《日米修好通商条約》。签订后,西方与日本的交流才逐渐展开。无论作为资源供给国还是市场国,日本对西方的吸引力都不够大,因而直到明治政府成立前,西方对日本的关注度完全无法和中国相比。但随着日本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的近代化,日本主动与西方的接触开始增多,日本国力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开始增强。与此同时,词频分析结果显示,直到19世纪最后二十年,日本文化在英语书籍中的影响力才开始出现明显的增长。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04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分别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一跃成为世界性的强国,而中国直到辛亥革命后依然处在政治混乱和半殖民地化的状态。这期间,中日的文化国际影响力相对值也在某些领域发生了逆转,中国开始落后于日本。但对西方诸国而言,中国依然拥有着巨大的市场、大量的资源与劳动力,也拥有丰富的异域风情,同时由于政治混乱,使得西方人在中国的活动更加不受限制。也许正因如此,对西方作者而言,中国依旧是一个极具魅力的领域。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到来后,中国文化影响力再次迅速提高。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与日本的满洲经营,使得远东局势变得愈加紧张。1937年发起的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与随之而来的太平洋战争,使东北亚、东南亚陷入战争状态,远东诸国与西方的交流受到极大冲击。此时英文书籍中的中日文化影响力均有大幅下跌,中国方面的下跌尤为剧烈。

随着1945年二战结束与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开始上升。此后,蒋介石政权统治下的台湾人民和东南亚诸国的华人与西方国家,特别是与美国的交流变得十分紧密。同时期的日本则进入了联合国军统辖阶段,大量美国军人、平民来到日本工作、生活。二战后的丘吉尔铁幕演说、日美安保条约签订、朝鲜战争等一系列事件,在事实上提高了作为西方桥头堡的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与美国、英国的关系。此时段在学界、外交界都极有影响的事件是费正清领衔的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的成立和活跃。在1945年至1960年间的英文书籍中,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有非常明显的提升,而日本在经历了短暂的低谷期后,开始缓慢回升。

20世纪60年代,西藏分裂分子、达赖喇嘛等发动政变试图分裂中国,并试图联合西方势力来谋求西藏独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出于对中国共产党的打压,将西藏问题提上联合国大会,并以此干涉中国内政。此后印度也妄图火中取栗,挑起了中印边境战争。同时期关键词西藏(西方多用旧称Tibet)和印度(India)在Google Books数据中出现了峰值。这一时期,西方出现了反华浪潮,中国与整个西方世界的关系几乎降到冰点,从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表现来看,当时中国文化的诸多领域影响力有明显下降。此时的日本则正处在战后经济复苏期。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逐渐开始向着正常化发展,美国也掀起了中国热。包括烤鸭在内的各种中国食品引起美国民众的极大兴趣。此时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有所回升。此后随着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腾飞,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中西交流愈加频繁。此时中国文化的许多类别影响力也一路升高直至2000年。而日本各领域文化影响力大多也随着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的高速增长而同步上升,并在20世纪90年代晚期有所回落。

文化传播背后的影响因素众多,包括人口流动、社会变迁、政治局势、经济状况等,但回顾此前在观察中出现的各文化领域影响力变迁的“转折点”,与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或者历史阶段存在时间吻合。显然,在谷歌书籍词频数据库观察到的中日文化影响力变迁情况与重要历史事件具有相关性。同时,中日两国的文化影响力变迁轨迹展示出了一个共同点,即在一国国力和国家声望快速提升时,或在该国与西方交流频繁时,它的文化影响力也相应有较快的增长。对日本而言,这个时期主要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对中国而言则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20世纪40年代晚期至20世纪60年代,以及改革开放后。

