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茜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速度,建筑施工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过程最核心的内容,要求建筑单位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重视,并统筹和协调各个方面,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建筑施工中,其设备的更新与配置跟不上,那么将会直接影响施工技术的管理效果,尤其是为了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的建设质量,要求必须有运行状态稳定的机械设备,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中,必须对设备管理予以重视。而实际上,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中的相关机械设备并不齐全,而且一些设备老化或被损坏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工程技术管理及建筑施工的最终质量,长此以往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消极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把工作的中心集中在建设成本、资金回笼、经济效益等问题上,而忽略了对技术管理的重视,导致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体系并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其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容并不配套,在实际项目控制中,也无法严格按照其技术管理体系予以控制和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前,并没有按照要求对施工地进行勘探和考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则对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效果与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开始施工前,并没有深入到施工实地进行勘察,也没有对具体的施工现场情况予以了解,更没有掌握有关建筑工程的细节,导致设计图纸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那么相应就使得设计图纸在实际施工中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后期施工对图纸进行大量地修改,这就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而且使得建筑在投入使用之后留下了质量上的隐患。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构建完善的工程技术管理体系,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贯彻执行建筑工程相关的技术,并通过责任制度的构建,让每个部门、人员的责任明确具体化,一旦某个项目环节出现问题,那么可找到对应的直接负责人,做到权责分明,提高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而且在施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主要的准备工作涉及到技术准备、人员安排、设备确认、材料检查、施工环节等工作内容等。同时还要设置和配备专门的工程技术团队,全面而认真地勘察建筑施工的现场,不断完善工程设计图纸,并对设计方案也要进行合理地选择和确定,这样才能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有序性。
在建筑工程中,有效控制施工设备及施工材料,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工程技术发挥其实质性作用和效果,尤其是对于施工中所需的一些大型设备或数量需求大的建筑材料,应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全面检测设备、材料的质量、性能等,必须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在进行材料验收的过程中,建筑企业应配备专业的材料验收人员,仔细且全面的检查这些材料的质量、规格、型号等,而且在所有设备及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做好严格地清点和确认,然后在对材料进行存放时,应以材料的规格或型号为依据进行有序存放。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就像是一个特殊性的战场一般,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把施工现场作为立足点,然后对各项施工环节展开科学合理化地管理。作为技术人员应在施工现场对各项施工内容做好造价的控制,协调和统筹整体施工进度,这样才能从整体上管控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在进行现场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要求施工过程必须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尤其是对施工质量做好监督与检查。对于以上管理措施及效果的好坏都取决于企业是否建立了规范而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只有在制度的规范管理下,才能确保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的一致性,真正调动和发挥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作为建筑企业,应意识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建筑企业首先应重视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企业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并学习和加强安全施工技术的内容,然后引导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树立安全施工的意识,防止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通过个人经验主义来处理问题。所以,作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对所有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教育与引导工作,增强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同时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能力,这样才能全面保障建筑施工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建筑施工的质量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优化这些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