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

2018-02-14 05:26李敬栓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链球菌猪群

李敬栓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英庄镇农业服务中心,南阳 473000)

0 引言

近几年在中小养殖场发病率偏高,在临床诊断和控制上比较麻烦、给广大养殖户不同程度的造成损失,现将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做一简要概述[1]。由于致病性链球菌引发的猪的细菌性传染病被称作是猪链球菌病,通常是C、D、E、L群链球菌引起。自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来,许多养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生的报道。从相关的各种数据显示,猪链球菌病的会影响养猪业的规模的发展,成为规模养猪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1 发生时间

(1)不局限于某个阶段,一年当中都可能会发生,相对比而言夏季和秋季发病的机率高些,与此同时多种禽类、牛等也都属于易感染的动物。在看似表面长得比较茁壮的猪群,头1 d晚上没有任何症状的征兆[2],在第2天的早上出现极个别的猪死亡的情况,在对这些死亡的猪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其中肥壮的仔猪死亡率比较高。(注:一般晚上10时巡察这种情况发生的比较少,这也就是说发病死亡的时间一般会在下半夜),白天夜晚都会出现症状缓和的病例的发生。最急性发病病例,则病情发展较快,无论用药与否多在1~2 h内死亡,眼睑水肿(眼球怒张暴突)、步态不稳、软瘫、倒地或者是向前冲、转圈,出现卧地,它们的四肢会呈现出游泳的状态,最终会嘶吼一声死亡(也会有极个别的猪会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呼吸不畅(一些猪会选择用嘴帮助呼吸),呼出气带有嗅味。废食、厌饮水。体温39.5~41℃左右,以40.3~40.7℃比较多,在衰竭时期,经常会在四肢的下部、腹部、耳部和颈部呈现出血色或者是紫红色的斑。

(2)这种病症一般是在新发病区,尤其是在集约化猪场出现的概率更大,特点主要是出现的毫无征兆,传播速度比较快,不管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是居高不下的,慢慢病势转缓,发病的基本上就没了。农村地区主要是散发的地方性,偶然会有跳跃式的小区,农村发病通常会和猪瘟等疾病混合出现。一般断奶的仔猪在4~6周岁的时间里,出现的概率比较高,死亡率也相对较高。因为猪舍的养殖环境差,饲养密度打,在加上通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气候的变化,长途运输以及其他的各种因素都会推进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流行[3]。

(3)猪链球菌病近几年多以继发病的形式出现,尤其是在亚健康或者是病毒病压力比较大的猪群,比如说:伪狂犬病、蓝耳病和圆环病毒,还有就是一些管理和饲养比较粗放的猪群也容易继发猪链球菌病。

一般来讲猪链球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水、土壤、空气、动物以及人的粪便、肠道、呼吸道本身就存在有病原的传播本菌;带菌者和患病者都是传染源。被感染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关节以及内脏器官中都是有着病原体的。各种类型的猪中尤其是以架子猪和断奶猪更容易感染疾病。尤其是16周龄以下的,尤其是3~12周的猪更容易被感染。这种病的潜伏期大概在3~10 d,可能会更长,主要是经由呼吸道、破损的皮肤和消化道感染到这种疾病。在诊断时,猪链球菌病集中体现有肿脑膜炎和淋巴结脓等。

2 败血型的类型

2.1 最急性

其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如果在24 h内体温高持续到达41~43℃死亡的几率非常高。通常为没有任何症状表现,会突然狂叫几声,然后倒地死亡,鼻孔内出血,俗称“猝死”,死后周身通红,血沫从鼻孔流出。

2.2 急性

这种类型往往是忽然就会出现此病,呼吸急促,体内的温度一般是在40~43℃波动,呈现的特征主要是鼻镜干燥、有液体状的鼻涕、在颈部、耳部、四肢和腹下呈现出紫红色,甚至会带有出血点,一般出现这种症状,在1~3 d的时间里,就会死亡。

2.3 慢性型

目前,在临床比较多见,主要发生在哺乳和保育阶段,精神不太好,饭量明显变化,不吃,体温时高时而正常,慢性关节炎、跛行、瘫痪以及关节肿胀都是外部特征,最终发展成为衰弱、麻痹导致死亡,主要原因可能和环境控制不到位及仔猪出生后创伤的处理不严格有关。

3 预防以及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密切关注猪的情况,病情变化,随时关注,为了有效的减少感染病猪死亡率,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需要连续注射大剂量的抗菌药,务必保证注射的剂量要充足。这其中,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养猪场会选用高敏药物治疗,为了测试动物的耐药性,会提前进行药敏实验。

(1)对于已经出现此病的养殖场,为了能够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要用链球菌疫苗去预防。

(2)该病在出现之后,需要及时隔离,做好消毒工作,保证养猪场的环境卫生。

(3)尽可能的减少各种应激,因为链球菌本身就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4)根据该病的发病特点,务必要将创伤处理好,做好接生、阉割和注射的消毒工作。

(5)注意一些病毒病的预防和控制,要提前对圆环病毒和猪蓝耳病进行预防。

(6)出现这种疾病,很容易传染给其他的动物,所以一定要尽早隔离。单独养殖,不要混养,这样对于药物预防的工作也会起到一个好的作用。

4 控制措施

猪链球菌在临床上的诊断并不困难,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用磺胺间甲氧嘧啶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在发病的猪群中去进行预防及治疗。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每吨饲料磺胺间甲氧嘧啶500 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00 g+蒲公英散1000 g连用7~10 d,为减少肾负担,可加适量的NaHCO3。

(2)对于发烧、不食者,可选用磺胺类、青霉素、头孢类加退烧针进行治疗。

(3)本病的控制原则“少打针、慢退烧、多饮水、少喂料”,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可提前进行药物预防,敏感药物:磺胺类、头孢类、氟苯尼考、青霉素类等。

5 结束语

该病应该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在诊治过程中,务必将几种很容易混淆的疾病区分开来,注意不要产生混合感染,以此去更有效的治疗,达到一个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链球菌猪群
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感染及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导猪链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商品化猪链球菌疫苗分类及特点
猪链球菌病临床特征和防治对策探讨
变形链球菌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快速检测猪链球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