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军
(山西太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030009)
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同时对工程的规划设计、材料采购以及具体施工负责,这有利于承包商根据工程情况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机分配与安排,做到资源利用最优化,是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项目建设目标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承包商需要对项目工程建设全程负责,因而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较传统承包合同要大得多,进一步加强议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加强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就成为了承包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在不同的实施阶段,其具体的风险侧重点存在着较大差异,从投标报价阶段来看,承包商面临的风险在于工程项目工作量和最终目的的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工程项目的工程范围,报价时的工作量、质量等细节是随时可能因市场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因此,最终提前预设的工作量、投标价格等与实际核算的工程量、投标价格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投标报价出现失误,引发管理风险。
EPC总承包模式下,总承包商除了不对政治、社会以及不可抗力风险造成的直接损失负责以外,其需要对工程建设项目中包括设计、施工等环节在内的所有风险负责,相较于传统承包模式,承包商承担的风险范围明显扩大。就其承担的设计风险来看,风险主要是由于业主提供的现场数据与工程实际不一致或不准确而导致的,因而设计风险往往具有较大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
在工程项目的总投资中,采购费用通常占据着较大比例,在采购环节中,承包商面临的主要是设备交货进度、规格、数量等方面的风险,采购环节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将直接决定工程建设能够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高低,以此,相关人员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时,应当加大对采购风险的重视程度。
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人员、设备、施工材料之间的相互配合,只有根据工程实际对人员、设备、施工材料进行有机安排,才能保证工程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但就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的施工现状来看,其中还存在着较多不足与风险,包括工期延长、费用增加的、人员伤亡等。
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投标风险主要包括工程量、报价、价格风险,在对其进行规避时,主要可从投标准备阶段和合同签订阶段入手:第一投标准备阶段。在该阶段:①以地区经济状况为依据对、项目价格进行合理估计;②对项目进行风险识别,明确项目建设的潜在风险;③在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建筑材料价格、合理利润等信息的基础上确定投标报价价格。第二合同签订阶段。在该阶段:①确保合同文件明确的涵盖了工程范围;②保证合同对承包商、业主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划分;③对于内容有歧义或缺陷的条款及时与业主沟通协调,以尽可能的减少因为合同条款的不清晰所带来的风险。
作为EPC总承包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核心环节,工程设计是承包商各项工作的主导,为进一步降低设计风险,保证工程建设安全性:①成立设计方案优化小组,要求小组成员在进行建设方案设计时必须采用固定合同价格方式,在满足业主要求与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合同合理优化;②加强设计审查,针对设计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有效讨论,保证设计的有效性;③做好不同设计部门、人员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加强设计人员与业主之间的沟通,防止信息不畅带来的设计问题和设计风险。
在整个项目中采购风险发生率最高、对项目的影响最大,因此应当将项目采购风险的规避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降低采购风险,增加工程建设安全性,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①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采购原则;②在保证材料数量、质量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材料价格进行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材料,保证工程效益;③做好采购与施工之间的连接,要求采购部门将相关材料、设备的供货进度计划提前上交给施工部门,以便施工部门合理安排工程建设计划和建设进度。
项目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将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形成最为直接的影响,在进行施工风险控制时:①应当加强对于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保证每一位施工人员均能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和风险应对方法;②尽可能的选择具有现实操作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施工技术,保证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完成;③成立项目控制部,要求其在明确影响项目进度的因素上,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案,以更好的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控制和负责,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典型的高效化、集约化总承包模式,EPC合同模式近年来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进一步增强其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安全性、降低项目管理风险,可从项目的设计、材料采购、施工等环节入手对项目建设进行优化。
[1]乔彦.浅析EPC模式下设计阶段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J].价值工程,2014(21):94~95.
[2]万俊煌,潘至阳.浅谈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风险管理[J].中国工程咨询,2014(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