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玺
(北京沁润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2402)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水是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但是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需要我们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当水环境受到污染,水生生物就会以各种形式反映出来,然后通过对生物的外在表现以及体内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可以说明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形式。
相比国外而言,我国的水污染现状十分的严峻。虽然我国为此出台了很多政策,可却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并且通过相关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饮用水源仅剩41%,而27%的水源都已经丧失了使用功能,成为了污染严重的河流。现阶段,我国一共有28个重点监控湖泊,其中,43%的湖泊都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成为了毫无使用功能的劣V类水,而且在这些湖泊当中仍有很多问题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就是当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我国虽然对近岸海域做出了一定的防治措施,可一些局部水域仍是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另外,这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同时,赤潮面积以及赤潮发生的次数也变得越来越多,即使我国做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成为了我国面临的巨大难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对地下水质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城市地下水污染情况严重,而且其污染形势也在不断的进行加剧,并且在这种受污染的地下水中存在大量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地表水如果污染情况严重,就会直接影响到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安全,一旦人们引用了这类水源,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害。
生物监测优点:①生物监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污染物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更为直观的表现出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且有些精度的表现可超过精密仪器;②生物监测技术可反映出多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可弥补物理、化学方法的监测局限性;③生物监测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④节省人力、物力。
生物监测缺点:①生物监测对某些污染物浓度检测的准确性不够;②目前没有完善的、统一生物监测方面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③某些生物监测的方法不能有效的确定环境因素和污染物的影响;④监测时间较长;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对生物监测技术不断的进行改进,进而使其在环境监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完善治理法规体系、加大保护力度。要想完美的实施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制定相关的治理法规就是不容小觑的问题,另外,一定的宣传可以增强人们的节水、环保意识。在进行水资源保护工作时,我们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条例来进行管理工作,其次,管理工作应该围绕以下几点展开:做好污水排污的总量控制工作、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倡低污染项目的发展等等。
(2)提高水环境监测能力。在进行水环境监测时,必要的监测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我们应该按照我国的发展详情来制定合适的防治措施,另外在队伍建设、设备管理等方面我们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监测能力,那么我们就要把相应的人才放到最为合适的岗位中去,使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工作。
要恢复河流的清澈,必须防止和杜绝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其它污染源进入水体。要致力于建设完善的污水收集系统,全面改造合流制管道系统,建设健全的污水处理厂、城市防洪设施、雨水调蓄设施等水资源处理办法,从而有效杜绝污水流入河道。另外,要充分合理的利用雨水来丰富地下水源,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危机,在增加土壤中含水量和调节气候的基础上,减少雨水的管理系统容量,降低雨水管理系统的运行费用和投资费用。
在新区域污水分流,污水管网建设,做好污水处理的前期工作。其次,掌握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城市建设污水处理厂,必须达到污水排放标准。第三,积极推进建筑垃圾无害处理的建设。第四,抓好屠宰场废水处理设施和所有的村庄和城镇集中屠宰点的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工作的全面进步,农村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农村厕所高标准,实现无害的要求,厕所排放污水可作为农业用水。第五,提高医疗单位医源性污水处理,达到废水排放标准。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做好磷和“白色污染”的禁令。
加强企业环境保护设施的监督管理,提高设备运行率,减少排放。继续推进造纸废水处理等行业中小企业的基础设施,达到国家标准。新建设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并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节能、消费,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
总之,我国的发展和水环境的污染情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水环境污染还会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寻找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污染问题就成了我们现在必须做到的工作之一。现在,我国虽然在供水能力、保护水源地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水污染的控制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做再多都是徒劳的,一旦水污染加剧,那么就会给我国带来不可预估的重大损失。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将水资源保护好,我们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进行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只有做好了防治措施,接下来的工作才可以万无一失。
[1]杨庭欢.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现状及其控制对策[J].南方农业,2017,(14):09~22.
[2]周亮,徐建刚,蒋金亮,袁艳华,孙东琪.淮河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空间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04):560~569.
[3]张桂杰,郑念发,李 鹤.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科技资讯,2010(2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