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旧建筑的改造设计

2018-02-14 00:10:41王露仪汪海鸥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9期
关键词:建筑功能文化

王露仪 汪海鸥

1 旧建筑改造的必要性

改造的定义是修改或变更原事物,使其适合现在人们的需要。从建筑的角度来说就是参考原有建筑功能和形式,进行改建或加建等,使其满足新的功能需求,提高环境品质。随着我国城市整体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改造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内部空间形态的更新

虽然有些旧建筑仍在建筑规范的使用年限内,但限于当时的建筑设计风格的过时,建筑技术的局限性,建筑的内部功能已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生活的需要,因此需要对建筑内部空间功能进行全新改造,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外部形态的改变。例如鞍山市台町小区内部的原昭和制钢所迎宾馆现在用作鞍钢老干部活动中心,但是由于当时的建筑功能与现在的功能不相符,导致现在并不适宜老年人活动,因此需要进行改造。

1.2 外部形态的更新

旧建筑外立面经过时间的洗礼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原有的建筑装饰、材料等都已经被腐蚀。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一个城市内会出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建筑整体外部造型不统一,有些规划设计为了达到形象整体统一,需要对建筑立面造型进行整体改造;例如北京地区大部分四合院陈旧,同时由于邻里关系变迁,卫生设施缺乏,导使得居民开始随意的搭建,使得中国原本传统的生活空间变成了很大的城市问题。所以对旧建筑的保护与改造不仅可以为旧建筑增加活力,同时也会唤醒这座城市的某些历史记忆,延续城市的文脉。

2 旧建筑改造注意的问题

2.1 建筑的整体性

建筑设计不仅是功能与艺术的结合,更应该综合的考虑与建筑相关的因素,即建筑设计应从建筑所在的环境出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提高建筑舒适性,降低能耗和投资,强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使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

2.2 建筑的可持续性

当前,可持续发展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一种趋势。同时建筑业也对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的建筑节能设计的起步晚,水平低,但是很有发展前景并且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然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我们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减少这种破坏。

2.3 建筑的文化性和时代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人们的快节奏生活,导致越来越少的建筑师将建筑自身与传统文化相连,也来不及研究历史文脉的延续,导致统一标准的建筑越来越多的占据了我们的城市。所以建筑师现在应该深思的问题是如何将“传统”与“现代”两个矛盾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设计中,按照如今功能需求、现代的理念手法、技术、材料等来传承传统文化。但在建筑中对传统文化理念的应用,绝不是直接复制粘贴传统建筑形式,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整合、丰富与超越,并运用现代结构和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种适合现在人生活的本土的建筑形式。

3 旧建筑的改造设计主要内容

3.1 平面改造

旧建筑平面改造分为两种类型。①将建筑内部的非承重墙拆除,不改变原有结构体系,重新布置房屋内部功能。②改变原有结构体系,将新的建筑给予更加合理的结构体系设计。前者摒弃了原建筑的内部功能,在原有的结构体系中赋予了新的建筑功能,原有的建筑框架可以作为新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元素存在。前者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原有的建筑还是存在的,但却失去了一些独特的语言;而后者人们在使用新建筑的过程中可能会将原有建筑的一些文化遗忘。

3.2 立面改造

旧建筑立面本身单调,缺乏文化特色设计,并且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因此旧建筑立面的造型改造既要满足其原有的的文化特色,又要设计出符合改建后建筑属性要求的建筑,以及与周围环境取得呼应关系。常见方法如下:

(1)墙面装饰材料的更换。这样一来,原来的建筑变更就很小了,原来的建筑也没有改变。

门面墙和门窗的位置。低成本期短。缺点是基本保留了建筑风格。建筑形式与新时期的城市建筑风格难以协调。

(2)外包立面修改。即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对旧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增加新的造型元素,例如外挂玻璃幕墙、石材、铝板等。

(3)改造新结构体系。在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和扩建,改变原建筑的体块关系,从而改变其立面。城市的高速发展的同时要求城市设计与立面改造也要相互协调。在过去的10~20年里,这个城市的形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旧建筑立面的改造设计十分紧迫,并且需要将建筑立面与周边环境之间相协调。例如鞍山站前的日本遗留建筑井井寮的建筑外立面破损严重,并且一层的建筑立面大部分被商户挂上广告牌,与周围的都市现代建筑及其不融洽,改造迫在眉睫。

3.3 完善空间功能

建筑内部空间改造考虑两方面因素:①在适用上,针对原建筑的空间以及结构的缺陷和对功能的不同需求进行改造设计,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建筑空间。一个有活力的室内空间应该是设计师始终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时必须从人的心理适应性角度出发,给旧建筑注入新的现代元素和中国特色,使旧建筑“活”起来。②在审美上,除了要符合老旧建筑本身的文化语,还要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征,使当地地域特色与原建筑文化相融合,在现有的空间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改造,以便在室内空间上得以体现。

3.4 完善健康功能

旧建筑通常是在城市不断变化的长期沉积中形成,往往存在着建筑走廊和基地周边道路十分狭窄,环境还十分脏乱等现象。旧建筑改造的健康问题需要引起建筑师的高度关注。建筑改造设计必须以人的身体健康为前提,从建筑的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光环境质量等方面出发,来提高人体舒适度。

3.5 注重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就是场所的特征和性质。每一个时期的建筑都存在于特定的场所空间中,其产生的建筑形态都是由它所处场所的特定要素所决定的,而这些特定要素则是由场所中的种种关键因素所构成。这些因素包括地理条件、人文环境、地域文化、地形地貌、功能要求等各方面。场所性建筑无论是建筑外部造型还是建筑内部装饰,都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文化精神、宗教信仰等。优秀的建筑作品能给环境赋予不同的意义,呈现特定的环境氛围,形成不同地域的精神风貌。

4 总结

旧建筑存在着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老旧建筑被闲置甚至被破坏,未被很好的利用,与周围环境也极其不相容。近些年来快节奏的城市发展也越来越唤醒了人们对过去生活的向往,老旧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慢慢的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设计领域。而在老旧建筑改造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在遇到问题时要衡量利弊,选择恰当的空间及造型的同时还要控制资金成本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要深入研究建筑改造的相关理论知识,再通过项目实践学习总结出最合适的改造方式。

猜你喜欢
建筑功能文化
也谈诗的“功能”
中华诗词(2022年6期)2022-12-31 06:41:24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谁远谁近?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