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素敏,杨勇,王福川,王华军,董云,郭锐,史慧,白倩,梁兴森,许啸
(1 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石家庄050000;2 邢台市人民医院;3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四集团军医院)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是限制肘关节外翻应力最重要的韧带,对肘关节外翻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关节稳定性降低,常引起肘部骨骼、韧带及关节囊等结构慢性损伤,进一步导致肘关节功能缺失[1]。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万人因内侧副韧带损伤引起肘关节不稳定,占全部肘关节外伤的10%~30%[2]。内侧副韧带重建术是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3],但术后长时间制动容易造成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甚者会造成终生残疾。因此,内侧副韧带重建术后积极康复治疗对提高手术效果至关重要[4]。上世纪70年代末,WHO建议在全世界推广应用针刺治疗。随着针刺医学不断发展,针刺治疗方法逐渐增多。电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基础上,通过针体对机体导入不同性质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目前,电针疗法已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鲜见电针疗法用于肘关节内侧副韧带重建术后的报道。本研究观察了电针疗法辅助治疗对内侧副韧带重建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03例。纳入标准:①肘关节MRI、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肘关节损伤,并且肘关节活动度<60°;②年龄>18周岁且骨发育成熟;③均需行内侧副韧带重建术。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肘关节手术史者;②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③无法实施肘关节内侧韧带重建术者;④不能配合康复治疗者;⑤未按疗程接受针刺治疗者;⑥随访资料不完整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0例。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24例,年龄(26.54±2.01)岁,BMI (27.2±5.1)kg/m2,受伤部位:左肘28例、右肘25例,Tscherne软组织损伤分型:C0 7例、CⅠ 18例、CⅡ 15例、CⅢ 11例,病程(17.5±3.6)天;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7.81±2.62)岁,BMI(26.7±6.3)kg /m2,受伤部位:左肘26例、右肘24例,Tscherne软组织损伤分型:C0 8例、CⅠ 13例、CⅡ 19例、CⅢ 10例,病程(16.9±2.1)天。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康复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采用同侧自体掌长肌腱作为移植物,运用界面螺钉固定移植物技术固定,完成肘关节内侧副韧带重建术。麻醉和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
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分3个阶段。术后0~6周(急性期)以消肿、止痛为治疗目标,常规用支具将肘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确保重建韧带安全;术后即可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逐步进行指、腕、肩关节等未制动关节活动训练以及肌肉等长收缩训练;肘关节间断制动,非制动时可适度肘关节活动训练,每次训练结束肘关节冰敷15~25 min。术后6~12周(亚急性期)以缓解症状、恢复功能为治疗目标,不断延长活动时间,直至去掉固定支具,在急性期肌肉力量训练基础上进行本体感觉、神经及肌肉强化训练,把康复训练重心逐渐转移至肘关节活动训练,加大肘关节主动活动,鼓励用患肢完成日常生活动作;适时加入轻度牵伸关节松动训练等被动活动。术后12~24周(功能期)以恢复正常工作生活为治疗目标,加强肘关节主动活动,循序渐进增加肌力训练、耐力练习,逐步加强被动运动训练,同时进行全身有氧练习,提高整体耐力,增加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电针疗法,术后麻醉效果结束即开始进行电针治疗。主穴选取患肘僵硬软组织,针刺间隔约20 mm,配穴选取三间、合谷、外关、血海、阴陵泉、阳陵泉等。常规消毒,主穴采用50 mm毫针深刺,以刺透僵硬软组织为度,针尾接电针机,选疏密波,频率为6 Hz/18 Hz,疏密时间间隔(6±2)s,根据患者耐受调整脉冲强度。配穴行普通针刺,急性期采用提插捻转泻法,亚急性期采用平补平泻法,功能期采用补法。留针20~30 min,每天1次。治疗7天,间隔2天,9天为一疗程。至少电针治疗3个疗程。
1.3 观测指标
1.3.1 疼痛程度 两组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1.3.2 肘关节活动度 两组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测量肘关节最大屈、伸角度,其差值即为肘关节活动度。
1.3.3 肘关节功能 两组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采用Mayo评分、HSS评分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包括疼痛、运动范围、日常生活功能、肘关节稳定性4项内容;各项得分相加最高100分,其中≥90分为优、75~<90分为良、60~<75分为可、<60分为差。HSS评分包括疼痛、功能、屈伸范围、肌力、屈曲挛缩、伸直挛缩、旋前、旋后8项内容;各项得分相加最高为100分,其中≥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一般、60~<70分为差、<60分为极差。
各组术后1、3、6、12个月VAS、肘关节活动度、Mayo评分、HS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肘关节活动度、Mayo评分、HSS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术后同时间比较,*P<0.05;与同组术后1个月比较,#P<0.05;与同组术后3个月比较,△P<0.05;与同组术后6个月比较,▲P<0.05。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可抵抗外翻和扭转应力,是维持肘关节稳定,防止其过度外翻最重要的韧带。内侧副韧带损伤必然会降低肘关节稳定性,继而引起肘部软组织或骨的慢性损伤,进一步导致肘关节功能异常。Fitzpatrick等[5]研究发现,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时一期修复内侧副韧带损伤,能够更好地维持肘关节稳定并能改善远期预后。因此,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内侧副韧带重建术是治疗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内侧副韧带重建术后需要长时间制动,容易造成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甚至会造成终生残疾。因此,术后康复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Cain等[6]研究认为,持续被动运动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术中获得的肘关节活动度。但亦有报道,持续被动运动实施与术中获得的肘关节活动度无明显相关性[7]。目前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术后应避免大力牵拉,否则容易在周围软组织内发生异位骨化,故在术后短期和外固定支架拆除后数周内限制肩关节外展活动,避免肘关节内翻应力所造成的软组织损伤[8]。此外,术后系统专业的康复训练,除增加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外,还能促进关节本体感觉恢复。但由于患者术后剧烈疼痛往往无法保证运动强度,继而影响了运动康复效果。因此,寻找安全可靠、操作性强的康复治疗手段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针刺治疗已在国内外普遍应用,其具有微创、简便易行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等优点。针刺治疗的重点在于根据中医“筋痹”治疗原则,选取相应穴位进行针刺。本病痛点属于手阳明经脉“入肘外廉”和其经筋“上结于肘外”之循行所在,经脉与经筋俱病,故针刺手阳明经的三间、合谷[9~11]。中医认为,针刺治疗能激发经络运行之气,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使阴阳平衡,达到通则不痛。有研究表明,针刺治疗能够兴奋运动神经,加速血液循环,增强肌肉组织代谢,防止或延缓肌肉萎缩,同时还能促进神经组织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12~14]。近年随着针刺医学不断发展,针刺治疗方法逐渐增多。电针疗法是在毫针针刺基础上,通过针体对机体导入不同性质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Mata等[15]研究发现,采用电针疗法治疗椎动脉颈椎病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和电解质运转,有效调节组织营养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还能减弱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电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亦有显著效果,针刺各穴位时捻转提插使针感向患肢放射至足部疗效更为明显[16,17]。Tetlow等[18]研究发现,电针疗法能通过抑制IL-1β、TNF-α激活,使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酶减少,继而抑制关节软骨破坏,从而起到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但目前鲜见电针疗法用于内侧副韧带重建术后肘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术后1、3、6、12个月VAS逐渐降低,肘关节活动度、Mayo评分、HSS评分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较对照组同期变化更明显,与Kruse等[19]报道基本一致。证实电针疗法辅助运动康复在减轻疼痛、改善肘关节功能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运动康复。
综上所述,电针疗法辅助运动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内侧副韧带重建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肘关节活动度,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