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双
物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整体性,系统性,它将所有的影响因素都包含在一个系统中,通过各要素的共同作用减少或扩大整体的影响。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互联网的发展息息相关的。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技术中,物联网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出现了物联网。这个概念,是将物质与信息相融合,将物质与实体引入到互联网中去,这是一种更大化的互联网概念,以互联网的概念为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更大程度地衍生。物质相融合,利用整体与系统的力量,并行成与之相对应的处理方法。物联网在城市防汛方面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并且由于当前城市工业的发展,城市热量的集聚导致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又导致雨岛效应,这些气候问题的存在没有良好的城市排水设施的支撑,使得在城市中经常会出现城市内涝的问题。出现的这些问题给市政防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之前,某些城市的市政防汛并没有行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这给相应城市的市政防汛也带来了更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引用物联网技术来改善市政防汛的问题。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有三层:①感知网;②网络层;③应用层。这三层在物联网中是一个先后的承接顺序,环环相扣,在内部也形成一个网络。感知层就是对外部进行感知,把外部的情况以数据的形式进行保留与采集,将各种数据,信息保留,并且这些信息能够全面而完整地呈现外部环境。网络层就像是道路一样,将各种信息与数据进行传输,传输到应用层。从这一点上看,这一个部分起的是一个纽带的作用。最后一层是应用层,这一层的作用是,将网络层运输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各种任务。
将物联网技术引入城市防汛中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将城市防汛形成一个系统,将与城市防汛相关的因素都引入到一个系统中去,为防汛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撑。①预测,通过对物联网中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预估发生内涝的时间与洪流的流向等。这样就可以对内涝的事前预测有一个更好的判断,便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预防内涝的发生。②治理,通过物联网,可以确定治理的重点区域,便于精准治理,重点治理,及时治理。从预防到治理,综合来说,通过物联网在城市防汛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城市内涝对城市经济及人员伤害程度地影响,可以缩短城市内涝对城市的影响时间,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产及人身安全的损失,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以外,减少内涝在城市的发生时间,还对城市的植被以及其他绿化植被有保护作用,所以将物联网引入城市内涝的防治中还有环保的作用。
从当前的气候情况与城市发展城市建设来看,物联网技术在城市防汛中的应用非常有必要,非常迫切。这个技术自身存在有将信息一体化的功能,它从前端信息收集,中端信息传输在到后端的处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所以会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人力与财力,在预测上也就会更为准确与科学。物联网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在很多产业中,都出现了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它的巨大优点与作用,使得国家高度地重视。各地政府也在寻求将这一技术与城市管理相融合,本文就研究了这个技术在市政防汛中的作用,在市政防汛中,通过监控设施实施检测各种基础设施的情况,并将相应的信息进行传输,到后方进行处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将视频监控引入到城市防汛中,可以在实现实时监控与实地监控。城市监控在城市中的安装与完善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以提高,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发展来发展的。城市水平的提升,城市的各种功能的发展与完善使得各方面对城市的要求也更加地高。在这种背景下,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完善城市的市政设施,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就在城市中安装了城市监控系统。这个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与手段,将城市各个敏感部位的高清画面传送到监控中心。这些敏感部位就包括城市的立交桥,城市的人行天桥,城市的排水管与城市不同排水管相接的地方,还有在城市中经过监测的各个容易积水的点。通过对这些地方的检测,可以及时预估在极端降水多的天气中可能出现城市内涝的时间点以及出现城市内涝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及时在终端研究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除此以外,有了监控对受灾地点的拍摄,就可以通过画面对现场的损坏情况有一个了解,及时对灾害以及灾害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井盖是城市下水道一个一个地面与地下的连接点,通过井盖,在下水道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检测,及时施工处理,在当前的排水系统中,井盖依旧很有必要,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井盖的使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一点问题的关键就在与给排水系统中的井盖是可以移动的,在现实中,有一部分人会将排水井盖偷走,或者是出于其他目的,将井盖挪位。这样就在道路上出现了陷阱一般的排水洞,就会很容易出现人员掉下去的情况,造成人员伤亡。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根源于一部分人素质不高以外,还由于在现实中对于排水井盖的巡查存在有困难。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城市面积大,城市排水系统复杂,城市排水设施分布广,所以在不同的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排水井盖,这个现实的原因使得对排水井盖的巡查数量十分大,而且在当前传统的巡查方式中,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巡查,这种巡查方法十分耗费人力财力,另外,这种巡查由于巡查人数众多,巡查也具有人员的分散性,所以在实际排查过程中,难以及时将各地的信息传递。并且在实际的排查中,有可能排查人员刚确定没有问题,但是在之后又有人员将井盖错位等会造成信息反映的滞后性。所以为了解决诸如这些问题,就将物联网技术引入井盖管理中,建立智能井盖系统,实现对井盖实时,系统的管理。具体的内容就是在井盖上安装传感器与识别系统,将各个井盖都纳入到这个系统中,给这个系统中每个井盖都安一个身份标签。用这些传感器等对井盖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如井盖的具体位置等。然后运用信息传输网将信息传输到处理端,就可以实现对每个井盖的全面管理,实时管理。
城市的排水系统复杂多样,在不同的地方修建有不同的截留设备,因此在水位监测的时候在不同的水域会有不同的水位数据。所以在这些众多数据中,要选择一个比较能反应具体水位情况的数据,这个数据就作为防汛的参考数据。一般来说,主干道面积大,水量多,受中途截留影响小,所以一般是作为防汛的参考水位数据的。在对主干道水位监测的过程中,是通过沉压式液位计,可燃气体传感器来监测管道里面的水位高低值以及有毒气体的浓度值。又是通过信息传感器将信息传递到处理端,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这个技术的应用在防汛中就主要体现在对城市防汛车辆的监测上。在防汛过程中,防汛车辆是重要的物资,对防汛的作用重大,但是在实际防汛的过程中,由于防汛车辆众多,车辆行驶路程广,所以对车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是存在很多困难的,比如对防汛车辆的油量消耗的监测。在这种情况下,将车辆GPS系统定位及油量监测系统引入到防汛车系统中,可以及时对防汛车辆的行驶轨迹进行分析,对车辆的油量消耗进行分析,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发现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出现地问题,及时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争取防汛、抢险救灾的时间。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交通行驶的安全,还可以预防并治理灾害。
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城市的人力物力才力,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与水平,降低城市内涝对城市基础设施与人员的影响,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