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庚强,胡光华,李浩权,刘清化
(1.广东弘科农业机械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广州 510630;2.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广州 510630)
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和消费大省,茶叶种类齐全,品种繁多,各个茶类都有特定的消费群体。广东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湿,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地理环境得天独厚,适宜茶树生长。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被誉为茶中贵族、茶中极品,深受市场欢迎。广东丹霞地貌众多,以韶关仁化县、惠州白盆珠为代表的丹霞山区域[1],适宜岩茶品种种植。开发广东岩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对提高广东茶叶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岩茶的制作有13道工序,包括晒青、晾青、做青、杀青、揉捻、复炒、复揉、毛火、扇簸、摊放、拣剔、足火、燉火等[2],做工复杂。现结合岩茶的传统加工工艺特点,开发了广东岩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将杀青及之后的多道加工工序采用机械连续化自动加工生产线完成,分别为:杀青—揉捻—解块—初火—冷却—复火—冷却7道工序,再辅以大数据软件分析技术,推进制茶工艺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进程,见图1。
图1 岩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效果图
杀青的原理是利用高温火力,破坏酶的活性,中止发酵,并通过热化学作用,进一步破坏叶绿素,使部分多酚类化合物受热加速自动氧化。岩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据此工艺展开,杀青标准为叶子去尽青气,有清香味,叶态干软,叶缘起白泡,手揉搓无水分渗出,有粘手感,固定做青时的毛茶品质。考虑规模化加工的需要,采用燃油滚筒式杀青机组,辅以食品级皮带分配系统及入料出料输送机,温度在100~800℃之间自由调节,每个滚筒内置温度探头,通过PLC控制模块,采用触摸屏操控,精确显示温度、时间数据,固定品质生产。
生产时,将做青结束的茶青放置于杀青机组提升机料斗中,机器自动分配适宜茶青量到杀青滚筒内,自动反复翻炒,到达设置的时间后,自动出茶并将出茶信号传输到揉捻机组,等待揉捻。
完成杀青工艺后,茶青需趁热置于揉捻机上进行揉茶。在机械力的作用下,茶青搓卷成条,茶叶细胞组织被充分破坏,茶汁溢出,使叶内多酚氧化酶与多酚类化合物接触,借助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促进发酵。揉出的茶汁凝于叶表,在茶叶冲泡时,可溶性物质溶于茶汤,增加茶汤的浓度。
考虑到规模化加工需要,揉捻机组由4台65型变频自动揉捻机组连接组成,自动分配系统选用2台食品级皮带输送机,使用行程开关自动定位;采用光电开关对茶青位置以及每个揉桶的装青量进行精准定位;揉桶压盖设置0.01 kg级压力感应器,配备自动感应揉捻信号的出茶输送机以及自动进茶输送机。全程采用PLC自动控制,触摸屏操控,完成茶青揉捻的自动化生产。
生产时,揉捻机组PLC接收到杀青机组完成杀青的信号后,自动启动揉捻机组,自动分配系统将杀青后的茶青定量输送到各个揉桶内。根据工艺的不同,预先设置不同的揉捻速度与揉捻压力,根据工艺参数的设置,揉捻压盖自动加压、揉桶自动揉捻,揉茶完成后,出茶输送机将茶青输送到解块系统。
解块机采用304#不锈钢轴梯次分配,三相电动机驱动,打散揉捻后结成的茶团而不伤茶条。启停控制连接到揉捻系统PLC,实现自动启停。
干燥分初火干燥及复火干燥。初火干燥后需要将毛茶冷却才能进行复火干燥,以防止长时间高温而使茶叶烤焦,丧失茶香。冷却可使茶叶转色,有油润之感。初火温度一般控制在150~180℃,时间为10~15 min,复火温度一般为110℃左右,时间为30 min左右,以干茶散发独有的花果香、焦糖香为理想之茶。干燥工艺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使毛茶停止发酵,固定茶叶品质;蒸发水分使干毛茶含水量降低到6%左右,以紧缩茶条,防止霉变,便于贮运,以及进一步增加茶叶香气,提高品质。
为达到岩茶干燥工艺要求,实现规模化生产,生产线使用2台40 m2干燥机,全部采用不锈钢制作,与茶叶直接接触部分使用304#不锈钢材料,安全卫生。干燥机采用翻板式设计,上下共5层,以节省空间;为保证热空气通行,全部翻板采用密集冲孔工艺;干燥机上下设置热空气进气口和废气出气口,用不锈钢管道连接,耐热风机驱动热风流动,使热空气得以在干燥机内往复,与内部茶青发生冷热交换,达成干燥目的。进气口通过管道与热风炉连接,热源为柴油燃烧机。燃烧机在热风炉中加热空气,杜绝油烟污染,清洁无异味。热风炉整体由加厚碳钢制成,配备空气导流槽内胆,热能损失小,换热效率高。废气通过耐热风机驱动排出,因只是冷热空气发生换热作用,排出的废气无污染。
揉捻后的茶条经提升机输送到干燥机链板中,与热空气持续换热,达到初火效果。初火行程完成后,干燥机链板将茶叶传输到冷却输送机上,进行初火后的冷却。
冷却输送机采用不锈钢丝编织成的细网做输送链,上下各置数台风机送风冷却。根据茶叶种类的不同,通过变频控制,设置不同的输送速度,以实现不同的冷却工艺。
冷却后的茶叶经输送机送入复火干燥机,继续换热。复火干燥机转速设置更低,即低温慢烘。岩茶经过低温慢烘,促进了茶叶内含物的转化,加强氨基酸和糖的相互作用形成焦糖香[3],进一步提高了岩茶的香气,达到增进汤色、提高耐泡程度的效果。
复火后的茶叶经冷却后即为毛茶,经过挑拣、分筛、焙火、色选、包装等一系列工艺制成成品岩茶。
在岩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的基础上,加装智能监控系统,对茶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利用现代的信息互联网技术,建立服务平台,实时采集茶叶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参数,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最优的加工工艺参数,实施方案见图2。
在岩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艺中融合传感器监测、环境调控及设备故障诊断的智能控制平台,实现茶叶加工过程控制、远程监控和无线终端实时显示。应用嵌入式、无线通信、多传感器多通道数据采集、信息融合以及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综合制作端、控制终端、服务平台的智能化加工信息系统,实现茶叶加工过程的可视可控,实时显示,提升茶企品牌影响力。
以高清网络智能球机录制工序场地全景,以高清摄像枪监控设备实时动态,设置包括温度、湿度、转速、压力、光照等传感器组的采集器,通过建立各工序的DCS分布式智能化控制系统,分别记录加工工艺和数据,同时通过网络交换机将所有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控室计算机,利用中控终端将所有收集到的数据与以往不同环境、茶况、制茶时间、工况、最终茶叶品质进行比对,得到最优制茶数据。监控摄像通过网络硬盘录像机传输到显示屏实现实时监控。同时应用VNC虚拟网络控制技术建立了远程电脑端和手机端的同步控制系统,最终做到集制茶、数据采集、监控、分析于一体的茶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图2 岩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自动控制及信息化系统
本文设计的广东岩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将标准化的杀青、揉捻、干燥工艺采用机械化连续生产,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降低人工因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节省生产成本,稳定成品茶质。茶叶加工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升级,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