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汉滨区建筑设计院 725000)
建筑结构为建筑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础,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围绕结构设计展开分析,形成符合安全理念的结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同时还能进一步推进城市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应该从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开始着手,尤其是结合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与相关规范,不断提升结构强度及稳定度,最终实现抗震能力的提升,为建筑安全性能提供保障。
从最近发生的几起大地震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建筑都没有较高的抗震性能,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所以如何提升建筑抗震性能是现阶段减少地震发生时人员及财产损失的重要问题。我国针对建筑抗震性能提出了明确规定,为建筑抗震性能提升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当前依然很多建筑公司、设计人员未认识到提升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性,抗震设计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很多建筑结构设计中都缺少抗震性测试这一环节,这时造成建筑抗震度不足的重要原因,一旦灾害发生,将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严重威胁着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中,部分建筑公司为了节省开支、获取高额利益,在设计上存在过度节约钢材的现象,完全忽视了建筑整体质量及安全性,这种情况下势必会造成建筑物中钢材性能不足,建筑物整体质量不过关,安全性得不到保证。我国针对建筑物钢筋的配筋率提出了明确规定,在不同的建筑位置其配筋率是不同的,建筑设计公司及设计人员应对其引起重视,实时监督每个施工环节。还有一些小的建筑公司为了节省开支,将中小城市还处于发展之中的冷轧变形钢筋应用到结构设计中,这种钢筋的强度较高、脆性很大、韧性小,一旦遇到地震将使建筑物处于不利境地,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当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是面临的重要问题,之所以结构设计中会造成一系列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①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不过关,设计的建筑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根本不能切实保证建筑的安全性,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②设计人员缺乏对建筑安全性的了解,设计过程中单纯考虑经济性、实用性等特点,缺少对建筑安全问题的考虑,建筑设计质量不能保证;③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单纯重视某个环节的安全性,明显忽视了整体安全性,致使建筑部分安全与整体安全想脱离,整体安全性不达标。
提升设计人员的抗震意识为建筑安全性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建筑设计人员应真正意识到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它需要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创新思维,同时还要有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设计人员要做到精益求精,每个构件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并善于总结和反思工作经验,为以后的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此外,设计人员还要转变自己一直以来的传统理念,正确认识到抗震的重要性,懂得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将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发挥出来,利用自己的重视和技能,严格控制好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不断提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出来的建筑物不仅要体现设计人员的基本意志,同时还要符合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政策。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应综合考虑建筑系统性与全面性,结合不同地理情况考虑建筑抗震性能,确保各地抗震度都能达到国家规定。国家按照建筑行业发展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标准,旨在规范该行业的长远发展,国家规定会结合该行业的主要问题及现状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建筑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步伐相一致,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尤其是设计人员,要想确保结构设计质量,就必须综合考虑建筑抗震性能,深入了解国家在这方面的规定,在此基础上结构工程特点进行结构设计。在具体结构设计过程中基于安全性的要求,应确保自己的设计与国家提出的安全规定符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时代任何行业的进步都离不开行业的创新。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建筑行业与电子技术结合起来以后,建筑结构设计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从结构设计创新的角度上来看,要求设计人员紧紧把握基本知识,并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效拓展知识的宽度。当前传统浇筑结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设计需求,这种情况下必须综合考虑建筑的安全性,因此,应结合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实际,由结构设计人员与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一同进行精密设计软件的开发,以便于以后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可以更加方便,有效提升建筑安全性。
综上,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建筑安全性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效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性,可以有效改善建筑质量,同时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使用现金技术、提升人员素养、符合国家要求,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其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一定保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
[1]马树然,主宝皆.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性的具体方法研究[J].科技传播,2014,6(04):68+70.
[2]马凤莲,师志鹏.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