五、结论与讨论

两百年来,中国与日本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均有飞跃性增长,这与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与西方世界的接触日益增多以及中日两国的国家实力日益增强的历史背景是无法分割的。今天,中国与日本不仅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几乎同时开始重视和致力于建设或推广本国文化。对中日两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的变迁进行研究和梳理,不但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使国民能够在了解文化影响力变迁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通过大数据方法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近年来已成为一个热门方向,但整体而言依然处在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与大数据难以获得、难以分析以及处理大数据的技术本身较难掌握有关。本文从文化象征词和文化领域两个层次对中国与日本两国的文化国际影响力进行了描述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排名或变化曲线。研究发现,一方面中国和日本的不同文化象征词在历史数据中轨迹确实清晰可见,具体到每一个象征词,几乎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影响其轨迹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影响一个个象征词变迁的因素太过庞杂,无法从一棵棵象征词的“大树”上窥见一国文化全貌的“森林”,因而本文引入了文化领域的变化以便在足够宏观但又不至于太过粗略的层次来对两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进行对比分析。最终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文化领域的中日文化影响力变化和相对变化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显而易见的相关性。研究认为,一国的国际文化影响力伴随着国家的重大转折期而出现明显的变化,并随着国力的增强而增长,随着交流频繁而提升。

在过去的两百年中,特别是在东亚诸文明与西方世界交往的早期历史中,东方文化往往是作为一种“奇观”“异质”的存在引起西方民众的好奇和注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东西方各层次交往的频繁,我国和邻国的文化终于不再是西方民众眼中的“珍禽异兽”,而是逐渐得到了西方民众的认同和接纳。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阻碍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话语霸权的存在,我国文化进一步提高国际影响力的路程依然困难重重。特别是近年来西方民粹主义的抬头,为我国文化崛起设置了新的障碍。本文研究发现,交流的增多与国力的增强提高了国家的文化影响力,至少是表层的影响力。在过去的两百年间,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大部分是被动的、以西方为主导的,但现如今中国综合国力已经迈入世界国家前列,一味依靠被动的文化传播显然是不够的。“文化自信”的中国,更应该主动让我国民族文化走出去,让全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文化,认同和接受中国文化。这不光需要党和政府官方的主导和发力,同样需要民间的参与,从扩大交流这一环节促进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笔者认为,这种民间的参与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纯粹的文化交流,包括各类文化产品、文化活动的交流,直接向外国民众传播我们的文化。近二十年来,日本借助其动画、漫画、游戏等二次元文化和“萌”文化进行文化输出,以此为媒介传播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使得现代西方民众对日本的好感明显提升,这在思路上或值得我国借鉴。二是借助工业制品、信息产品等方式交流。如SONY、东芝、丰田等日本厂商的工业产品过去作为日本技术的象征,在全球塑造了日本人、日本文化精益求精的形象。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在内的国产精良产品走向世界,“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已然逐渐成为中国新的文化名片,将蕴含在产品中的中国文化、中国“工匠”精神传播出去。三是人的交流,让游客、留学生、网民等作为人际传播的媒介,让中国人与外国友人、一般民众进行直接交流,帮助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当然,由于并非所有的人际交流——特别是网络虚拟社会中的交流——均能帮助我国民族文化传播正向影响力,因此还需要政府、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引导,让世界人民可以看到具有正能量的、“文化自信”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文研究的历史阶段中,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大部分时间都是沿着西方世界设置的议程,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争取到些许注意,未来若要继续实现影响力的提升,应当在构建我国主导的话语体系上发力,“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发自内心地为中国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使世界各国都对中国文化充满向往和敬意,用文化的力量展示崛起中国的力量”[27]23。

笔者在使用大数据方法进行研究时发现,本文应用的文化组学和谷歌N-gram词频数据库的研究方法在国内外已经有一定数量的成果,但方法本身依然存在一些局限。词频统计方法固然是分析处理非结构化文本大数据的有效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去情境的特点以及语言本身具有的交融和变化的属性,使学者对这种工具的应用的推广需要保持足够的谨慎。当然,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第一,文化符号本身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同时单个文化符号在英语中的表述方式可能存在历史变迁,本研究在采集和整理这些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词时难免会出现疏漏。第二,我们对文化领域变迁的观察是建立在一个假设前提之下:不同的历史阶段,书籍作者在写作时对不同领域关键词的使用不存在系统性差异,即假设1800年的作者和1900年的作者都会偏好使用同样的词汇来描述同样的文化领域。但这种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第三,受限于笔者的知识边界,对现象和规律的描述有可能无法反映真实现象,以偏概全。在今后的研究中,笔者将致力于对上述问题的改善与解决。

猜你喜欢
影响力日本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日本元旦是新年
年味里的“虎文化”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谁远谁近?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