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嘉艺
第六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于2018年4月6日在北京拉开帷幕,该项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音乐会系列展演活动,发起于2006年,之后每两年一届,今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第六届“中国交响乐之春”的主题亦是“改革开放40年礼赞——世界语言•中国故事”。当晚19点30分,作为开幕音乐会,一场精彩纷呈的“时代交响”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隆重奏响。
开幕音乐会由汤沐海任指挥,共演出8部作品,先后是谭盾的《三个音的诗》(2012)、叶小纲的第五交响曲《鲁迅》 之“铸剑”(2017);邵恩的交响素描《哈尼印象》(2015);黄荟的交响音画《“云之南”第二组曲》之“山里的孩子”(2015);王酩的《海霞组曲》之“丰收”(1977);鲍元恺的《炎黄风情》之“杨柳青”、“小河淌水”、“看秧歌”(1991);王西麟的《云南音诗》之“火把节”(1963/1981);关峡的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希望》之“光明”(1999)。 每首作品都有各自鲜明的精神主旨和艺术风格,称得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大意义在于,这些作品涵盖了中国第四代到第七代作曲家的代表作,他们的年龄跨度在30年以上,并且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创作年代或首演时间也存在相当差距,从而凸显出不同时期的作曲家所采用的不同音乐语言的特点,以及相近主题之间由于独立作曲家技术手法和审美追求的不同,进而产生的完全迥异的音乐结构和音响效果。
当晚演出的8部作品堪称中国交响乐体裁的优秀典范,上半场作品集中于第五代和第六代作曲家之手,都创作于近5年内,相对比较“新”。虽然谭盾和叶小纲同属于上个世纪80年代“新潮乐派”代表,但历经40年涤荡,他们的作品听起来并无音调怪异、音响尖锐、节奏复杂、章法越轨等一些所谓“新潮音乐”的做法。《三个音的诗》以“A、B、C”三个音为主题动机,音乐以谭盾惯用的拼帖手法展开,其中包含摇滚、嘻哈、自然界的风和石等因素,作曲家希望以此表达自己对命运和土地的感受,作品总体上以交响乐的雄伟气势传递给听众一种室内乐缜密精致的音响特征。《鲁迅》由9个段落构成,作曲家以同名小说和主要人物立意,并取原著文字作为歌词来发展音乐,“铸剑”是第6段,故事中三个角色“眉间尺、黑衣人、大王”分别由刘嵩虎、石倚洁、沈洋扮演,在这段复仇情节中,音乐自身、指挥处理、歌唱家诠释,三者之间达到高度融合,歌者技巧娴熟、表达深刻,指挥始终将乐队控制在声乐之后,而唱奏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既分离又合和的协调音效,人物形象及其矛盾心理被歌者表演得淋漓尽致,音响基调及乐队各声部间的层次比例,经指挥家和演奏家之手,尽显清晰明确。上半场的后两部作品有两点奇特之处,首先《哈尼印象》出自指挥家邵恩之手,且是其首部交响乐作品;其次黄荟的《“云之南”第二组曲》与《哈尼印象》作于同期,并同属作者去云南红河哈尼族采风后所作。虽然作品主题一致,但截然不同的乐风使它们经受住了观众的听觉检验,这两部作品年曾在北京与云南两地同台上演后,连获好评。邵恩的作品优雅细腻、清新隽永,投射出更多古典气质;黄荟的作品则鲜活生动、丰富多彩,映照出更多的生命气息。不同的“哈尼风情”和对同一座“哀牢山”的记忆,化成凝重缤纷的管弦,令人难忘。音乐会下半场的作品集中于第四代和第五代作曲家之手,创作年代集中于上世纪,相比上半场的作品,更具厚重的时代感和沧桑的历史感。因“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难忘今宵”而广为人知的中国抒情歌曲创作巨匠王酩的《海霞组曲》,早在改革初期就通过广播电台家喻户晓,优美的旋律,质朴的音色,严谨的配器,连同那暗含着的抒情主题与热烈的舞曲组合,在今天听来,依然亲切不遥远。《炎黄风情》是近年来在海内外演出率最高的的中国管弦乐之一,也是鲍元恺“用西方音乐形式展现中国传统音乐”这一创作理想的集中体现,作曲家巧妙地运用弦乐拨奏与高音区的模糊音调,以及钢琴、竖琴、钢片琴的叮咚声,连同打击乐特有的火爆音效,来描摹诙谐风趣的“杨柳青”小调、朦胧月夜下的“小河淌水”、热闹非凡的“看秧歌”。中国民歌音调在交响乐的形式中迸发出新生命,那是一种于细腻、婉约、乐观中的豪放、从容和大气。《云南音诗》是王西麟于1963年大学毕业不久创作的,1978年改革开初期成功首演,并于1981年获得全国首届交响乐评奖一等奖。第四乐章“火把节”以白族民歌为素材,作品先从双簧管声部展开,再由弦乐推向高潮,途径小提琴在高音区的诗意吟唱,最后抵达铜管主导的热烈奔放之中。作品最大亮点是节拍的复杂转化(2/4、3/4、6/4),丰富的调式和声以及节奏型的交替对比生动再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场面。开幕音乐会最后一曲是关峡的《希望》选段“光明”,作者意在鼓励人们在奋斗、求索、希望与光明的过程中,通过自我成长,实现梦想。“光明”是快板乐章,将民族性风格与现代音乐语汇融于一身,激越、热情、充满希望的气氛使音乐会在高潮处完美收官。
◎ 第六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开幕 牛小北/摄
