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玲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0)
从我国旅游景区发展现状来看,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原有的丰富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历史资源,景区规划和建设还未形成很强的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系统性方法与理论,部分景区规划存在很强的随意性与盲从性。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时必须要将人性化设计贯彻到底,使“硬性空间和软性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成为打造景区的黄金法则。
新型旅游景区的人性化设计需要结合现状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基于自然、社会、文化以及生活等多视角进行全面解读,提高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性,确立“舒适度、清晰度、可达性、多样性、艺术化、生活化”目标。
其中,舒适度即提高空间给人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舒适感,一般为尺度宜人、服务贴心、秩序井然等,并确保游客在享受现代技术带来的智慧便利。清晰度即对景区不同区域进行明确功能划分,保证布局、结构的合理性,标识系统清晰明确。可达性即景区交通畅通便利,规划时应以整个景区所在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保证交通系统的完整性,便于游客到达开放的任何区域,为其提供参与各种活动的便利[1]。多样性即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提高景区体验内容的丰富性,具有多元选择的可能。艺术化即对景区进行艺术美的提炼,尊重自然之美并处处折射出文创美的光彩。生活化即旅游回归生活和人的真实需求,通过对生活方式和情感述求的综合理解,凝练出属于景区特有的核心价值、品牌风格和服务方式,呈现出“独特而细腻的生活风格”。
很多旅游景区在规划设计时将重点放在空间效果和项目罗列上,往往忽略最重要的一点——文化挖掘和客源市场精准分析。相比视觉享受,更深层次的文化表现和游客人群的锁定更为重要。旅游景区价值的实现需要致力于以最人性化的方式多路径、多方式地实现游客人群的主体地位,任何忽视了人性化需求和游客主体地位的景区规划都只是纸上谈兵,必定会从根本上削弱景区效果[2]。
不同景区需要从实际出发综合各项条件进行量身定制,基于基础条件完成统筹研究和规划,突出景区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但现在部分景区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在规划设计时方向不明确,忽视了对原有风貌的保护,虽然最终可以达到一定设计效果,但是基于不珍惜特色景观和忽视人性需求的景区注定失去直指人心的情感力量。
就现状来看很多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细致,无法真正满足游客便利性和舒适度需求,往往会出现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情况[3]。在景区规划设计中,应保障景区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并着重提升近人尺度设施的手作感、细腻度和实用性,使游客时时处处能感受到人文关怀和人情温度。
由于中国旅游市场巨大,景区内的单个服务人员需服务的游客基数大,且游客流动性大,由此造成了服务质量较粗糙。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希望得到更人性化的服务,互联网的发展也使景区的好坏评价瞬间广泛传达,社会的发展趋势迫使景区需快速转型升级,首先必须在服务质量上用心提升。
3.1.1交通脉络规划布局
交通体系需根据景区规模、场地环境、游客通行意愿、景区游人预测来确定交通网络密度、断面形式和停车场地面积,尽量实行人车分流。同时游览交通流线避免出现逆流交通堵塞。步行和骑行道应贯穿各个项目形成多个环状路网,道路标识标牌应清晰明确,同时满足主题化和美观性要求。
3.1.2旅游体验项目精选
旅游体验项目不是越多越好,需通过龙头项目的强力带动逐渐将精选项目做细做强。如日本的MOKUMOKU牧场,它是全球第一个提出一二三产融合成六次产业的农业体验项目,30年来致力于做精做细互动式体验牧场,打造的不仅仅是农场,而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匠心精神。
3.1.3配套服务设施完善
景区内游客服务中心、美食餐厅、娱乐设施、公共厕所、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应设置在与交通系统连接的游客人流汇集交叉点,要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建设,满足功能的基础上确保满足游客的最佳体感和视觉审美。
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将文明、文化、人性、人情融入到景区的服务中去,做到让游客有家的温暖,从而带着“感动”离开并期待下一次的再来。服务体现的是一种柔性文化,和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同样重要,是景区长盛不衰的关键软实力。
景区规划设计需要在踏破铁鞋之后运筹帷幄,然后辩证施策谋定而后动,从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知人心冷暖,良辰美景不虚设。用心打造的景区必然会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结果,但愿用人性化、人情化打造的景区都能成为你我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