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
在得到设计单位的设计图纸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熟悉和掌握,对于发现的纰漏和错误要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整改,保证施工工期。对施工管材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防止管材供水时发生破损、渗漏现象,造成安全隐患,给水管材要有力学试验报告和质量部门出具的合格证书,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进行开挖、回填沟槽前,需要对施工现场予以考察,确保实际现场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做好沟槽开挖高程和坐标确定工作。测量放样后开挖沟槽,避免随意操作,预防管体悬空。与此同时,开挖、回填沟槽均要依据规范执行,并且进行施工监管,提高施工质量。
球墨铸铁管连接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连接技术,主要包括T型接口和K型接口。
其连接程序:
(1)清理管口:连接前,需要将管口部位的杂物予以清理,避免对管道造成负面影响。
(2)清理胶圈:将胶圈完成“8”字形或“梅花形”,并置入承口槽内,用橡皮锤砸实,确保胶圈不扭不翘。
学生在课题学习的过程中若出现疑惑可使用提问模块向老师求教。点击提问Tab,展示历史提问主题列表,右上角点击图标可创建新的提问主题。教师回答后,学生可点击提问主题列表中的对应的问题查看“答疑详情”,查看自己的提问、追问内容和教师的回答内容。实现效果如图6所示。提问模块流程如图7所示。
(3)涂刷润滑剂:在胶圈内表面和插口外表面中均匀涂刷润滑剂。
(4)下管:根据设计标准将管子沉到槽底,方法主要包括机械下管法和人工下管法。
(5)安装机械设备:在安装机械设备过程中,应避免发生再次污染。
(6)顶推管子:①将插口置入胶圈上,连接好倒链和钢丝绳,并拉紧,确保插口和承口之间保存有2mm左右间隙。②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控制动管、定管始终处于同一直线上,避免顶出胶圈,对安装速度和质量造成影响。③要做好胶圈的防护保养工作,避免胶圈本身对管道造成影响。
(7)K型接口安装前胶圈斜度一端应朝向承口,螺栓按对角线拧紧。
市政给水管道风险防范的主体是人,任何的防范措施也需要围绕着人进行,以人为本,从根本上杜绝事故发生。
(1)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换岗、新进场的施工人员予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只有培训合格后方可准予入场。其次,施工单位还要做好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术教育工作,让员工从心里认可“安全第一”,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和技术,做好施工的“三不伤害”。对于市政给水特种作业人员,要求其必须具备相关部门核发的证件,务必持证上岗。
(2)施工人员需要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对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故障,要及时停止施工,并且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排查完毕后方可准予施工。
(3)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对于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进行严格检查,并且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其次,施工单位要为施工人员配备良好的劳保用品,并对劳保用品的正确使用、保养予以说明。
(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先进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是确保市政给水工程质量的前提,更是安全施工的有力保障。进行审核、制定施工组织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尤其是施工环境、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安全措施,更要慎之又慎。
(2)对于不同的施工项目,例如现场临时用电、工作沉井、起重吊装工程等,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施工方案,并且在实际施工中落实好。
(3)施工前,设计单位需要提交设计图纸,并且做好交底工作,施工人员若发现设计中存在纰漏,可以与设计单位沟通协调,修正错误。
(4)施工单位需要针对组织设计予以逐级交底,在施工开始前,项目经理需要组织各班组组长安全技术施工交底,相关安全员负责检查和监督;安全员、施工员组织班组安全技术施工交底,遵守设计中安全措施规范,确保施工安全。具体的交底内容包括:各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各专业分包单位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认签手续不漏签、代签;施工现场安全员履行监督、检查职责。
施工机械是重要的施工角色,在市政给水工程中,机械伤害、触电等安全事故比例较大,为此,需要强化机械设备管理,防止因机械设备导致的事故发生。
(1)构建良好的设备使用规程和管理制度,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定设备故障的责任人。
(2)设备使用人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考核后,方可准予使用机械设备。对于操作人员的不接受指挥、规章操作等现象进行惩处,规范设备使用人员的综合素质。
(3)强化现场用电管理,避免电缆线破坏和随意搭接,并派专人进行看管。对各级配电箱日常管理要落实好规范工作,防患于未然。
市政给水工程环境复杂,通常为线性分布,地线管道密集交错,为此,务必强化环境场地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并且重视物料排设、文明施工要求,确保设置合理;对于围护围挡措施及土方车进行管理,避免扰民;在空地或沿管线处堆放管材,通过设置木楔、标高,避免管材滚落,并在周围设立警示标志;临近市政道路的管线,不得影响市政道路的正常通行和居民生活,做好安全警示工作,尽可能的进行封闭施工;对于施工中存在的“五头五底”予以及时清除,并设置收尾坑洞防护。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反光灯、夜间警示灯、围护警示标志、现场五牌等措施。
2.5.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各界领导以及各级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统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5.2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为了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构建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大有必要。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如下两方面:①强化员工安全意识,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我防护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自觉性,确保安全生产制度得以顺利进行。②培训员工安全技术,规范施工操作。
2.5.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相关施工单位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禁止违法施工、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贯彻并落实好安全检查标准。相关企业在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后,还要密切监管日常安全生产施工,对管理措施予以有效落实。设置班组一级、项目一级、公司一级的安全检查管理体系,根据安全检查制度,确定检查整改、检查内容、时间、方式等内容,特别注意的是,危险岗位和重点防范部位的检查方法和检查内容。
综上所述,市政给水工程事关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实际施工中,要注意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防范施工风险,从根本上消除安全事故提条件,促进市政给水工程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