开幕音乐会容量大,质量高,实奏时长两小时,不仅老、中、青三代作曲家的创作风采得以充分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轨迹和丰硕成果也有部分呈现,作品的甄选和音乐家的演绎都得到业内外观众真诚赞誉。音乐会中的每首作品都是彰显个性、独树一帜的成功典范,作曲家们力求不与他人雷同,不与自己雷同,不以怪异、新奇取胜,追求精湛技法的同时,注重音响的可听性,更重要的是始终以人文关怀和发扬民族传统为己任,秉承用自己的音乐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创作理念,这些做法都应当引起新生代作曲家的高度关注和深刻思考。从4月6日至4月28日期间,国家大剧院不仅力邀到国内最具特色的9支交响乐团,以9场高水准音乐会集中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交响乐创作和表演的整体面貌;还大力挖掘到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起来的一批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以此展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音乐的风采、艺术创作的活力和中国交响乐的蓬勃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秉承“用交响乐这一具有国际通约性的音乐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理念,并希望于展现文化自信的同时,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优秀交响音乐搭建起诠释平台,这不仅是国人对中国交响乐强大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亦是对中华民族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开幕音乐会的选曲意在囊括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轨迹和丰硕成果,这不禁使笔者回顾起自2013年至今近5年中国交响乐创作的情况,就拿新作品题材类型来看,大致分为5类:弘扬正气的历史题材;回溯传统文化的中国古典文学题材;描述歌颂少数民族的题材;有感于大自然凤光的题材;追问人性内心声音和反映社会现象的题材。总体来看,这些题材都是积极向上或深刻有蕴的;其创作技法主要还是以西方古典现代技法为主干,加入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但审美趣味从音响设计到哲学理念都不再是延续了一个世纪的“民族与西洋”的融合,而倾向于追求表达个性的声音、多元并存的文化形态。这与上文提出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轨迹相一致,也就是说中国交响乐40年来坚持的是从一而终的艺术追求。
虽然,交响乐作品的公演以往都得益于大型音乐节的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投资,经济效益较好的国家级专业院团基本需要依靠演出大量百姓耳熟能详的歌舞和少量经典音乐会存活,而不以推荐中国新作品,特别是交响乐为主要工作;专业音乐创作不像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互联网那样与人民大众文化生活贴近,每年委约的新作品中,可能无一部被普通市民熟知,部分作品还可能在很多年内仅仅成为一次性的上演。作曲家在坚持学院派风格与希求大众认同之间徘徊挣扎,一方面在自说自话,另一方面缺乏内在创作动力,这种局面很容易导致创作质量逐步下降和市场凋敝。为此,2015年1月28日由文化部艺术司牵头,组织国内各地专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顺利召开年度音乐艺术发展形式分析会,司领导率先发言,介绍了2014年至2015年初的7次艺术总结会议的精神和成果,鼓励与会专家直言相谏,意在为当时即将出台的艺术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献计献策。可喜之处在于,国家专业院团的改制政策的推行和国家艺术基金的扶持,使得近年来的专业音乐创作得到前所未有的推动和发展,各大院团都敢于在坚持传统的围度里锐意创新,在“走转改”的过程中,坚定地将推广中国作品为第一要务,对委约新作、同时出版唱片加大力度;各类国内、国际音乐节更以低廉的票价和相应的普及课堂与工作坊,潜移默化地推动全社会对交响乐的认知。这些举动都引领着社会审美趣味往更高层次提升,交响乐本是舶来品,运用西方艺术样式表达中国题材、讲述中国故事、反映中国民族精神,对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有一定困难,但国家专业院团的改制政策和国家艺术基金的扶持已跨越地域差异,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和震动,真正将专业音乐创作成果与百姓文化生活紧密相连。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社会传媒、管理体制、教育导向、监督培养等方面跟进改革,鼓励音乐文化社会化,实现比赛、创作、表演、评论、教育一体化,使整个音乐创作和大众文化形成自由的良性循环。
正因如此,近年来交响乐创作更以积极进取、实现“中国梦”为核心主题,呈现出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演出形式多元化的局面。表现内容主要集中在历史典故、大好山河、风土人情、创业改革等方面,改变了以往的抽象纯音乐模式,题材更为具象,音乐语言也大都做到有话要说,多为追问人性内心声音和反映社会现象的。从第六届“中国交响乐之春”开幕音乐会,可以清晰看到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习惯对音乐创作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